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他是一名军人
肩负保卫国家的使命
现在,他是一名警察
担当守护百姓安宁的责任
曾经,他青春年少、热血沸腾
把年轻的时光奉献在部队
现在,他依然激情昂扬、内心澎湃
用最大的热情在警队续写辉煌。
小时候,母亲给我算了个“八字”,说我长大后不出国,就要出省。果然,长大后,我当兵从湖南来到了毗邻的重庆。“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在多个区县消防队服役数年后,我又转业到了綦江公安局。
转业之初,我在綦江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工作,闲暇时喜欢到总工会附近的球场打篮球,一同打“坝坝球”的爱好者给我取得了个外号——“110”。而今想来,仍不觉莞尔一笑,我这辈子不就是围绕着这两个特殊号码——“119”和“110”在转悠嘛!“此心安处是吾乡”,转悠了二十多年后,也不再抱怨那个给我算命的“八字先生”了,相反,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綦江,也越来越喜欢从一个参与者、经历者的角度去诠释我眼里的“平安綦江”。那些记忆犹新的片断,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平安”二字的来之不易,对工作、对生活、对綦江也更加充满期望。
2016年8月,我被调到一个只有十来名民警、辅警却管辖着近四万人口的农村派出所工作。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热闹,夜间也没有城区派出所那么繁忙。几个民警、几个辅警,从60后到90后,白天忙于完成各种各样的考核指标,每个人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他们很难顾及家庭,也极少有时间去锻炼身体、外出旅游。我曾私下里给他们画了幅“众生相”,那就是要有“四得”——要“干得”(要业务精通,手脚勤快)、要“说得”(要能说会道,善于调解纠纷、做群众工作)、要“累得”(能熬更守夜,连续作战)、要“忍得”(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能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压力)。如今,我的这些“四得”兄弟们,大多数仍然在坚守岗位,而有的已经牺牲,有的还躺在病床上……在我心目中,他们无愧于各级平安建设纲领性文件对他们的精辟表述——他们是平安建设的中坚力量!
如今,我仍然喜欢抽空去打打篮球,坚持锻炼身体。每次去学校打球时,校园保安都要过问、登记,在文化中心打球时,总能看到社区专职巡防队员的身影。看着他们为我们拥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而尽心履职,我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不只是人民警察在全力守护一方平安,还有很多人跟我们一样在努力着、奋斗着,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仅仅是平安綦江的建设者,同时也是平安綦江的受益者。
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那就是继续怀揣着我的“平安”梦想,去倾听、去拥有更多的“平安”故事,直到在岁月的洪荒中渐渐老去。
沈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