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药可享国家补贴?电信诈骗团伙被判刑
全国近500消费者“中招” 被骗88万余元
购买药品还能享受国家补贴?这个谎言使全国近500名消费者“中招”,共骗得88万余元。6月12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法院以诈骗罪一审判处北京、河南两个电信诈骗团伙的主犯伍某、赵某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和七年,其他16名团伙成员得到有期徒刑十个月到六年不等的刑罚。
吴某是仙居县横溪镇人,2016年58岁。2014年11月份的一天,他在电视购物节目上购买了治疗关节炎的产品。过了两个月,吴某接到自称“马局长”的回访电话:“现在国家出台了新政策,购买这个产品可享受90%的补贴,只需要缴纳一些税费。”
吴某信以为真,为了享受到100万元的国家补贴,他先后交付了50余万元“税费”。然而,源源不断地交钱,却迟迟不见补贴返还。吴某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报了警。
仙居警方很快破获了这起案件。原来,“马局长”的真名是杨某,他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北京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进去后才知道,做的工作就是冒充一些权威人士推销保健品。
“我们诈骗分三个阶段,先是推销1000元左右的保健品,过一段时间打电话回访,再推销更昂贵的保健品。如果顾客还相信的话,就以购买产品有国家补贴为由,让对方支付税金。”杨某说,他们会尽可能多的让对方汇钱,直到对方不相信为止。
杨某的老板是伍某,2016年25岁,2014年10月注册了这家公司,组织杨某等人冒充医生、官员等身份,拨打网络电话联系各地消费者。伍某交代,他是从网络上得来这些顾客的信息资料。为了提高业绩量,还创作了一份“话术”,教员工们如何充当专家、如何虚构国家补贴计划,骗取信任。
利用上述方法,伍某、杨某等10人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17日期间,诈骗吴先生等135名消费者54万余元,因被害人及时发现而未遂的金额达16万余元。
而另一个河南的诈骗团伙用类似的方式,自2015年4月7日至7月8日期间,骗取了358名消费者34万余元,因被害人及时发现而未遂的金额达34万余元。据了解,这些受害人来自全国各地,以河北、四川等地的群众居多,大部分是中老年人。
法官提醒,老年朋友在接到一些陌生电话,凡是涉及到转账、汇款等敏感信息时,务必多留心眼,谨防受骗。对于一些刚从学校毕业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应该多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防止被一些“客服”、“销售”等字样的招聘信息迷惑,而误入歧途。(王春 张茹颖 马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