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凌晨,湖南省祁阳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何京平积劳成疾,永远地倒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执行途中,生命停留在53岁。
“他用无怨无悔地默默坚守,诠释着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他努力奋战在审判执行一线,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办最难的案件,用无私无畏的忠诚担当,高扬起人民法官的高大形象。”在何京平的追悼会上,永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罗重海这样讲道。
奋战执行一线 用生命丈量执行之路
“今天查封房产一套,扣押回泵车一台。”
“辛苦了,注意安全!”
这是7月21日,何京平去世前一天,在微信上与祁阳县法院代理院长田光耀的对话。
“明天工作任务蛮重,我们起早一点。”何京平叮嘱团队成员。
“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我没见何庭长下来吃早餐,便打了电话给他,没人接。我心想,他向来时间观念很强,看来是累得睡过头了。于是,我去敲他的房门,没人开。随即叫来服务员开门,我见他侧卧床上,一动不动,怎么叫也不应……他就这样走了,永远离开了我们。”随行的同事王文明回忆起当天的那一幕,忍不住掩面而泣。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作出结论:7月22日凌晨4点左右,何京平因病猝死,既往无高血压基础病史,死因初步推断心源性突发。
“这些年,他奔波在执行一线,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很累,却不曾见他抱怨过。然而,去世的前一天,他给我打电话说,真的累了,只想好好睡一觉。声音里透着疲惫,可乐天派的他随即又告诉我说,25号就回来了。25号他是回来了,只是他再也醒不过来了。”何京平妻子痛心地回忆他去世前夕的点滴。
7月14日至21日,短短8天的时间,何京平带领的执行团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司法拘留2人;完成1台泵车回收,价值123万;司法约谈9人,预计现金回款600万,预计抵债房产2套;查封搅拌站、拆除搅拌站主板4套;查封房产1套,解封房产1套,查封小车2台;司法查询36人名下房产信息,司法查询14人名下车辆信息。这一串串数据,背后凝聚着他和团队多少的奔波、多少的汗水、多少的心血、多少的不舍昼夜……
“祁阳县法院这些年的执行绩效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何京平的孜孜不倦,为执行攻坚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为有这样的得力干将而骄傲,更为失去这样恪尽职守的好同志而痛心。”据代理院长田光耀介绍,8年来,何京平承办执行案件2120宗,成为祁阳县法院破解“执行难”的一把尖刀。
扎根基层法庭 用理想彰显青春年华
何京平1985年3月参加工作,在祁阳县法院工作整整35年,其中26年扎根基层法庭,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1993年至2011年,他先后担任文明铺法庭副庭长、观音滩法庭庭长、浯溪法庭庭长,多次考核被评为优秀,受到县委政府嘉奖,荣获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荣誉天平奖章”。
何京平在法院工作的第一站是一个叫文明铺的农村法庭,那是一个坐落在偏远农村的基层法庭,大多时候,他得靠两条腿翻山越岭,或者骑着自行车碾过一条条乡间小道,叩开一个又一个当事人的家门,苦口婆心地开解着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
26年的基层法庭工作,他的足迹踏遍全县900多个行政村,共承办各类民事案件5000余件,无一件投诉,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
当年为调解一件因一方擅自占用公共土地导致两大宗族大打出手的难案,何京平去当事人家里不下十次。第一次去的时候,双方对立情绪非常大,完全听不进话,都以为法院来的人是在帮对方,当事人陈某不仅将何京平推倒在地,还扬言要打断他的腿。
“我当时心里的真实想法其实也不是要李某把房子拆了重建,我只是心里怄着气、窝着火。经何庭长的一再耐心开解,我也明白了邻里间还是要多些理解多些让步多些包容。”陈某说何京平身上有一股子向善的精气神,是真真切切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让人不知不觉就心平气和了下来。
牢记宗旨信念 用行动践行司法为民
“男方刘某三番五次找到何京平庭长,要求判不离婚。有一次,刘某把一个装有现金的牛皮信封偷偷放进了何庭长的办公桌抽屉里。何庭长得知后,第一时间向祁阳县法院纪检组反映了情况,并在纪检组的陪同下,把钱如数返还给了刘某。”现任永州中院监察室主任、当年何京平在文明铺法庭的同事周艳君回忆起十五年前的一起离婚纠纷案的情形。
那是十五年前,何京平承办的一起积怨极深的离婚纠纷案,当事人双方矛盾已经到了白热化状态。男方常年在外做生意,和一个女搭档生活在了一起。妻子得知后,哭天抢地地要求离婚,还曾为此带着孩子寻短见,以死相逼,男方依然死活不同意,多次找到何京平说情。
“何庭长三番五次地找刘某做思想工作,不是吃闭门羹,就是找不到人。那一年清明节,何庭长得知刘某回乡祭祖,便约上我一起前往刘某家。”现任行政庭庭长、当年何京平在文明铺法庭任职的老搭档蒋文胜双眼湿润地陷入了回忆中。
那天下着很大的雨,河水汩汩滔滔,打着漩涡急流而下,山间小道浸没在水中。蒋文胜打了退堂鼓,问何京平能否改天再去找刘某调解。
“办案很多时候就讲究一个时机,明天或者后天,雨可能停了,河水也退了,但可能我们又找不到刘某了。再说,我们现在手头案子扎堆,明天还有明天的事呢。”何京平执意风雨无阻。
何京平、蒋文胜把自行车丢在山脚下,历经三小时,终于绕过了那座山,来到了刘某家中。彼时,两个人已经成了“泥人”。
何京平见刘某门口的压井旁有一桶水,拎着水桶举过头顶,一桶水从头浇了下来,冲掉了身上的污泥。
“看到何庭长满身泥巴、全身湿透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看到了男人何以为男人的样子。一个案子,于他,不过是他众多工作中的一个小任务,他竟有如此的用心和担当。而我和妻子的婚姻,于我,是家庭的根基,我更应该拿出男人的担当。我不需要何庭长做我的思想工作了,我要改过自新,求得妻子的原谅,好好跟她过日子。如果妻子还是不肯原谅我,我会尊重她的选择……”刘某大彻大悟地说道。
何京平笑了,这一身泥泞值了,他开心地调侃道:“看,这就是男人的魅力,我们都没开口,他倒自己整明白了。”(阮占江 黄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