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掀起禁毒人民战争新高潮
一年来全国破获毒品案件11万余起
在第29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权威信息显示,自2016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全国禁毒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落实禁毒工作责任制为核心,以创新禁毒工作机制为动力,以强化禁毒工作基础为保障,全面掀起了禁毒人民战争新高潮。截至目前,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1.3万起,其中跨省毒品大案1000余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3.4万名,禁毒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记者从国家禁毒办获悉,一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服务大局、主动作为,紧紧围绕服务国内禁毒斗争和我国外交大局,大力加强禁毒国际合作,使我国在国际禁毒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特别是今年4月,国务委员、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公安部部长郭声琨率团出席2016年世界毒品问题特别联大,与国际禁毒组织和有关国家进行了广泛交流,进一步阐明了我国政府的禁毒立场和政策主张,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同,树立了我国在国际禁毒领域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同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禁毒双边合作,深入开展中老缅泰“平安航道”联合扫毒、中越边境联合扫毒、中澳联合缉毒等系列跨国执法行动,进一步深化与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的禁毒合作,成功破获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毒品大要案件。
据介绍,一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主动进攻、重拳出击,紧紧围绕毒品入境、制毒犯罪和网络涉毒等毒品犯罪突出问题,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深入开展“百城禁毒会战”“网络扫毒行动”等专项行动,向毒品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建立健全联合打击制毒犯罪、禁毒堵源截流和区域协作、部门联动、信息导查等工作机制,健全完善跨区域联合侦控、全环节协作配合、全链条同步收网打击模式,加强目标案件指挥督办,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项打击行动,信息研判、侦查协作和攻坚破案能力显著提升。
记者了解到,各地各部门坚持关口前移、防范为先,紧紧抓住青少年和学生等重点人群,研究制定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三年规划,组织实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能力明显提升。目前,全国已建成省级禁毒教育基地36个,全国90%以上的学校开展了毒品预防教育,1.21亿名学生接受了禁毒专题教育。同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活动1万余场次,中国禁毒网日均访问量达300余万次,“中国禁毒”微信平台订阅用户达100万人,禁毒手机报每周固定发送信息1200万人次,公众禁毒意识不断增强。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机构2.7万个,配备专职社工2.7万名,兼职社工5.1万名;全国现有237万名吸毒人员中,戒断3年未复吸人员达到127.2万名。记者注意到,一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紧紧围绕减少毒品需求、遏制毒品危害目标,统筹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全面加强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研究制定《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规划(2016—2020年)》,启动实施“8·31”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程,全面落实戒毒治疗、身心康复、就业扶持、社会救助措施,努力帮助吸毒人员戒断毒瘾、回归社会、走向新生。完善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组织开展集中收戒、“毒驾”治理等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了对吸毒人员的排查管控能力。
各地各部门坚持综合施策、源头治理,大力推进重点地区突出毒品问题重点整治工作,以落实党委、政府责任为核心,采取通报、挂牌、约谈、追责等手段,对全国60余个县市区进行分级分类整治,实现重点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目前,已有16个毒品问题严重地区摘掉了挂牌整治的“帽子”或取消了通报警示,一些制毒问题严重的地区毒品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加强对重点化学品管理,严厉打击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活动,破获制毒物品犯罪案件531起,缴获易制毒化学品1566吨。深入治理新精神活性物质问题,制定出台列管办法,将116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列入管制,有效遏制了国内制造、走私、滥用新精神活性物质快速蔓延势头,有力促进了全球新精神活性物质管制工作。
此外,国家禁毒委员会制定了《禁毒工作责任制》,建立实行禁毒工作考评制度和督导检查制度,有力推动了禁毒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积极推进禁毒法制建设,启动了禁毒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修订工作,推动刑法修正案(九)中增设了非法制造制毒物品罪和非法运输制毒物品罪,出台了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列管办法、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执法规范,禁毒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加大对禁毒工作投入,禁毒经费装备、基础设施建设、禁毒科研和禁毒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王文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