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罐子窑镇新光社区,80岁的谭龙秀杵着根棍子在家门口转悠。
屋旁的两颗李子树上挂满了果,让人看了忍不住咽口水,低一点的果子,谭龙秀伸手就能够到。
“妈,都没想到,您还能吃上今年的果子。”儿子皮福生抢先一步,摘了颗枝头上最大最甜的李子,在衣角上搓了搓,递给了谭龙秀。
是的,村里人谁都没想到重病的谭龙秀又奇迹般地活过来。谭龙秀说,她的恩人是王勇。
2017年,贵州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副调研员、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勇到普安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助力普安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工作。
在一次走访中,王勇听村民说起了谭龙秀的情况,便到她家中去看望。
那时,谭龙秀因骨质增生引发脑梗塞,已经在家卧床半年了,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家里人选择了保守治疗。
于是,王勇托人四处寻医问药,还联系上了贵州医科大学的专家教授,最终得出的结果是——这病,能治。
“我们万万没想到,县长竟然把医生和医疗设备都带到了家里。”皮福生说。
从2018年6月到9月,王勇先后5次带着医生到谭龙秀家中,谭龙秀的病情也有了好转。
说起王勇,在普安,他还有个别称——“兔县长”。
为啥叫“兔县长”,因为王勇主抓普安县的长毛兔产业发展工作,天天和兔子、兔农、兔商打交道。
6月,山里的气温逐渐上升。
“天热了兔子的食欲不好,喂料要做到‘早餐早,午餐少,晚餐饱,夜加草’,中午适当多喂些青绿饲料,另外在喂的水中加入1%~2%的食盐,有利于防暑、解渴。”查看完南湖街道办保冲村彭南华家的兔棚,王勇又匆匆赶往下一家养殖户。
如今在普安,王勇是公认的“兔专家”,从民警到兔产业行家,仅两个月时间。
农户养殖积极性普遍不高,产业发展现状离预期目标存在很大差距。怎样才能提高村民养殖积极性,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王勇决定带着问题到养殖小区寻找答案。
很快,有了思路——通过扶贫项目资金、“扶贫小额信贷”入股合作社,按照贫困户占70%、合作社占20%、村委会占10%模式年底进行分红;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两无”贫困户,通过土地资源、扶贫资金补助折股、集中代养等方式加入合作社,年底按照投入资金的12%进行兜底分红,实现收入倍增。
“种兔政府给,兔粮有补贴,兔毛有地方收,这样的好事情谁不愿意干。”盘水街道红星村养殖户肖广田说。
肖广田幼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脚残疾,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动,妻子李兰兰患有精神失常病,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之前,肖广田家里收入就靠种点庄稼或帮亲戚邻里干点小工。
养兔子能挣钱,答案是肯定的。见着村里养兔人家开轿车,住新房,肖广田着实眼红,但是想到自己一没技术二没资金三没销路,也只好打消养兔的念头。
“你要愿意养,我去政府帮你协调100只兔子,再给你申请5000元的饲料。”一次走访中,王勇对肖广田说。
第二天,刚过晌午,王勇承诺的100只兔子和5000元的饲料都如期而至,同时到来的还有长毛兔养殖专家。
75天后,肖广田收到了买兔毛的第一桶金——9154元。
现在,肖广田家有920多只长毛兔,养殖收入接近10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保冲村长毛兔养殖示范基地坐落在大山深处,8个小区,48个兔棚蓝顶白墙,整齐划一。
如今,蒋加琴家的“兔王子”成了“兔明星”,凡到此参观的人,都想一睹“兔王子”的风采。
去年十月,普安县举办了长毛兔产业“选美”大赛和技能大赛。蒋加琴的参赛公兔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荣获“兔王子”奖。“王县长亲自给我发的奖,我还得了2000元奖金呢,去年年底我家就脱贫摘帽了。”蒋加琴说,“今年的比赛争取还拿奖。”
据了解,普安县从2015年起,每年都举办“长毛兔产业技能大赛”,通过“‘兔王子’和‘兔公主’形象赛”、“剪毛技能赛”、“群体产毛量赛”等多种形式将普安长毛兔养殖特色产业进行现场展示,扩大“普安长毛兔”知名度。
目前,普安县已建成长毛兔养殖小区166个,全县已有1648户贫困户参与长毛兔养殖,兔存栏16.67万只,兔毛年产量250吨,兔毛年产值约4100万元。(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