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尼玛老人响应党的号召,作为被派往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恩格尔乌苏嘎查的民兵,成为了一名中蒙边境线上的护边员。
从风华正茂到年逾古稀,半个世纪的光阴,尼玛老人一直坚守在这里。
尼玛老人一边放牧一边巡逻
48年来,在祖国西北端的中蒙边境,74岁的老人尼玛和她51岁的儿子哈达布和接续守边巡线,守护着祖国北疆,俨然成为了北疆边境线上的一块活界碑。
尼玛老人和儿子查看边境情况
在中蒙边境线上,像尼玛老人这样的守卫者还有很多。上世纪70年代,为了国家安全、边疆稳定,由国家统一配备部分生活设施和装备,选拔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的年轻牧民群众搬迁到边境一线,成立民兵点,执行守卫边疆的任务。他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奉献了青春年华,是保卫边疆的重要力量,也是边境地区群防群治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边境稳定、保卫国家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尼玛老人的儿子哈达布和在小山坡上用望远镜查看边境情况
现在,边境地区的生活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也为老人守边巡线提供了更多便利。每当尼玛老人和儿子巡逻时,“居边护边堡垒户巡逻管理系统”APP上就会显示巡逻区域和轨迹,并会将数据实时传送到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的后台,如遇情况还会第一时间自动通知就近的边境派出所。
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研发的居边护边堡垒户巡逻管理系统
“我来边境48年了,现在已经适应了边境的生活。作为一名党员,党和政府信任我,让我来这里守护边境,我会在这里坚守一生。”谈起守边,有着44年党龄的尼玛老人异常深情。如今,第一批的护边员都进入老年,但他们把守护国家安全的重任又传承给了子女,守边护边的路还在继续……
夕阳下尼玛老人母子查看边境地区情况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程
半个世纪
18万公里
你用默默坚守
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
初心和使命
向你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