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踢瓶盖挑战中不走寻常路的独臂民警 把整颗心捧给百姓

2019-07-18 18:18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代表时指出:“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大家没有节假日、休息日,几乎是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

  在江淮大地,从入行到退休,安徽公安把“天下无事”“天下无贼”作为职业目标,涌现出一大批精英模范。

  他们办案时有什么酸甜苦辣、艰难险阻?又掌握着怎样的“技能包”?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推出系列报道《新警察故事》,公安精英讲述亲身经历的警事儿,言说工作与生活,带人们了解更加真实、别样的警察故事。

鲍志斌帮助辖区老人解决难事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连日来,因为社交媒体上兴起的“瓶盖挑战”热潮,左袖空荡的鲍志斌“咬开瓶盖”的画面再戳百姓泪点。视频拍摄者说,作为全省伤残等级最高、仍然坚守一线的人民警察,与众不同的开瓶盖方式只是鲍志斌日常处警后“喝口水、喘口气”的真情表现。今天的《新警察故事》栏目,本网以三位淮南百姓的视角,言说这位“身体有残缺,服务不打折”的独臂派出所所长。他的微信名叫“3/4man”,却将整颗心捧给了百姓。

  讲述人庞新:“鲍式资助”让多户贫困家庭受益

  “对于群众的困难,不管对方有多么难,他总会揽在身上,尽全力解决,我们老百姓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间。”7月13日,说起身边的派出所长鲍志斌,淮南市曹庵镇大孤堆村村民庞新眼泪打转。

  时光回溯到2017年。一次走访中,庞新告诉鲍志斌,曹庵镇大孤堆村民庞德翠父母双亡,庞德翠患有精神残疾,平时无经济来源。

  “听了我的话,鲍所当时一怔,对我说,‘谢谢你告诉我这么重要的事情’。”庞新告诉记者,鲍所对这个残疾人很重视,他很快核复清楚了庞德翠的确没有户口,无法享受政府的扶贫政策,全靠周边邻居接济度日。

  庞德翠的遭遇,成了鲍志斌的“心头石”。与庞德翠相熟的庞新记得,在鲍志斌的多处奔波下,庞德翠的户籍和低保很快办了下来。“另外,鲍所每月还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500元资助庞德翠。”庞新说每,“逢年过节,鲍所还自掏腰包购买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为庞某翠送去温暖。”

  在曹庵镇,这样的“鲍式资助”不止一次,不止一人。

  庞新说,今年,鲍志斌利用下班时间去大孤堆村走访时,发现辖区居民张娜的奶奶患上了严重的肺气肿,老人的丈夫也得了罕见疾病。“这家人家庭生活本就拮据,现在家里突然多出两个病患,巨大的压力一时让张娜喘不上气。”庞新说,自此,鲍志斌成了这家困难户的勤务员,大到落地相关政策,小到修理马桶、换装灯泡,他都亲力亲为,还自掏腰包资助这家人生活费,购买生活用品。

赶赴现场帮助果农解决问题

  讲述人庞士安: “大白叔叔”将整颗心捧给了孩子

  鲍志斌不仅是百姓的勤务员、“暖橘灯”,70岁的曹庵镇居民庞士安眼里,他是幼儿园数百名孩子心中的“大白叔叔”。

  庞士安在曹庵镇大孤堆村兴办的两所幼儿园已有近十年时间。谈起鲍志斌,老人用“嘴不馋,手不长,饭局不去,送礼不要”概括他的两袖清风,更感慨历任所长中,没有哪一个像鲍志斌一样,“把孩子们的安全烙在心间。”

  所长的“安全烙印”,最大表现就是就是“心细”

  庞士安说,过去4年来,无论值不值班,鲍志斌几乎每周都会到幼儿园排查安全隐患。这种走访排查并不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大到教室、操场,小到厕所、厨房,鲍志斌所到之处都会拧一拧,闻一闻,试一试,询问生产、复查日期,及时查漏补缺。

  “眼尖”又心细的独臂所长及时排查出了两起安全隐患。庞士安说,一次是送液化气罐的小工将气罐送到了幼儿园的露天暴晒处,被鲍志斌及时发现后挪移。另一次是他逐个测试幼儿园内的监控探头时,发现一处探头“瞎了眼”,他单手爬梯,将坏了的探头卸下,联系相关厂家为园方换置新的探头。

  “不少孩子叫他‘大白叔叔’,我后来才知道‘大白’是动画片里的英雄暖男,这个比喻太适合不过了。”庞士安说,鲍志斌将整颗心捧给了孩子们,毫不保留,家长们放心,又安心。

为辖区生活困难老人送钱送物

  讲述人庞德好:他身体残缺,处置百姓纠纷从不“打折”

  2015年下半年,鲍志斌开始担任曹庵镇派出所所长,如今,当地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在日常的纠纷警情中,百姓嘴里最常念叨的,也是他的名字。

  “鲍所,你来评评理,就为这么点事,他一大男人非跟我一个老太太计较。”今年6月的一天,曹庵镇大圩村村民庞德好和杨修琴因一片鱼塘发生了激烈争吵,70岁的杨秀琴被气得血压升高,哆哆嗦嗦地拨通了鲍志斌的电话。

  鲍志斌为这起纠纷磨破了嘴皮子。他把意气用事的庞德好单独叫到一旁“喝茶谈话”,期间,他公正、诚恳、巧妙的话术,让庞德好深受触动。

  大个半小时后,庞德好随鲍志斌走出,带着歉意向杨秀琴鞠了个躬。

  “大娘,他知道自己错了,您是长辈,就别和他一般见识了。”鲍志斌向杨秀琴复述对庞德好的劝言,又转身和他说,“老人家不和你一般见识,不是说你就没事了,该赔偿一定要赔偿,下次再出现这种情况,我就不做调解,直接依法严办了。”

  庞德好说,鲍所一番于情于理的劝和,让他听了一个劲点头:“鲍所,我知道错了,你放心吧,不给你添麻烦。”

  通过这次纠纷,庞德好更为理解基层民警工作的辛苦、繁琐。“鲍所是基层队伍里的榜样,他的身体虽然残缺,但服务一点也不打折,他的话,我们百姓听了都服气。”庞德好说。

  记者手记:“硬核”所长也有温软内心

  上一次采访鲍志斌是在今年4月。雨生百谷的季节,那时淮南气温尚好。39岁的鲍志斌接处警回来,除了会拍掉沾在警服上的杨絮,还会习惯性的到办公室沏杯茶、歇口气。

  三个月过去,进入仲夏的淮南气温飙高,鲍志斌依然坚守处警第一线,单手挑大梁。7月7日,鲍志斌忙了大半天,终于帮助迷路的78岁杨老汉找到田家庵区史院乡的家人,他谢绝了对方家人的答谢,没在老人家喝口水就匆匆道别。

  返程前,鲍志斌跑到警车后备箱里拿了一瓶矿泉水,麻利地用牙齿咬开瓶盖,大口、畅快地喝着。这一幕,被同行的淮南市公安局宣传处副处长吴仍科拍摄下来,深受触动。

  那时,社交圈兴起一股“瓶盖挑战”的热潮,从影视明星到“吃瓜群众”纷纷应战。吴仍科将鲍志斌与众不同的“牙开瓶盖”的画面上传,很快被网友赞为“硬核所长”,成为他们心中的“瓶盖挑战”冠军。

  有人开始搜索鲍志斌的名字,得知他独臂抓获71名逃犯的壮举,为群众挽回400多万元经济损失的坚定,压降辖区发案率的决心。记者也相信,通过三位百姓的真情言说,更多人会记得,这位“硬核”所长也有温软内心,他把整颗心捧给了百姓。(记者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