告别食品安全乱象亟需长效监管

2016-06-29 08:54  来源:法制日报

  湖南人大多组执法检查检验“舌尖上的安全”

  告别食品安全乱象亟需长效监管

  调查动机

  2015年10月1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的新法实施情况如何?各地食品安全状况是否得到改善?目前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

  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近日派出三个执法检查组,先后深入到长沙、株洲、邵阳、岳阳、娄底等地,对全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的情况进行检查。

  6月13日至16日,记者跟随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韩永文率领的执法检查组,在长沙、株洲两地开展了执法调查采访。

  强化源头治理初见成效

  “这次执法检查是对全省食品安全情况的一次大检验,旨在着力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据韩永文介绍,近年来,湖南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以下称“一法一条例”),全省食品安全整体状况稳中向好。但是,全省食品安全形势和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容忽视,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为此,这次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派出的执法检查组,不仅规格高——分别由韩永文、陈君文、李友志三位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亲自带队,而且思路明确,明查与暗访相互结合。其间,更是重点对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实施最严格监管制度的工作情况;对食品安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管情况;对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制售使用“地沟油”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情况,对制售假劣食品的“黑作坊”“黑工厂”的取缔处罚情况;对校园及其周边等重点领域的食品安全整治情况;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情况和对食品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的整治情况进行了检查追踪。

  在调查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各地一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的执法监管活动,一方面着力强化源头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中,长沙市部署开展了十大“利剑整治行动”,重拳治理行业“潜规则”,重点铲除高危隐患。先后查处各类行政违法案件5300余起,关停无证无照单位260家,取缔私屠滥宰窝点170个、无证作坊500余处,收缴白板肉及问题肉制品90余吨、不合格食品255吨。

  株洲市针对食品安全、流通、消费等环节暴露出来的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小餐饮、小食品、小作坊、小门诊、酒类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9585家,责令整顿2852家,捣毁非法制售经营窝点9个,立案98起,涉案金额共计724.25万元。

  “对于餐饮食品安全而言,强化原料安全、加工过程的安全,是更应该寻求的根本保障。”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为强化源头治理,长沙市不仅建立了9个豆制品集中生产加工基地,吸纳豆制品小作坊275家,严格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索票索证制度,实行冷链管理模式;而且推行了重点水产品凭证入市制度,建立了二维码信息查询追溯系统,大力开展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创建,推进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此外,长沙市还建立了112个乡镇(街道)农残速测室和104个蔬菜基地农残速测室。统一制定下达食品检验检测计划和实施方案;株洲市在建成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打造食品安全数字平台、数字监测、数字追溯、数字执法、数字诚信五大系统,以信息化手段覆盖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全程监管,实现人力监管向数字监管转变。

  无证经营等乱象仍存在

  在执法检查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虽然各地的食品安全整体形势逐渐好转,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无证经营现象普遍、店面环境不达标、产品未分类管理、索证不全和散装食品无标识等诸多问题。

  检查组在位于长沙的湖南农业大学附近暗访时,发现学校周边的安置小区布满各类小餐饮店,约400家,且生意较好,就餐人员多为附近学校学生。这些小餐饮店多为经营业主租借一楼住宅房或杂物间开设,但条件普遍简陋。由于场地狭小,因此店内无功能分区,食材存放、餐饮制作、就餐同在一室,不符合食品经营相关规定。检查组随机抽选了四五家小餐饮店,要求经营业主出示食品经营许可证,却均被告知没有办理食品经营许可手续。而据检查组调查,附近约400家小餐饮店,未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多达百余家。

  在株洲,检查组对部分小餐饮店、小食杂店暗访时也发现了类似问题。位于荷塘区的中南蔬菜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是当地最大的一家蔬菜批发市场,其中有30多家小食杂店,主要经营食品调料等各类副食品。检查组抽查发现,这些小食杂店多数存在未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

  由李友志带队的执法检查组第二组在对娄底的乡镇超市、卫生室、蛋糕作坊、冷库及市区的一些会所、学校小卖部进行抽检,发现了无证生产、夸大宣传、猪肉无检验检疫证明等多个安全问题。

  在邵阳市,执法检查组发现,虽然该市注重宣传教育,认真组织执法人员学习培训,确保培训率达到100%,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但该市餐饮企业“散小弱乱”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小作坊、小摊贩达不到办证条件;技术支撑薄弱,食品安全监管大多停留在看、闻、问、查等简单手段;基层监管人员执法装备、执法保障等方面有限,执法监管难以到位。

  坚持问题导向多方共治

  记者了解到,根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于无证经营单位的处罚至少是5万元。可对于一些小本经营的小餐饮店、小食杂店而言,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往往是一些家庭的唯一谋生手段,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罚金,以致监管部门的处理难以到位,影响了执法权威。对此,暗访组负责人建议,应尽快修正《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也应主动服务,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妥善做好相关工作,为经营户合法经营创造条件。

  “小餐饮店、小食杂店无证经营问题如不解决,将对法律权威和市场秩序造成影响。”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董岳林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对于无证经营行为及时依法处理;一方面需要靠前服务,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办证相关流程,简化相关手续,使经营户树立依法经营意识,及时办理好相关许可。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推进工作重心向一线下移、力量配置向基层倾斜。此外,还要进一步畅通和完善举报渠道,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监管工作,让违法经营行为无处藏身。

  针对长沙等地食品安全水平不平衡,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作坊办证难监管难,学校周边托管中心、网络经营食品、网络订餐和私房菜馆等新兴餐饮业态尚游离于监管之外,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和困难,执法检查组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一法一条例”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监管网络,提升监管执法能力。同时,要加强源头治理,坚持风险防控,并切实加强“三小”和新兴业态监管,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重视和抓好食品安全,要坚持问题导向,对食品安全问题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综合分析,查找内在原因,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韩永文表示,今后要尽快构建统一权威的监管机构,要切实提升依法监管能力和水平,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要实行最严格的监管,加强监督抽检、执法检查和日常巡查,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城乡接合部、农村、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区域的整治力度;要积极推动社会共治,构建长效监督机制,健全监管体系和监管网络,形成专业监管、社会监管、人民监管、舆论监管的有机体系。

  “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要充分认识食品安全形势的长期性、复杂性与重要性,抓住学校、医院等监管重点,基层、农村、小摊小贩等监管难点,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最严’,把百姓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李友志在娄底执法检查时提出,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形成长抓不懈的长效机制,形成党政领导负领导责任,食药监管部门负主要与具体责任,企业负主体、首要责任,部门负协同责任,社会负共治责任,确保百姓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要进一步加强普法、学法、守法力度,夯实法治基础,法律不是印在本子上刻在铜板上,而是要记在心上,形成全社会良好的法治氛围。同时,要加快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让他们不敢以身试法。(阮占江 帅标)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