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奉献的人生最壮美——追忆“抗艾战士”唐顺保

2019-07-22 14:56  来源:云南长安网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7月17日,一则噩耗传来:12时33分,云南省建水监狱医院院长唐顺保因病医治无效,在建水县中医院去世,年仅52岁。唐院长走了,但他所沉淀和散发的精神力量,如同一簇跳动不息的火苗,感染和激励着无数的人继续前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电影《戴手铐的旅客》,讲述了一名老公安侦查员在被诬陷流亡的过程中与真正的凶手斗智斗勇的故事。剧中的情节和精神内核深深感染了青年时期的唐顺保,他的心中从此种下一颗“警察梦”的种子;敬佑生命、救死扶伤,从医家人的仁心与情怀,让唐顺保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向往着有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尽其所能帮助更多的人。

  “从警,用正义守护一方和谐;从医,以大爱托举生命希望。”这,便是唐顺保的初心。

  当梦想照进现实,他从业30年来从未忘记当初许下的从警誓言和治病救人的医者使命。身为监狱医院院长,他带领团队在抗艾一线一干就是11年,初心在磨砺中历久弥坚、熠熠生辉。

  夫妻携手共担抗艾重任

  4月29日,我省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唐顺保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在现场拍摄的一张照片里,他高挺却瘦弱,眼神平和但透出一种坚定与执着。他的故事,还得从11年前建水监狱在全省首例试点集中关押、治疗、改造艾滋病服刑人员说起。

  2008年,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还远胜今日。面对这一全新挑战,即使预知到可能有太多风险,唐顺保依然主动请缨征战抗艾战场。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监管改造压力和职业暴露风险巨大的情况下,唐顺保带领团队义无反顾投身到抗艾第一线。与他们一起到特殊病犯监区工作的,还有唐顺保的妻子王爱红。

  “人很朴实,无论做什么事都脚踏实地。”这是王爱红对丈夫的评价,也是当初她最看重的品性之一。夫妻俩从1992年结婚以来,一路相互扶持,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得知丈夫的选择后,她告诉前来动员自己的唐顺保:“我愿意和你一起承担这份风险和责任。”就这样,王爱红来到特殊病犯监区担任药剂师,夫妻俩从此“医”路同行,携手共担抗艾重任。

  6月下旬接受记者采访时,唐顺保坦言:“其实,直到如今我也会害怕。虽然正常接触和诊疗没有危险,但一些情况严重的艾滋病服刑人员随时可能因病失控,面对突发状况,医护人员又往往来不及穿戴防护护具,因此发生的抓、咬等事件就让我们面临着职业暴露的风险。但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竭尽全力去做好,帮助患病的服刑人员尽可能摆脱病痛的折磨是我们的使命。”

  11年间,面对建水监狱集中关押、治疗和改造的艾滋病服刑人员,他总是以不歧视、不放弃的态度关心、鼓励和帮助他们,期间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今年7月,唐顺保荣获云南省监狱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点滴温暖凝聚前行力量

  无惧危难,他总是将风险留给自己,身先士卒的举动是对年轻同事最温暖的保护;言传身教,他总是把知识无私分享,利用查房和开会等机会向大家普及更多医疗知识;传递真情,他总是以大爱温暖人心,在点点滴滴中关心关爱每一名同事和服刑人员。“因为有了唐院长,我们才变得更好。”很多人这样说道。

  王锦红是建水监狱医院的一名助理医师,曾对一名艾滋病服刑人员实施抢救但其依然不幸离世。“看着病人离开却无能为力,我一度深深怀疑和否定自己,心理很压抑。”王锦红说。得知这一情况后,唐顺保主动找到她了解情况并给予关心和开导,并安排她暂时调离这一岗位。“在特殊病犯监区,我们医护人员彼此就像对方的眼睛,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王锦红感慨地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又回到医院一线,感谢唐院长给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前行的信心。”

  常年与艾滋病服刑人员接触,建水监狱医院的医护人员时刻面临着职业暴露的危险。赵剑泉负责服刑人员的抽血化验检测工作,曾经因为仪器故障导致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溅到脸上。“说不惧怕是不可能的,当时我没敢告知家人,吃了整整28天的阻断药,直到过了窗口期后,检测结果为阴性才松了一口气。”赵剑泉深有感触地说,“唐院长也经历过职业暴露,但一直兢兢业业奋战在工作岗位上,他的这种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我不是这里惟一一个遭遇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唐院长总是会用他的专业知识和亲身经历,帮助我们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中尽快走出来,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和依靠。”

  无私大爱铺就新生之路

  在建水监狱开展的回访工作中,刑满释放人员李某得知有媒体记者将到建水监狱采访,他主动提出,如果有机会想向记者讲一讲他心中的唐院长。原来,李某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服刑期间还多次突发心肌梗塞,唐顺保带领医护人员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在建水县人民医院治疗期间还给予他细心的照顾和关怀,这让李某十分感动。

  “是唐院长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把我救回,也帮助我树立了生活和改造的自信。刑满释放的那一天,我向每一位值班的监狱警察和医生都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恩他们的无私帮助。”李某说。

  “如果没有遇到唐院长,我可能早就死了。”这是一些曾失去生活信心的服刑人员最真实的心声。

  服刑人员奎某刚入院时患有严重的艾滋病并发症,双脚腐烂发出恶臭。“我无数次目睹唐院长为他悉心问诊换药,从来没有放弃过。奎某经过唐院长的教育和救治,病情大幅减轻,现在可以自己慢慢行走,我们都很为他感到高兴。”服刑人员王某某说。

  2017年5月,服刑人员卢某曾因服用抗病毒药物发生反应住院,对服用抗病毒药物有很严重的抵触情绪。对此,唐顺保指导医护人员为其调整药方,并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虽然感染艾滋病病毒已长达20年,但卢某目前病情控制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他也以自己的经历鼓励其他服刑人员树立信心,越来越多的艾滋病服刑人员都积极配合抗病毒治疗。

  坚强乐观点燃生命希望

  今年3月,很久没有见到唐顺保的监狱警察职工和服刑人员,纷纷发现他消瘦了许多。“唐院长生病了,回来就好。”“他给了我们太多的力量和安慰,希望他也能战胜病魔,早日康复。”唐顺保的身体情况,成为大家关注和牵挂的焦点。

  2018年8月的一个周四,唐顺保发现身体不适,但因为当周要值班,他选择坚守岗位,直至周一才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经进一步诊断,医生发现他的胆囊已经破裂,最终确诊患有胆囊恶性肿瘤。从开始接受治疗至记者采访时,唐顺保经历了多次化疗和介入治疗,瘦了整整16公斤。

  “医生曾瞒着我告诉我的家人,术后我可能最多只有3个月的时间。但现在已经过去了10个多月,我还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我特别热爱我的工作,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唐顺保对记者说。

  服刑人员王某因二型糖尿病入院,刚开始时生活不能自理,还曾昏倒在厕所,一米六六的身高体重仅有36公斤。他觉得自己求生无望,最多只能活两三个月。唐顺保对其嘘寒问暖,待他如家人一般。经过治疗,王某病情逐渐好转。“令我最感动的是唐院长在生病后,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我们听,鼓励我们放松思想,积极接受治疗,过好当下的每一天。”王某十分感激地说,“很快我就将刑满释放,出狱后我一定会牢记唐院长的教诲,靠自己的双手为家人创造幸福的生活。”

  几经住院,几番与病魔抗争,唐顺保怀着对监狱事业的挚爱,最终永远地离开了……在八监区内有一个服刑人员盆景领养区,这里每一盆风格多变、长势旺盛的盆景,都标注着养护人和他们为盆景取下的名字。“奉献”“微光”“漫步人生路”等一个个盆景的名字,饱含着艾滋病服刑人员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这一份份希望,是对唐顺保及其医疗团队最大的肯定与鼓励。(刀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