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河一警 江苏泰州网格管理出新招
“我们实行一河(湖)一警,就是要借鉴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经验做法,立足公安职能,逐水域划分责任河段,确保条条河湖有人管,积极构建警政警民共建共治的护水工作格局,守住水乡水资源生态底线。”江苏泰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杜荣良说。
地处江苏中部的泰州市,境内河道纵横、湖荡密布。今年以来,泰州市公安局立足职能,按照“策应河(湖)长、属地管辖、分段设立、逐级负责”的原则,全面推行“一河(湖)一警”的河(湖)警长制,全力打造警政警民合力护水治水的“警务共同体”,为河水更清澈、河道更畅通、河岸更美丽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该局累计查处涉水案件5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人,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208次,化解涉水矛盾纠纷487起,排查整改涉水安全隐患112处,整治污染源19处,取缔、关闭污染企业50家,拆除沿河“两违”建筑1205处,整治垃圾河165条671公里、黑臭水体32条90.5公里。
河(湖)警长制 让每一片水域都有人管
泰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卫东介绍,由于境内河(湖)水道多、里程长且分散,保障水安全、保护水资源等形势日趋复杂严峻。今年2月,泰州市公安局着眼保护环境、打击涉水违法犯罪,推行实施河(湖)警长制。
据了解,河(湖)警长制实行一河(湖)一警,分段管治。由39名市局、分局领导和107名派出所所长分别担任河(湖)总警长、警片长、警长、警段长,561名社区民警兼职担任警段员。
“推行一河(湖)一警,确保了每一片水域都有人管,通过常态巡河第一时间能掌握情报信息,与水利、环保、农业、国土、住建等部门协作,发现涉水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介入化解,发现涉水违法犯罪第一时间联动处置、联合执法。”张卫东说。
据介绍,推行河(湖)警长制建立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理顺了权责关系,联合执法为依法打击妨害公务、阻碍执行公务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保障支撑,尤其在办理行政部门移送的案件时,完善了移送、受理、立案等规定,解决了行刑衔接不顺畅、权责不清晰等弊端,提升了整体效能。
“过去,我们拆沿河违建经常遭遇暴力阻扰,实行联合执法后,公安机关在现场维护秩序,直接处置违法行为,为我们行政执法提供了有力支撑。”口岸街道城管队员小王说。
一河(湖)一警 分段到警明责任
6月17日一早,兴化市公安局大垛派出所所长唐宏安与镇、村两级河长围着全镇23个行政村河道依次巡查。
“农民的麦子、菜籽都收起来了,现在最重的任务就是加强巡查,防止群众把秸秆抛到河道里。”唐宏安说,“秸秆一旦抛到河里,不仅会因为腐烂严重污染水质,而且随风漂浮堆积,最容易堵塞河道,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据唐宏安介绍,推行河(湖)警长制以来,他们通过联合联合乡、村两级河长和相关部门实行逐河“过堂”,辖区内沿河的10多处家禽家畜养殖场所已经整治到位,河道里的渔网渔簖也已全部拆除,但常态巡河护水一刻也没有放松。
泰州市公安局医药高新区分局滨江派出所辖区有长江岸线5.6公里。境内的引江河全长24公里,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水利工程的取水口,系源头工程。
“我们这里一旦发生非法排污的案事件,对于河(湖)水污染而言不亚于一场灾难。”滨江派出所河(湖)警段员民警王小峰说,“航道河内每天来往船只近400艘,因此,每次在巡河的时候,都要密切注视运行船只经过的水域水文、水质、水面漂浮物和气味等,严防发生偷排工业废水的情况。”
“眼下即将进入汛期,而渔民在河面上私设拦网和鱼簖必然给防汛排涝带来影响。”泰州市姜堰区公安局张甸派出所所长梅俊说。6月19日,该所配合相关部门拆除了辖区河面上4处私设的拦网,确保了该河道在汛期来临前恢复行洪能力。
泰州市公安局通过对辖区内65条骨干河道、23条保护湖泊巡查,累计发现上报河(湖)长办各类涉水问题信息156条,及时处置涉水群体性事件21起。
联合执法 警民合力保水清河畅
泰州市公安局在推行河(湖)警长制的工作中,一方面,积极与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联动协作,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另一方面,广泛发动2371名平安义工参与巡河护水,形成了警政警民齐抓共管,共同守护美好家园的良好工作局面。
4月26日,靖江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河(湖)警段员叶根祥接到群众举报:辖区内某金属加工企业多次将生产的工业废水通过管道排入无处理设施的集水池后再排入农田。经环保部门检测,该企业非法排放的废水中,铬、镍、铜超过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企业主叶某因涉嫌环境污染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5月23日,高港分局口岸派出所河(湖)警段员马兵与街道、村两级河长以及城管部门联合巡河时发现,辖区内的宣堡港集成段有人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河道内。经查,该建筑垃圾系当地居民王某、曹某所为。事后,该二人被责令对倾倒垃圾的河道进行清理恢复。(吴劲松唐静臣 尤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