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滨城:实施“四大工程”锻造过硬队伍

2015-08-19 09:39  来源:人民公安报

  育警为先 励警为上 律警为要 暖警为本

  滨州滨城:实施“四大工程”锻造过硬队伍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精心组织实施“育警、励警、律警、暖警”“四大工程”,全力打造过硬队伍,全局上下呈现出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的良好态势。2014年,在山东省公安厅组织的民警职业认同感和从优待警满意度测评中列全市第一,2015年以来分局无民警违法违纪问题发生。

  育警为先——

  倡导“精神激励”,坚持“文化引领”,着力“实战历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战斗力

  滨城分局把思想政治建设置于队伍管理的首要位置,坚持正面灌输,通过专家讲座、主题培训、上党课等形式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我身边的雷锋”、追忆英烈传承精神、致青春追逐梦想等主题活动,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加强警营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图书阅览室,搭建民警文化沙龙,开设网络互动论坛,成立了读书、摄影、足球等文体协会,经常性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警营氛围。他们以月为活动单元,2015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激情三月趣味运动会、活力四月全警健步走、红色七月庆“七一”歌咏比赛等系列活动,每月一主题,在潜移默化中凝聚民警的价值取向,活跃警营氛围,激发队伍活力。

  为鼓舞士气,凝聚警心,分局鼓励民警积极参与微信、微博、微电影“三微”创作,关注普通民警凡人小事,聚焦一线民警酸甜苦辣,折射出民警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职业情怀。按照“警务实战化”要求,他们组织开展武器警械、现场勘查、大数据警务云等各类专题培训23次,培训民警500余人次。每周固定时间开展实弹射击训练,提升实战能力和水平。

  励警为上——

  领导垂范带动,考评激励促动,典型示范拉动,在求真务实中激发民警主动性

  为在全局营造崇尚实干的工作氛围,滨城分局特别注重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局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实干,做给民警看,领着民警干,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队伍。推行执法办案积分管理考评,一案一考,积分到人,每月一考核,每月一通报,全局排名,奖励优秀,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提拔任用挂钩,并在分局主网页设立光荣榜,张榜公示,切实做到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激发了民警实干热情,营造了风清气正、踏实干事的氛围。2015年上半年,分局共立查治安案件3273起、行政拘留399人,同比分别上升21.1%、43%,执法办案质效明显提升。

  他们大力选树培养先进典型,先后组织开展最美警察评选、“群众工作能手”评选、“警队80后”风采展示,推出一批可爱、可敬、可学的身边先进典型,使民警学有榜样、赶有标兵。设立了“金点子”论坛,开展“创意之星”评选,鼓励民警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推选创意“点子”,进行演讲展示和网上公示,由全体民警评论、点赞,向被评为“创意之星”的单位和个人兑现奖励,纳入创意人才团队,并优先推荐参加外出考察学习,提高了广大民警的参与热情和创意激情,工作效能倍增。

  律警为要——

  持之以恒抓教育,突出重点抓治理,常态长效抓管理,部门联动抓督导,在廉洁自律中强化执行力

  滨城分局汇总整理了有关制度规定,编制成《廉政手册》,人手一册,随时随地学习。搭建“滨城警廉”微信公众平台,每日发送最新廉政资讯,每周及节假日编发廉政警示短信,每月组织收看一次警示教育片,每季度开展一次教育培训,每半年参观一次廉政教育基地,时刻提醒教育广大民警遵规守纪;设立曝光台,定期通报各级典型案例,营造风清气正的警营环境。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开展队伍建设“零违纪”活动,梳理确定了13个重点突出问题,修订完善了17项规章制度,严肃各项纪律禁令,以“零容忍”的态度查纠追责。对违规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构不成违纪的,通过内部警诫进行追究问责。

  分局实行局领导、中层负责人、民警、协勤人员四级互动式谈心谈话,不拘形式,不限时间,随时随地随机开展,真正把民警需求搞清楚、弄明白。各单位每月向分局政工室报送队伍中发现的问题,重大、敏感问题及时报告,政工部门梳理后,根据谈话情况视情分类处理,确保队伍中各类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早介入。建立队伍监督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政工、纪委、督察、法制、信访等部门每季度至少召开 一次部门联席会议,对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研判,对排查出的问题,落实单位、责任人和办理期限,将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暖警为本——

  政治上关心,生活上体恤,工作上支持,在真情关爱中凝聚向心力

  如何不让老实人吃亏,让踏实肯干的民警有为有位?滨城分局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推行公平公正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建立、健全警力下沉的利益导向机制,鼓励民警到一线工作。去年以来该局新招录的人员全部下派到派出所,增加了一线警力,缓解了工作压力。

  他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搭建因公负伤快速救治绿色通道,建立重大疾病救助机制,确保民警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定期举办健康讲座,讲授、普及医疗保健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想方设法帮助民警解决夫妻两地分居、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实际困难,先后为7名民警解决了夫妻两地分居问题,消除了民警后顾之忧。强化维权工作,聘请2名专业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邀请人大、政协、新闻媒体等单位人员成立维权机构,及时查证无理投诉和不实举报,依法惩戒侵害民警合法权益行为,保护了民警的执法威信。

  2014年以来,共查证对民警的不实投诉28起,营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