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15年寻亲路 民警用了什么办法60个小时之内就找到?

2019-07-16 17:57  来源:安徽长安网  责任编辑:陈叶军
字号  分享至:

男童失踪15年 宿松警方利用DNA技术把他从江苏找回来了

  “淑军,你听见妈妈喊你没有?”

  “淑军,你在哪里呀!”

  “淑军,爸妈好想你呀!”

  ……

  15年来,无论宿松县程岭乡沙帽村新屋组朱金水、唐梅红夫妇怎么撕心裂肺地呼唤,却怎么也唤回不了在上海失踪的儿子。

  15年来,夫妇俩寻找儿子的足迹几乎踏遍上海每个地区,但都是一次次寻找,一次次失望。

  15年来,儿子的失踪,在夫妇俩心中一直是个谜,是被人拐走的?是自己走失的?还是出意外了?怎么想都无法得到证实。

  令这对夫妇万万没想到的是,日前,安徽省宿松县警方在上级公安部门和外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利用DNA技术,成功将他们失踪的儿子找到了,从发现线索到认亲前后仅用了60多个小时。

  01激动

  “宿松县居民朱金水、唐梅红夫妇的血样,比中公安部打拐库里录入的江苏昆山福利院一个男孩的信息……”6月26日10时许,宿松县警方接到安庆市警方电话。

  “如果真的比中了,那就太好了。”宿松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们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立刻拨通江苏昆山市警方电话,请求帮忙确认。

  下午3时许,昆山警方打来电话:“经DNA复查,认定昆山福利院的那个男孩就是朱金水、唐梅红夫妇失踪15年的儿子。”

  昆山警方表示,这次能够比中那个男孩,得益于去年6月昆山市公安局在深入推进DNA数据库建设中,对辖区福利院、养老院和敬老院的所有入院人员采集了血样,现在被比中的这名男孩就是当时被采集血样的人员之一。

  “我们的努力,总算有了结果!”民警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激动。

  原来,2016年5月,宿松县公安局得知朱金水、唐梅红夫妇的不幸遭遇后,及时安排刑侦大队民警采集了该两人的DNA样本,并将两人的样本送到市公安局进行检验,以通过DNA比对技术帮他们找到失踪的儿子。

  “6月26日下午,我接到县公安局电话,说他们帮我找到了失踪的儿子,当时我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接受采访时,朱金水说。

  那天,朱金水的爱人唐梅红更是激动,一连拨打了30多个电话,把儿子找到的喜讯,告诉给了所有亲朋好友,并通知远在上海打工的一对双胞胎女儿,提前赶到昆山,陪同父亲认领弟弟。

  02回忆

  朱金水说,十几年来,家里为了寻找儿子,花掉了不少钱,经济状况一年不如一年。近几年,他和妻子为了照看小儿子,再没出去打工。

朱淑军6岁时照片

  “那天,我还买了一斤桔子给儿子吃,儿子将剥开的几个桔子片都攥在手心里。”2003年10月1日是唐梅红儿子在上海青浦区失踪的时间。那天发生的一幕幕,她至今仍记忆犹新。

  当时,他和丈夫朱金水都在上海市青浦区打工。国庆节那天,工地放假,她和几个老乡相约到当地小商品市场购衣服。开始,她一直拉着儿子的手;挑衣服时,撒开了拉儿子的手。没想到,就在挑衣服的那会儿,儿子不见了。

  “淑军,你听见妈妈喊你没有?”“淑军,你在哪里呀!”东寻西找,不管她怎么呼唤,就是听不到儿子应答,也看不见儿子的踪影。她的嗓子都喊哑了。

  淑军是她儿子的名字,失踪那年,刚满5岁。

  无奈之下,她打电话向警方求助,辖区派出所民警赶到后,迅速封住出入小商品市场的大门寻找,也没有发现她失踪的儿子。

  她又打电话给丈夫,丈夫带着200多名工友赶来寻找,找遍了小商品市场周边的场所,仍未发现她儿子的任何踪迹。

  之后,她和丈夫为了寻找儿子,跑遍了上海每个地方,贴出去的《寻人启事》有几万份。

  儿子的失踪,给夫妇俩带来巨大的精神打击。儿子失踪那年,唐梅红终日以泪洗面,每天茶饭不思;丈夫也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常常说,儿子都没有了,挣再多的钱有什么用?直到2012年小儿子出生,她和丈夫才重新振作起生活的信心。

  03认亲

  老百姓的事就是公安机关的事。朱金水儿子的下落找到了,认亲工作也耽搁不得。宿松县公安局迅速从刑侦大队、程岭派出所选派两名同志陪同朱金水一起赶赴江苏昆山市,帮助他办理儿子的认领工作。

  6月27日,民警在安庆市公安局办完认领证明材料,已是下午三点多,但民警一刻都不停歇,驱车直奔昆山市。

  次日上午,赶到昆山的民警,在辖区周市派出所办完相关手续后,又在该所民警的带领下径直赶到昆山市福利院。

  此时,朱金水远在上海打工的两个女儿已在福利院门口等候多时。

  昆山市与上海青浦区相连,两地城区相距不到20公里。

  得知警方来意后,福利院立即安排朱金水与儿子见面。

  一名个子高高、身穿体恤衫的大男孩,站在会客厅里,脸上露出一种不知所措的表情。

  “他就是你儿子!”福利院负责人的话音未落,朱金水迅速跑上前去,张开臂膀将他紧紧抱住。

  “淑军,我是爸爸呀!”“你记得爸爸不?”任凭朱金水怎么说,男孩始终一言不发。

  “我儿子是怎么到福利院的?”看着儿子一脸木然的表情,朱金水不禁向在场的福利院同志问道。

  “他是石浦派出所送过来的。”福利院负责人边说边从文件袋里取出一份《捡拾证明》,上面写着:“2003年10月1日晚上7时许,石浦派出所根据群众报警,发现一个小男孩被遗弃在昆山市石浦镇马桥市场内。他不与人讲话。民警在未找到其父母及亲属的情况下,于次日将其送到福利院抚养监护。”

  看完上面记录的内容,朱金水这才明白,他失踪了15年的儿子,当年是自己走失的,而且滞留的地方,距离上海青浦区小商品市场不足20公里。短短20公里路程,却将他和儿子阻隔了15年。

  福利院负责人说,入院后,福利院给孩子起名“周雨亚”。期间,把他送到昆山爱心学校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又把他送到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完成了三年的“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学习。

  为了从科学上进一步确认朱金水与“周雨亚”系父子关系,民警当即现场采集血样。经比对,两人确系父子关系。

  父子的成功相认,意味着“周雨亚”即将要离开,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开始新的生活。福利院的管理员们个个依依不舍。送行时,许多人的眼角处还噙着泪花。

  04回家

  最暖不过回家路。民警连夜奔波,于6月29凌晨从昆山赶回宿松。稍作休息后,朱金水和儿子又坐上宿松县公安局安排的警车,向回家的方向出发。

  一路上,朱淑军时常盯着窗外,眼睛里充满着好奇。

  警车,拐过一个弯道又一个弯道,翻过一座山坡又一座山坡,穿过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不到40分钟,驶入程岭乡沙帽村地界。

  沿着宽阔的“村村通”公里,警车驶入坐落在树林深处一个叫新屋组的村庄,朱金水的家就在那里。

  此时,朱金水家的亲朋好友和邻居,已守候在他家门口多时了。

  警车还未到达朱金水家门前,摆放在稻场上的鞭炮早就点响了,男女老少都争先恐后地向警车围拢过来。

  这个场面,比春节还要壮观、还要热闹。大伙儿都想瞧一瞧15年前失踪的娃子,现在长成什么样子了。

  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妇女,走在迎接队伍最前头,当看到朱淑军提着袋子走下车后,她急忙迎上前去,一只手从他手上夺过一个袋子,另一只手紧紧拽住他的右胳膊,还放声大哭起来。她就是朱淑军的母亲唐梅红。

亲人见面落泪

  这时,朱淑军的外婆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到面前,摸着他的两个肩头说:“儿啊!今天家里总算把你找回来了,外婆想死你了!”听到母亲这么一说,唐梅红哭的更厉害了。

  15年的思念,15年的煎熬。此刻,都统统化成了眼泪,化成了惊喜。

  05团聚

  “如果那天我一直拉着孩子的手,他也就不会失踪。”谈起往事,唐梅红仍自责不已。

  “父母带孩子外出游玩,千万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对于比较调皮和难看管孩子,家长可以教孩子,在外找不到父母时,可以请路人拨打110求助,或直接到公安机关求助,不能轻易跟随陌生人离开。如果孩子无法记住家庭住址、家人电话,可以在他们身上放一张小纸条或布条,写上家长电话和家庭地址,方便好心人和民警快速联系上家人。”在朱金水家里,程岭派出所民警正耐心向议论纷纷的村民宣传防范孩子走失的相关知识。

民警在寻亲现场

  民警还提醒村民,孩子一旦走失后,家属应立刻去公安机关报警。在报警的同时,要密切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快速寻找工作。同时还要自行发动亲朋协助查找。如果报警、多方寻找后,仍无法及时找回失踪的孩子,家属就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血样或生物样本采集。经DNA检验后,公安机关将数据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DNA是目前确认被拐卖、失踪儿童、快速查明来历不明儿童身份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

  对于朱淑军及其父母来说,如果皖苏两地公安机关之前没有给他们采集DNA,也就没有今天一家人的团聚。

  据了解,为进一步发挥DNA技术在打拐、寻人等领域中的作用,去年3月,宿松县公安局投资数百万元,率先在全市县级公安机关设立了DNA实验室,并着力加强DNA样本采集工作。目前,朱淑军是该局利用DNA技术找回的首个失踪人员。

  在民警准备离开时,朱金水向民警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帮他们拍个合影。随着照相机快门的“咔嚓”一声,15年的分离,15年的思念,在众人的见证下,终于在这一刻画上圆满句号。


女法医的B面人生:因热爱而不惧,因正义而美丽

为死者辨明身份、讨回公道,还原事实真相,这是她们五人一直以来共同的意向,也是五人以后工作中的准则。

因下肢行动障碍“不予录取”  法院判决圆...

法院:“不予录取告知书”违法!

马鞍山女子哭诉遭反转:醒醒吧!政法机关不是 ...

一场自导自演5000万点击量的闹剧!

一家三代从警70年 风雨警涯诉说“新警察故事”

一生为警,一世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