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富宁县的大街小巷,经常会听到一首“壮语法治山歌”,每当这首歌响起,大家都会记起一个人——“壮语法治山歌手”富宁县司法局新华司法所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苏卢明。
不论在工作岗位上还是退休回家,苏卢明的初心和使命一直没有变,他一直在追逐着一个梦想: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法律意识。
群众需求是普法工作指路标
富宁县是少数民族群众聚居的边疆县,全县少数民族群众人口32.72万余人,仅壮族群众就占总人口的54.4%,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水平低,特别是中老年人听不懂汉语,开展普法工作难度很大。
为做好少数民族地区普法工作,苏卢明在司法行政部门工作期间,积极探索法治宣传的新路子、好办法。在深入基层开展普法工作调研中,苏卢明发现少数民族群众无论劳作还是茶余饭后,都喜欢听山歌、看视频。于是,苏卢明就将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编成壮语法治宣传山歌、快板进行播放。
特别是微信兴起后,苏卢明更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上传法治山歌视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让群众乐于听、听得懂、记得住,收视率高,宣传效果好。
在苏卢明眼里,满足群众的学法需求,就是最好的普法方式,就是他奋斗的目标。
不把退休当服务群众分界线
在单位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日子是无限的。2014年,苏卢明到了退休年龄,组织批准他退休。但他不把退休当作服务群众的分界线,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都主动投入到壮语普法工作中,无偿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近3年来,苏卢明先后编制党的十九大精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各类法律法规法治宣传作品100余件,参与民族民间文化展演活动3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0余万人,深受群众好评。
退休后,苏卢明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用来创作壮语法治宣传快板和山歌,他这样做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利,而是想通过开展有效的法治宣传,让群众真正学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
2018年以来,富宁县委、县政府加大力度、下大决心,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宣传工作。苏卢明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将扫黑除恶知识编成壮语快板,让群众深刻认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意义,不涉黑涉恶,积极向政法机关检举揭发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线索。
苏卢明走到哪里,普法宣传就做到哪里,他用最通俗的语言,教育引导群众尊法、守法、学法、用法,被群众称为“富宁壮语法治山歌手”“尊法守法的引路人”。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苏卢明坚持做着那些看似平凡,而实际上却并不平凡的事情,以实际行动为党的法治宣传工作增添正能量,践行着他入党时的誓言。
正因为乐于奉献、成绩突出,苏卢明多次获得荣誉:被富宁县司法局评为优秀司法干警、优秀司法所长;被富宁县委、县政府评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大会战先进个人;获得文山州壮剧团快板优秀创作奖;被省司法厅、省人民调解协会评为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优秀个人。
但苏卢明淡薄名利,在他心里,“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他图的是责任担当,图的是群众获得更多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朱光清 陆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