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数据“三张表”把脉现代警务规律
潍坊公安找到治警安民良策
山东省潍坊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于永生手中有“三张表”:治安晴雨表、队伍健康表和民意趋向表。利用这三张表,他找到了治警安民的良方。
“近年来,我们依托大数据警务云建设,着力构建了三大数据库:警情数据、问题数据和民情数据,并专门研发应用平台实现对这三个数据库的维护更新、分析研判,实时掌握最近一个时间周期内的社会治安、队伍建设和民意趋向基本情况。”近日,于永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治警安民是有规律可循的,大数据的应用是寻找这种规律的最好手段,是公安机关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警情数据把脉治安晴雨表
近日,记者来到奎文公安分局时,治安部门正会合派出所研究部署几个重点小区的治安防控综合治理方案。因为云警务指挥调度平台数据显示,近段时间这几个小区夜间偷盗案比较集中。
“这种警情数据的研判是非常准确的,让我们的工作有的放矢。”奎文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张同雷说。
据悉,2014年以来,潍坊市公安局专门研发建设了全市统一的云警务指挥调度平台。这一平台包括指挥调度、一体化实战勤务、警情智能分析三个子系统、38个功能模块,为警情主导警务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云平台建设首先解决了如实立案问题,以前警情数据都由各地自己掌握,往往存在人为造假、不实不准、时间滞后等问题,云平台建成后,全市警情数据实现分布式存储,实时自动抽取、自动推送,排除人为因素干扰;其次实现了警情实时研判,特别是高发区域、高发时段、高发类型的‘三高警情’,通过云计算,平台自动生成各种研判数据指挥实战;三是实现了与其他实战平台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各警种各单位提供侦查破案源头数据支持。”潍坊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刘崇道说。
据了解,云平台的建设极大提高了指挥调度的即时性和准确性,潍坊警方随之对勤务模式进行了改革。首先根据警情分布时间不同,建立弹性警务模式,打破上下班界限,将合成化巡防等警力重点向警情高发时段倾斜;其次根据警情分布空间不同,打破管辖界限,统一调配警力,重点向警情高发区域倾斜,压缩违法犯罪空间。
“唯有不断开发应用软件,拓展警情数据的外延和内涵来指挥实战,才可以让这些看似死的数据活跃起来,让它成为把脉治安的‘晴雨表’,部署警务的‘指南针’。”于永生说。
据统计,2014年以来,根据警情数据共梳理案件线索2600余条,全市打掉系列性侵财犯罪团伙137个,破获侵财类刑事案件9225起,同比上升35.4%。
问题数据解读队伍健康表
近日,一位派出所民警一个月内连续4次被群众投诉。这些信息通过不同渠道最终汇集到潍坊市公安局的“问题数据库”。系统生成相应文件后自动推送到督察部门,后经核实,该民警被问责,接受诫勉谈话和批评教育。
“如果说警情数据是把脉治安的‘晴雨表’,那么问题数据则是检验队伍的‘健康表’。近两年,我们整合网上网下、内部外部28个监督渠道,将群众反映和内部发现的所有问题全部整合到一起,统称为问题数据。”潍坊市公安局纪委书记林少波说。
记者在潍坊市公安局民生警务平台看到,问题数据在这里汇集后,被精确推送至各市县分局、各警种单位,由相关责任单位部署整改,最后整改情况又回到这里。
督察部门根据整改情况和问题严重程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不同层级的刚性问责。
“收集问题数据,首先要解决问题,因为群众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我们要求责任单位和责任民警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短信、上门走访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落实整改措施,直至通过三级回访群众表示满意为止。”潍坊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支队长王刚说,“其次,通过对问题数据的分析研判,我们还能及时掌握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去解决这些队伍健康问题。”
据了解,问题数据平台自动生成问题清单、服务清单、权力清单和警情清单,这4份清单给督察部门实现动态监督提供了情报保障,给动态整改找到了有效途径。2014年以来,根据问题数据中反应出警慢、伤害案件办理难等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潍坊市公安局修订完善制度机制21项。
“我们还根据问题数据集中的队伍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对民警进行动态培训,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于永生透露,“今后还要研发另一个数据模块,收集来源于民警队伍内部的问题数据,包括民警个人家庭、身体健康、职业认同等方方面面,并着手解决,不断提高整支队伍的健康指数。”
据了解,问题数据系统运行两年多来,潍坊公安队伍建设日渐风清气正,业务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以来,问题数据总量逐月下降,已由年初的每月1387条,下降到年底的每月306条;2014年全市公安信访案件同比下降26.6%,网上涉警负面信息同比下降60.9%。同时,在2014年全省公安民警职业认同感和从优待警满意率调查中,各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名;在省公安厅2014年度131项综合考评中,该局有100项取得优秀。
民情数据汇聚民意趋向表
点击潍坊公安民生警务平台网页,上面有一个交流互动板块,设置局长信箱、网上投诉、网上报警和我要咨询等栏目,群众只要有意见建议或者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跟公安机关交流互动的入口。
而在后台,这些数据被自动收集到“警务民意云”系统。2014年8月开始,潍坊市公安局依托警务云平台,专门开发了“警务民意云”系统。
“警务民意数据是指公安机关在执法办案和为民服务过程中收集掌握的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的评价反馈、诉求反映和意见建议等信息数据,是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客观评价、情绪表达和诉求意愿,是公安机关了解民意、把握民意、回应民意的主要依据。”王刚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民意数据包括五大类:一是评价类,收集渠道为警务评议、开门评警、满意度测评、综合考核等;二是诉求类,收集渠道为民生警务平台、信访、检举控告、警务督察等,以及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网上涉警舆情渠道;三是建议类,收集渠道为党委政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的决议、提案、指导意见等;四是咨询类,主要是群众关于公安业务工作咨询、了解的重点内容等数据信息;五是其他在日常执法服务和专项工作中收集掌握的预警信息、社情动态、群众意见建议等。
这五大类数据经过云计算,可以深度挖掘民意数据的价值;通过数据分析,可以预测群众对社会治安、行政管理服务的需求方向,预测群体性事件、应急突发事件发生,预判执法和队伍管理突出问题。
另外,各警种还可从数据池中查询、提取、使用相关民意数据,为侦破刑事案件、维护治安稳定、交通管理等公安业务工作提供科学直观的参考。同时,不同渠道、不同种类的民意数据还可以相互碰撞融合,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有效整合,为重大决策、重大部署提供辅助参考。
据悉,今年以来,警务民意云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民意民情的透明度。丰富而准确的数据,让公安机关及时掌握了民意的趋向,给解决问题、改善工作找到了有效途径。
“高素质的警察队伍才能打造良好的社会治安,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因此治警才能安民。透过问题数据我们找到了治警的良方,运用警情数据我们得到了治安防控的办法,把脉民意数据我们掌握了警民和谐之法,这就是我们找到的现代警务规律。”于永生说。(记者 余东明 姜东良 通讯员 陈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