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达+黑科技
你猜,会发生什么?
如果想象不到,建议猛戳??视频开启你的想象力
智能送替代“人工送”
“智慧大脑”自行判断送达是否完成
自动查找当事人送达地址的数据库
……
这不是一场科技幻想
而是我们的一场“送达革命”
7月30日上午,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智能送达工作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告由浙江高院和嘉兴中院共同研发的智能化送达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这意味着在全国率先实现全流程无人工介入的智能送达法律文书,为有效解决“送达难”提供了浙江经验和嘉兴模式。
那些年
我们遇见过的“送达难”
1、原告无法提供被告联系方式
2、法院拨打当事人电话始终无人接听甚至恶意挂断
3、法院按照当事人户籍所在地寄送邮件查无此人
4、法院工作人员上门送达发现当事人已搬迁
5、……
“送达难”不仅阻碍程序的顺利推进,拉长案件审理周期,降低诉讼效率,浪费司法资源,给审判工作带来困扰,损害司法权威。
如今
我们谋划出一场“送达革命”
√ 最为完整的送达地址库
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汇集当事人运营商实名手机号、民事活动活跃地址和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地址、全省法院成功送达记录等信息,构建最为完整的当事人送达地址库。
√ 智能触发送达任务
案件受理后,根据案件生命流程,自动触发送达任务,智能生成送达文书并加盖电子签章,发起送达。送达系统智能推荐最佳送达方式,优先适用电子送达方式,通过当事人活跃手机号、移动微法院、浙江法院网全渠道、推送送达文书,实时监测送达情况,反馈送达结果。智能平台发送给当事人的手机信息开通了“闪信”功能,确保当事人有效阅读到送达内容。
√ 一键送至律师办案系统
智能送达平台还主动对接接律师办案系统——律师镖局,如果当事人聘请代理律师的,智能送达平台会将送达材料直接推送律师办案系统,极大方便了律师接收查看,提高办案效率。
√ 无缝对接邮政E送达
对于不同意电子送达的当事人,智能送达平台自动将送达任务推送至邮政E送达平台,由邮政负责完成整个线下送达流程,并将投递结果回传智能送达平台。法官足不出户即可第一时间掌握送达讯息。接受电子文书的当事人亦可在线提交纸质文书申请,系统自动生成送达任务,向邮政E送达平台发起送达,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全流程无人工介入
系统根据预设的送达规则,智能判别送达效力,并决定是否选择其他方式再次发起送达,直至穷尽所有的送达方式和送达地址,智能送达平台将信息推送至浙江法院公告网、浙江公告微信公众号,完成网络公告送达。实现全流程无人工介入的智能送达,让法官、书记员从重复机械的事务性工作中彻底解脱。
科技助力技术革命
送达走上“无人快车道”
7月22日起,智能送达平台在桐乡法院、嘉兴中院率先上线试运行。
截至7月29日晚,智能送达平台已经自动完成送达2288件次,送达逾期未确认的103件次,推送至邮政637件次。线上送达成功率95.5%,按照邮政以往妥投率85%计算,线上线下综合送达成功率达92.9%。大部分通过线上直接送达成功的电子文书送达时效由原来的3-10天缩短至现在的0-6小时。目前,桐乡法院近100%的送达工作已经交由智能送达平台完成,基本无需法院工作人员操作干预,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预计全市法院智能送达平台上线后,每年嘉兴市两级法院将节约线下送达经费500余万元。
浙江法院智能“黑科技”,赋予了未来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和无限广阔的发展生命力。嘉兴试点扬帆起航,弘扬红船精神,勇当新时代司法为民和建设先行排头兵。
“浙江法院人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把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到审判业务中,通过创造具有时代特色、引领潮流的司法运行新机制,让人民群众共享智慧法院建设带来的更多获得感。”嘉兴中院院长姚海涛说道。
智能送达平台的开启,是浙江法院推进人工智能携手司法审判深度融合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是嘉兴法院充分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优势,奋力打造“互联网+审判”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