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凉山到“金三角”,从羊肠小道到深山密林,他的名字让毒贩闻风丧胆。
他曾带队深入“金三角”腹地,跨境抓捕大毒枭,上演真实版“湄公河行动”;纵身跳下20米高悬崖抓捕嫌疑人;也曾多次在公路上演绎生死时速;在海拔4200米的高原藏区深夜突袭。
他就是禁毒战线的“刀锋战士”——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公安局禁毒局副局长周脉军
周脉军正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口进行查缉毒品。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深入龙潭 鏖战边境
周脉军虽然是个“80后”,却因为长年的风餐露宿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很多。他瘦巴巴的身材,不穿制服的时候在人群中的辨识度很低。很难相信
这个瘦弱的男人,在过去6年里无数次冲锋陷阵,参与破获130多件毒品刑事案件,抓获600多名犯罪嫌疑人,缴获600多公斤毒品。
周脉军押解犯罪嫌疑人。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2018年10月29日,记者收到一条周脉军发来的微信,这条信息的背后是他组织侦破的两起特大跨国贩毒案。
当时一名凉山籍毒枭藏身境外,需要过境实施抓捕但不能携带武器。在枪支泛滥、局势不稳的境外,行动小组人身安全面临极大威胁。
进入疑似毒枭藏身的宾馆后,大家看到了电梯里的弹孔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干就是了!
由于嫌疑人长期蛰伏境外耳目众多,听到风声后逃之夭夭,第一次抓捕未成。
一周后,行动小组将嫌疑人锁定在边境某口岸附近,通过近半天的蹲守,嫌疑人的身影在人海中一闪而过。大家一下子冲了上去,他想反抗已经没有机会了。
此次行动,专案组从境外抓回8名毒枭,149名犯罪嫌疑人被绳之以法。一举摧毁了两个盘踞境外多年的贩毒集团。
查缉毒品中的周脉军。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跳崖追凶 生死时速
毒贩都是不要命的,要收拾他们只有比他们更不要命。
蹲守是缉毒警察的工作常态,有时候一蹲就是好几天。特别是夏天在车里不能让外面看到车里有人,不敢开空调、开窗,一守便是一两个小时,那种感觉简直令人窒息。
毒品犯罪的嫌疑人很多也是吸毒人员,其中不乏艾滋病患者,与他们“过招”警察还面临着很大风险。“他们有时疯狂起来会咬人自伤自残,恨不得跟我们同归于尽。”
谈及抓捕过程中遭遇的生死瞬间,他漫不经心地讲起的往事,全是让人目瞪口呆的硬核故事。
2016年,周脉军和战友一起到边境跟踪一起毒品案件,周脉军的车先超过了嫌疑人准备在弯道处把他逼停,谁知车刚一停下他就听见枪响,马上调头折返。
悬崖边,一名战友正守着嫌疑人刚丢下的装满海洛因的背包,嫌疑人已从悬崖上跳了下去。崖大概有20多米高,有超过70度的一个斜坡,两名战友已经跳了下去,当时根本来不及想我也往下跳。
连滚带爬地下去后,三人将嫌疑人死死按住,把他押上来之后才发现我们全身都是划伤,很多刺扎进肉里,手麻了两天。
在山路上以一百五六十码的速度追击,在密林中不分昼夜地搜捕,在隆冬时节奔赴高原藏区深夜突袭。为从嫌疑人口中挖出幕后“老板”,想尽一切办法攻破心理防线……
这些惊心动魄的场面,都是周脉军工作的日常
舍生忘死 无悔无怨
今年以来,当地毒品刑事案件数、打处人数、行政案件数,分别同比下降50%、30%、47%。外流贩毒人数、本地新滋生吸毒人数分别同比下降78.7%、55.4%,多项毒情指标持续向好。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凉山禁毒人付出的汗水与鲜血。全州3800多名在编民警全警动员,周脉军的妻子也是其中一员,还有来自全省各地500多名民警的支援。
在缉毒战线奋战的6年里,周脉军一直对家人鲜有陪伴,孩子刚出生就被送入重症监护病房。可当天他又接到任务,隔着玻璃望着危在旦夕的孩子,他擦了把泪,奔赴边境抓捕毒贩。
2013年以来,凉山禁毒战线有五名干警因公殉职,从杜萍、兰小强、李春阳、沈建国,再到贾巴伍各
曾经一起并肩战斗的,最亲密的战友,他们没走完的路,他要更坚定地走下去
夏日的大凉山,火把节的火焰燃得正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世世代代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当邪恶和黑暗来临,只要点亮熊熊的火把,就会迎来光明,看到雄鹰飞翔。
而舍生忘死的凉山禁毒人,正如这些火把,燃烧着自己,照亮大凉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