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刘文轩
31岁,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交警支队副中队长
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获个人嘉奖2次,在首届上海公安系统“百佳标兵”推选活动中,获评“马天民”式交警标兵。
六年前的刘文轩,因一则“怒斥违法者”视频走红,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最牛交警”。如今,在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背景下,已经成为百佳标兵的他正和其他民警一起,围绕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要求,聚焦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设施“四类需求”,推动小改小革“见实效”。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百佳标兵”刘文轩,看看他和他的小伙伴们,是如何不断完善软硬件,提升上海浦东慢行交通的安全秩序和通行实效。
路口交通设施的“小变化”
聚焦通行安全需求
推广“二次过街”举措
刘文轩说,“我辖区内的丁香路芳甸路路口比较复杂,两侧有两个大型购物商场,每天中午和晚上大量外卖小哥途径该路口至商场内取餐是‘硬需求’,这大大降低了这个路口的通行效率,提升了事故发生率。”
针对这种过街流量较高或按照现有条件致使慢行交通无法从容过街的路口,浦东警方在路口通过“特定标线清晰标识非机动车通行轨迹及待行区,并配套增设路径指示标志”的方式,推广实行“二次过街”,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样增配“二次过街”交通设施的路口还有拱为路听潮路,沪南公路南门大街,东方路浦电路等点位。
刘文轩介绍到,“刚开始大家还不习惯,非机动车左转弯时先要到待行区等待再直行通过路口,所以我们安排了警力指引,过了一段时间大家觉得这种过街方式不但安全还很有效率。”
聚焦路口规范需求
加强非机路径指引
“非机动车骑行过路口时,往往因一时疏忽骑到机动车道内,这两条线就是起引导作用的”,刘文轩指着地面上的“非机动车通行路径”介绍。
在前期试点基础上,浦东警方选择具备相应条件的杨高南路浦建路、浦东大道万德路等路口,通过漆划地面“非机动车通行路径”导向地标,保障非机动车路口通行规范、安全、有序。
聚焦信号识别需求
增设专用信号灯
“这个信号灯里有自行车标识,和普通的车行信号灯有着明显区别,这就是专门用来引导非机动车通行的非机动车信号灯。”刘文轩告诉我们,在部分路口存在无非机动车信号灯或信号灯辨识度差的情况,对此,浦东警方制定个性化设施升级“套餐”,在商城路南泉北路等多个路口增设非机动车专用相位,调整浦东南路浦电路非机动车信号灯位置提升识别度。
刘文轩提醒说:“驾驶非机动车行驶至路口时,有非机动车信号灯的应当按照非机动车信号灯指示通行,各行其道才能保障通行安全”。
聚焦停车泊位需求
保障专用车位
“机动车有停车位,非机动车也有专门的停车位。”刘文轩指着地面上的白色框线介绍说,围绕部分点位“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数量无法满足实际供需”的矛盾,浦东警方在张杨路/浦城路路口、世博大道、上南路、周家渡路等道路沿线漆划增设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有效缓解周边上班族非机动车停车难问题。
“非机动车有了自己的停车位,避免因乱停放影响行人通行,车辆能各停其‘位’,创造良好‘慢行交通’通行环境”,刘文轩说。
线上精细管理的“新变化”
外卖骑手管理APP
“还有4分你就不能接单了,那个时候损失的就不止这些了”“你有一个逾期未处理看到吗?”“扣分累计会影响你接下来的工作”……自“外卖快递骑手交通文明记分管理APP”上线以来,这些都成了刘文轩时常提醒外卖小哥的话。
原来,今年3月底,浦东警方推出了全新的“外卖快递骑手交通文明记分管理4.0版”,并要求在内环线内从事相关业务的电动车骑手在手机上安装终端APP。
同时,骑手们工作时要穿上带有数字编码的安全反光马甲,一人一码,实名穿着。之后,又上线外卖快递骑手交通违法市民举报平台,鼓励市民通过随手拍的方式,对骑手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交通隐患排查APP
近期,浦东警方和同济大学道路工程学院共同研发了一款“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APP,面对路上发现的安全隐患,如信号灯失灵、标线淡化等,只要APP一键操作,便能实现上报整修。
“手机APP操作整个流程不超过1分钟,路口、方位、损坏部位一目了然,一般当天就会有值班维修人员前去对有安全隐患的路政设施‘定点清除’”,刘文轩说。
有了这款APP,路政设施的报修流程能做到即报、即接、即排除,全流程可追溯,责任落实到人。自今年4月1日上线以来已采集各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1050条,大大提升民警的安全隐患排查效率。
刘文轩
以及许许多多像刘文轩一样
尽职尽责的小伙伴们
努力推行着浦东慢行交通的优化升级
加强通行的线性连贯性
下阶段
浦东警方将会以更精细化的眼光
对待交通设施中的“小改小革”
不断完善和提升交通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全力做好全区慢行交通的优化升级
从源头上推动和巩固专项整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