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有了他们,贼都绕着走!

2019-08-07 09:10  来源:正警事儿 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叶雨蒙
字号  分享至:

有一个社区

让三位“片儿警”师徒

接力守护了几十年

社区的百姓说

有了他们,贼都绕着走

师傅:张涛,32岁,中共党员,大学学历,2009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西罗园派出所打击办案队副队长。曾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先后荣获市局优秀团干部、首都青年榜样、第六届市局“杰出青年卫士”等称号。2013年,他和他的师傅、全国劳动模范杨秀奇被评为市局“十佳师徒”。

徒弟:王龙,29岁,中共党员,研究生硕士学历,201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西罗园派出所民警,曾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张涛&王龙当选为2019年度“北京榜样·最美警察”第一季度“最美师徒”上榜人物。

放弃,就是不负责任

“搞案子要有点嫉恶如仇的气势和平地扣饼的精神!线索就在那里,你的每一次放弃,就是对老百姓的不负责!”王龙从师傅张涛身上学到最多的,是他搞案子的那股钻劲儿和韧劲儿。

2018年5月份,西罗园派出所辖区连续发生了多起技术开锁入室盗案件,调整到派出所打击队的张涛和王龙便带着所里的青年民警开始了侦查工作。在调取了数百小时的监控录像、走访了几十名相关人员之后,终于确定了两名嫌疑人租住在一片群租房。

为期一周的蹲守工作随即展开,最后在两名嫌疑人准备外出再次作案的时候抓捕归案。但嫌疑人零口供,作案工具也未找到。张涛沉下心来开始重新梳理嫌疑人的行动轨迹,发现二人在被抓之前曾将一吹风机寄回老家。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将已经到达广西的吹风机截获,并从其内查获大量赃物,至此,查找作案工具成为了让案件证据闭合最重要的环节。

看到张涛还没有停手的意思,王龙不解地念叨,“师傅,两个贼也拘了,被盗的赃物也起了,咱们还干嘛要耗费精力去找作案工具啊”,张涛反问王龙,“咱们抓贼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拘他们几天吗?证据链不坐实,不能最大限度的打击犯罪,这些职业犯罪团伙出来后更知道如何逃避打击了,以后再处理他们就更难了。”

于是张涛又带着王龙重新回到抓捕现场,在嫌疑人居住的24层高的居民楼内上上下下反复的搜索。当他们第六次现场搜查的时候,只听王龙在楼道内的一个通风管道旁大喊,“找到了!”看到王龙当时兴奋的样子,张涛也欣慰地笑了!

耐心、细心、不言放弃、严谨极致,这是当年张涛的师傅杨秀奇传承给他的东西,现在,这些也是徒弟王龙的工作态度,更是西罗园派出所居民安心、放心、舒心生活的保障。

以情换情,情法相融

“老百姓和嫌疑人都是有感情的。懂得了换位,充满了感情,就抓住了要诀,带来的将是双方的满意!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一样的!”

“充满感情地做人和做事,是我从是师傅身上学到的又一大秘诀。”王龙说。

2016年西罗园辖区内道路两旁停放车辆的车胎多次被人故意扎坏,张涛、王龙通过调取10多个摄像头、120多个小时的监控录像,初步锁定了嫌疑人王某身份,师徒俩在嫌疑人经常作案的地点、时间段连续蹲守了三天,在王某准备再次作案时将其抓获,并起获了作案工具。

嫌疑人到案后,拒绝承认之前扎车胎的违法行为,王龙问了1个多小时也未果。于是张涛果断换下王龙,开始和王某聊起了停车问题,果然,王某情绪激动,开始倾诉每天下班回家没有地方停车的种种愤慨,突破口打开了,张涛冲王龙使了使眼色,心领神会的王龙配合师傅开展心理攻势,嫌疑人最终承认了因泄私愤扎坏30多条车胎的违法行为。

鉴于该人为辖区居民,张涛为了既办好案子,又化解矛盾,于是多次进看守所和该居民“聊天”,聊案情、聊人生,最终让他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愿赔偿被侵害人的损失。考虑到该居民认错态度良好,最终被取保候审,他还赶上了回家过年,因此他对西罗园派出所表示万分感谢,辖区居民也因为此案件得到了妥善处理而送来了锦旗表示满意。

2018年6月,有群众举报称一名女子贩卖冰毒,张涛便带着王龙会同禁毒中队民警赶赴现场,将涉嫌贩卖毒品的嫌疑人于某抓获,但该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拒不供认。

当时嫌疑人身边还带着一名4岁男孩,张涛本身也是一名5岁男孩的父亲,面对反复哭闹的无辜孩子,张涛一面买来零食安抚,一面让王龙把孩子带到休息室一直照看到孩子睡去,这样的真情流露深深打动了于某,该人最终如实供述了自己贩毒的违法行为。

张涛师徒用温柔暖心的一击打开了嫌疑人掩饰的堡垒,使执法更有感情,让嫌疑人认清错误,迷途知返。他们明白保障辖区百姓生活不能只靠有力的打击,更重要的是预防和良好的引导,防微杜渐。让每一个曾经黑暗过的角落都重新充满阳光和正能量,这才是创造和谐社区最有效的方法。

走好在岗位上的每一秒

“派出所工作不在于你走得有多快,你只需安心的做一块表,每秒准时动一下。”这是张涛从他的师傅、全国劳模杨秀奇身上学到的,当然,这也是王龙正在学习的东西。

这“每一秒”是社区工作中的细节、细致、细心、细腻,踏实做好岗位上的每一件事,对每一件警情都沉稳处置,对每一家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对每一处巡控都精准定位...这是“片儿警”最基本的事,也是最难的事。

被西罗园辖区的居民称为片儿警“杨子”的杨秀奇却将这些做到了极致,早在20年前,杨秀奇就靠他的“秒针精神”和“三样法宝”将西罗园一区打造成北京最平安的社区之一。

杨秀奇的第一个“法宝”就是西罗园社区的“天罗地网”,在他的主张下,社区的监控网从最初仅10余个摄像头发展到了40多个,现在依旧还在不断地完善增加,除了电子眼,杨秀奇还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志愿者,令犯罪嫌疑人还没有走出社区就能受到有效地控制,大大增强了警民协作能力,也有效地增强了社区居民财产的安全性。

这是他留给徒弟们非常有效的打击犯罪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果。

第二件“法宝”就是一张圆桌,“很多恶性事件都起于零零碎碎的小纠纷。”2001年,杨秀奇就联系街道办一起成立了圆桌调解组,有律师、调解员、居委会主任,也有社区居民。谁家的矛盾解决不了,大家围着圆桌一块儿出主意。一张圆桌,渐渐成为居民心中公平的象征。

“老百姓不听你怎么说,只看你怎么干。”杨秀奇的第三样法宝是以“社区”为家,像亲人一样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大伙儿必然认可,工作也就好开展了。空巢老人、残疾人、精神不健全人员,杨秀奇都给予亲人一样的关注。对于刑满释放等重点人员,杨秀奇也不“另眼”相待,还自掏腰包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为他们找工作,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

只要把社区当家,把群众当自家人,才能深刻理解辖区百姓的切实需求,才能真真正正的为百姓办好事。

这是他教给徒弟们的最重要的事。

西罗园社区是师徒三代共同的家

一脉相传,一“片”相承

他们或许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经验

但他们有同一种感情,同一种精神

更有同一种初心

他们用这份初心守护着辖区百姓的安宁


上万警力深圳齐亮剑 海陆空全出动现场超震撼 ...

展开了反恐处突、海空联合巡逻、防暴等三个科目的演练。

红谷滩杀人案一审:被告具有完全刑事能力

该案将择期宣判。

马鞍山女子哭诉遭反转:醒醒吧!政法机关不是 ...

一场自导自演5000万点击量的闹剧!

在全国观众、网民面前,这位检察官说了啥?

司法有温度 人民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