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边界偷渡“阻击战”再升级

2016-06-28 08:24  来源:人民公安报

  粤港边界偷渡“阻击战”再升级

  借道内地偷渡香港之路被堵了

  6月27日,粤港边界打击偷渡行动第三次工作会议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标志着内地公安机关与香港警方在打击偷渡行动上的升级,这也意味着,第三方国家人员企图借道内地偷渡香港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

  近日,笔者通过对执法人员和犯罪嫌疑人的采访,揭开了组织偷渡的常用手法及呈现出的新特点。

  偷渡手法:合法或非法入境内地,撑竹排乘木船去香港

  37岁的陈某坚是深圳一名“蛇头”,原来是深圳红树林附近深圳湾海域的渔民,靠捕鱼、摸蚝为生。去年,他认识了越南裔香港人“阿蒋”,今年3月,他开始与“阿蒋”合作,运送东南亚籍偷渡客到香港赚钱。

  “运一个人,我能够赚700、800元,第一次运送5个人,我赚了3000多,第二次运送14人,我赚了8000多。”陈某坚说,东南亚籍偷渡客在出发国的联络,以及到香港后的接应,都是由“阿蒋”负责,陈某坚则负责在深圳接人、安排食宿、将人运送至香港等事项。

  据陈某坚描述,东南亚籍偷渡客坐大巴到达宝安汽车站后,会致电“阿蒋”,“阿蒋”再吩咐他们打出租车到深圳东门。这时,陈某坚就会致电下属庄某全,让其前往接应。

  “我给他们开房间,安排他们住下。”庄某全在接受讯问时表示,自己第一次做的时候并不清楚这些人是偷渡客,只是有一些怀疑,后来陈某坚告诉他实情后,虽知违法,但有钱赚,他也就默认了。

  随后,“阿蒋”会再次致电陈某坚,通知其可以带人到香港,陈某坚便示意庄某全将人带到深圳欢乐海岸,由陈某坚亲自带往红树林附近下海点。行动前一小时,陈的同伴黄某艮会先行前往下海点“看水”,即观望边防船和哨兵,此外还要负责看水位是否适合行船。

  利用当渔民积累下的人脉和行船经验,陈某坚等人顺利地在水路上接应了两批东南亚籍人员。“在红树林海边,我把那些人送上竹排,竹排撑至海中心,我们有一条木船在等。”陈某坚说,这艘木船将东南亚籍人员运送到香港指定下海点,由“阿蒋”安排接应,之后的事就不用自己管了,“第二天他老婆会将钱送到罗湖口岸,我来分。”

  陈某坚表示,撑竹排的按500元一个人分成,庄某全则按200元一个人分成,剩下的,就由他、黄某艮以及另外一名同伙庄某松平分。

  据深圳警方透露,今年4月中旬,深圳警方获悉陈某坚与“阿蒋”为首的这一偷渡团伙,便通过协作渠道将该线索通报香港警方,由港方同步调查,并成立联合专案组。6月1日,专案组经侦查获悉该团伙准备从深圳运送一批东南亚籍人员,从粤港边界一线偷渡到香港。当晚10时许,专案组展开收网行动,香港警方抓获“阿蒋”“蒋婆”等在港团伙主要成员9名,深圳警方则抓获陈某坚、黄某艮、庄某松等内地主要团伙成员7名,以及一批涉嫌偷渡的东南亚籍人。

  经讯问查明,该团伙以香港“阿蒋”和深圳陈某坚为首,横跨粤港两地。团伙首要成员“阿蒋”通过电话招募、唆使东南亚籍人员偷渡前往香港,同时遥控指挥东南亚籍人员从越南芒街坐船偷渡至广西东兴入境后,安排乘大巴到达深圳,由陈某坚等在深圳接应、安排短暂食宿。

  随后,“阿蒋”等人在港电话遥控指挥陈某坚、黄某艮、庄某松等人寻找海上偷渡通道并安排偷渡工具。待安排事宜准备就绪,便指挥在深圳的庄某全等人将偷渡人员接送到指定下海点偷渡至香港。

  据边防部门介绍,目前在借道内地偷渡香港的人员当中,南亚及东南亚籍人员占到了75%,其中85%选择了从海上偷渡的方式。在选择陆地偷渡的方式中,皇岗口岸查获的一些偷渡案件显示,有不法分子选择了扒卧货柜车底的方式,以应对边防检查。

  而从具体偷渡路径上看,南亚籍偷渡人员大多选择先持合法签证入境内地,比如先飞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再滞留广东,伺机偷渡香港;东南亚籍偷渡人员则一般先从广西非法跨越边境,再乘大巴到达广东,伺机偷渡香港,呈现的是一种偷渡、再偷渡的模式。

  最新特点:通过穗莞内河下海,团伙专业化程度更高

  尽管陈某坚与“阿蒋”这一团伙仅仅成功运送了两次东南亚籍人员,然而,其行事方式、人员架构具有极大的代表性。警方透露,该团伙从组织召集、带路到寻点、驾车、开船及“看水”,接应等职责分工明确、网络架构清晰,相互配合紧密,组织规模庞大。

  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参谋长徐立介绍,偷渡团伙一般由东南亚、南亚等本国蛇头、内地蛇头和香港蛇头三方共同组成。徐立说:“其中,本国内的蛇头负责在本国内招募、收受定金,内地的蛇头负责接人,用大巴或是自己的私家车运送到偷渡的下海点、翻越围墙的地点,有一些蛇头还安排在内地期间的吃和住。”

  陈某坚团伙从宝安车站接人、安排偷渡人员在深圳东门居住、送至红树林附近下海点,均一一对应了以上特点。徐立介绍,人从内地运至香港后,香港的蛇头便负责接应、安排工作和收受剩余尾款。

  “通过前期的有力打击,粤港边界偷渡活动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新动态。”徐立向记者表示,现在偷渡团伙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从活动区域来看,偷渡活动从环香港一线水域向深圳两翼的水域扩散,偷渡团伙为了最大限度逃避打击,舍近求远,选择从广州、东莞、中山、惠州等内河区域下海偷渡。

  “团队方面,偷渡团伙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加深。”徐立称,目前组织外国人偷渡团伙形成了境外招募,境内接送、引带,转道偷渡、安排工作等“一条龙”服务的专业队伍,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强。

  “想方设法转换海上偷渡工具。”徐立说,引带偷渡人员乘坐“三无”或流动渔船至香港近海后,再安排偷渡人员驾驶自制木筏、舢板等小动力船只驶往香港或漂至香港水域,“由于海上风急浪高、船小人多,极易造成翻船及海难事故。”

  广西公安边防总队防城港支队支队长杨有祥表示,在广西边境,偷渡团伙以前多是分散入境,现在出现在境外某个地点集合后,再向境内偷渡的情况。“广西地区没有天然屏障,打击起来有一定困难。”杨有祥说。

  阻击:层层布防、深挖扩线、联动配合

  为了应对偷渡团伙新的特点,内地公安机关也制定了相应的打击方法。

  “第一个是层层设防,我们总共设置3道防线,简单来说就是路上堵、海上截、口岸查。”徐立说,广东公安边防设置了三个包围圈——从环香港、陆地海域,部署了7艘巡逻艇、48艘摩托艇,加大海上巡逻力度;从环珠三角,特别是珠三角的内河环道,加大巡检力度;加强省际卡口的检查。

  “其次,深挖扩线,对个案进行研究,该串案的串案,该并案的并案。”徐立向记者解释,组织偷渡活动的“蛇头”往往就是那些人,通过串案会诊、并案分析,顺藤摸瓜,发现幕后团伙,从而全链条摧毁。

  除此之外,广东公安边防主动与香港警方、广西边防部门和驻地公安机关以及省内出入境管理和边检进行联动配合,特别与香港“O记”、水警、入境事务处等部门建立个案协作会商和勤务配合机制,“目前与广西、香港配合,总共破获5起公安部督办案件。”

  在陈某坚、“阿蒋”团伙的操作中,外籍人员是先从越南芒街坐船偷渡至广西东兴入境的。防城港市边防支队支队长杨有祥表示,为了打击偷渡,广西方面也布下了三道防线。

  去年以来,广西方面动用了75%的机动警力投入边境一线开展边境封控,目前,共有200名警力在边境一线24小时巡逻查控,摸排、物理封堵了非法便道60条。

  “第二道防线是二线稽查。”杨有祥表示,防城港边防支队目前有5个二线检查站,分布在进入内地的各交通要道,与一线防线形成了合围之势,对“漏网”人员进行筛查。

  “最后,发动内地警力对重点码头、车站、小旅馆、工业园、小工厂、小作坊等偷渡分子易于藏匿的地方进行拉网式清查。”杨有祥说,社会面的清查非常有效,支队总共查获了400多名偷渡分子,占全部截获人数的40%左右。

  成效:4个月内查获偷渡人员为去年总数的1.5倍

  此次打击粤港边界偷渡活动专项行动从今年2月20日开始,到明年7月份结束,跨度17个月,在过去非常少见。

  截至6月26日,内地四省区公安边防、出入境部门破获偷渡香港的案件205起2100人,抓获境内外组织、运送者218人,打掉跨境、跨区域组织偷渡团伙12个。也就是说,在4个月时间内,查获的偷渡人员是去年全年总数的1.5倍,从源头上斩断了偷渡活动的链条,形成了巨大震慑作用。

  然而,打击偷渡活动并非就此可以放松。徐立表示,偷渡受阻后大量外国人在边境地区囤积,组织团伙转换路线择机偷渡的苗头开始凸显,加上地区经济差异、地理位置特殊、高额利益驱动等因素交织叠加,可以预见,一旦稍有放松,偷渡活动势必大幅反弹。此前,借道内地偷渡香港的价格是每人5000到2万元,据被抓获的偷渡团伙成员介绍,价码现已升至每人2万到5万元。

  香港保安局局长黎栋国表示,从今年2月中至今,打击借道内地偷渡到香港非法入境的势头已初步见效,数字也有所下降,以本月前三周为例,在香港被截获或是自首的人数就比今年1月少了60%。

  “现在,双方达成了几个共识。一是加强点对点情报交流,二是大力打击偷渡客贩运集团,三是加强宣传与教育。”黎栋国说,“对(组织偷渡)这样的违法行为,我们完全不会容忍。”(饶丽冬 王佳)


责任编辑:王淑静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