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废品、砖块、废油……这些堆积成山的垃圾如今竟跨省倾倒在广西各地。去年6月,从广东运来的280桶化工厂废油在合浦县发生溢漏致使土地被污染,一时间掀起舆论轩然大波。
跨省市倾倒垃圾案件频发为何屡禁不止?跨省市倾倒垃圾背后有怎样的利益链条?
以邻为壑,跨省市倾倒垃圾案件频发
7月12日,广西省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一起跨省非法处置有毒有害废物案件,被告人冯某生、石某斌涉嫌污染环境罪被提起公诉。
公诉机关指控:2017年春节期间,专门为化工厂非法处理废弃原料的广东籍人员(另案处理)告知冯某生,广东有一批化工厂废油需找地方存放,处理好后有可观回报。随后,冯某生到合浦县寻找存放场地,通过“三哥”(另案处理)联系到石某斌找到场地。2017年3月6日至9日,广东籍人士用货车运输280桶化工厂废油到合浦县堆放。
由于长期搁置,没有采取任何防溢等措施,废油溢漏。2018年6月13日,合浦县环保局接到举报后到现场调查处理。石某斌慌忙将废油转移,造成部分废油发生溢漏,致使土地污染。同年6月28日,石某斌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冯某生投案自首。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冯某生、石某斌违反国家规定,与同案人排放、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其行为已触犯我国刑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污染环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无独有偶。去年6月13日,贵港市公安机关收到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组反馈线索:有一批货船运载疑似含有重金属的污泥在贵港卸货。公安机关查明,从去年3月份开始,蒋某在广东各地收集大量含有镍、铜及少量金银的矿泥运到平南、港北、覃塘和武宣等地堆放、提炼。公安机关于是迅速出击,查扣涉案固体废物5000多吨,抓获涉案嫌疑人12人。
“跨省倾倒”,如今已是一个常常见诸报端的词语了。近年来这一现象在广西多地频频出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偏僻农村屡屡“中枪”被污染。
人们不禁发问,跨省市倾倒垃圾案件为何屡禁不止?
记者调查了解到,垃圾跨省倾倒这一“肮脏生意”的最大责任还是在源头——输出地负责垃圾处理的责任单位或者个体,其在当地处理与转运他地处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成本差异。
据检察机关提供的数据,以藤县倾倒垃圾案为例,广东一公司副总经理王某为了节约废物处置成本,将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镍危险废物以318元/吨的价格委托司徒父子处置。司徒父子层层分包,多层分包到藤县欧某的手上,处置价是80元/吨。这中间的差价是238元/吨!
惊人利润背后暗藏灰色利益链,缺乏监管必然会产生罪恶!
以利为先,被垃圾“绑架”背后的痛点
为何在媒体常常报道之后,垃圾和渣土依旧源源不断跨地倾倒?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除了背后的利润惊人,更主要的是多年前执法处罚太轻、犯罪成本太低,每次逮了最多罚款3000元,对犯罪成本来说只是“毛毛雨”。
近年来,广西政法机关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倾倒危险废物、走私“洋垃圾”等热点难点问题,频频亮剑,将不少不法分子绳之以法,但背后的黑色收入仍然让他们铤而走险。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部分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不足。” 南宁市南湖垃圾转运站一陈姓工作人员认为,整个城市缺乏垃圾分类回收制度,致使垃圾成分复杂,增加处理难度。此外,由于环境治理一般为企业处理、政府采购,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企业盈利少,积极性不高。在技术上,一些有毒有害废物处理难度大,专业处理公司少,从而诱发“跨省倾倒”现象。
记者从南宁市环保部门了解到,南宁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大约为3500吨,最高时有4300吨,人均产生垃圾约1公斤——1.5公斤。
南宁七塘填埋场清运车司机赖师傅告诉记者,南宁市的生活垃圾主要集中在七塘镇的一个焚烧发电厂和一个填埋场进行处理。仅仅几年,突然暴增的垃圾,使原本能用10年的填埋区,以2倍速提前堆满。
“生活、建筑垃圾日产之多、处理之难,使得城市垃圾处理陷入困局,这已是日益流行的特大城市病。”南宁一市民说。
根据国务院2011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80%以上。
然而,我国每年产生固体废物约50亿吨,其中危险废物4000万吨,但70%左右的城市都选择了填埋的方式。
人们无不担忧的是,挖坑、填埋或是跨省市倾倒,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使垃圾变少,甚至引发更严重的污染,垃圾处置日益艰难。
可艰难,不代表不可能。毕竟,谁想生活在垃圾之中?于是,一个新的理念“垃圾分类”成为热谈。
“垃圾分类痛苦?被垃圾包围才是痛苦!” 赖师傅说,有分类,才能后续更好地无害化处理,才能更好地提高回收利用率,才能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减负,这样才会减少跨省市倾倒。
道理谁都懂,可一个新理念的推行,注定会是一段漫长的路。
以“管”为上,立法守护公众健康
面对痛点,广西各地市均纷纷立法,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工作。
尽管我国早已出台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等10多部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对垃圾流向的规范还较少,也没有完整的监管配套细则。南宁市痛下决心,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今年6月20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出台《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立法草案,主张“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原则,明确垃圾流向管理,强势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同时,南宁市对跨省市倾倒垃圾现象双管齐下严格管理。南宁市运用现有的垃圾智能收运监管系统,将垃圾的产生源头、中转站、垃圾收运车、垃圾后端处理等各个垃圾途径节点进行一贯、统一的监控,并且将政府监督部门、执法部门、清洁企业、清运企业、市民等各个方面统一加入一体化的垃圾监管系统,让垃圾从产生到处置全过程的垃圾信息透明可见。
经过信息管理,重拳出击,强势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跨省市倾倒垃圾乱相,在南宁市将受到有效的遏制。
宣传,是改变陈旧观念的开始。采访中,大家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提出共识:如果说从现在开始,孩子在幼儿园的开学第一课,就是垃圾的干湿分离;如果说从现在开始,所有小区的垃圾桶也都分门别类地放好;如果说从现在开始,分好类的垃圾不再一股脑倒回垃圾车里……长此以往,我们又怎会担心垃圾分类无从开始又无疾而终?又怎会担心跨省市倾倒现象?
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存环境珍爱有加,每个人都能一点一点坚持下来,总有一天会看到大自然的巨大馈赠,跨省市倾倒垃圾现象也会成为过去。(陈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