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措施助力群众安全感再创新高
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和全区各级政法机关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主动在提升履职水平和服务能力上下功夫,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采取突出打击犯罪、严格公正执法、回应社情民意、加强队伍管理等四项措施,助力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稳步攀升。第二季度全区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7.05%、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达93.39%,实现历史最好水平。
突出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稳定促满意。
全区各级政法机关以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依法严打涉黑涉恶、涉枪涉爆、盗抢骗、黄赌毒等严重刑事犯罪和非法集资、传销、金融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集中整治社会治安复杂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取得了治乱治害、保障平安的显著成效。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截至2019年6月底,全区共打掉涉黑组织43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61个、涉恶团伙2288个,侦破涉黑涉恶案件5244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7695人,缴获枪支124支,查扣涉案资产257487万元,敦促涉案人员投案自首1641人;对黑恶势力“保护伞”零容忍,共立案查处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问题1002件,查结438件,党纪政纪处分389人,组织处理94人,移送司法机关107人。
广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得到中央扫黑除恶第17督导组的充分肯定;打击传销成效显著,桂林、北海成功摘掉了全国传销重点整治城市的帽子。
严格公正执法,确保公平正义促满意。
为健全完善执法司法制度,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与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公安厅联合印发了《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证据收集、固定、审查指引的规定》和《关于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侦捕诉衔接的工作意见》等6个规范性文件和8项机制,建立检公、检法关于办理涉黑涉恶案件的同步审查、同步指导、同步会商“三同步”机制,确保严格依法公正规范办案。
全区公安机关建立健全统一的执法执勤标准体系,引导民警规范取证,从实体、程序和时效上规范执法;全面实行案件办理终身负责制、逐级把关制、错案追究制及案件质量跟踪评判制等制度,进一步明确执法要求,细化执法标准;自治区检察机关与边境地区移民管理工作站联合制定了一系列办案取证和法律适用实务操作指南,边海防地区刑事案件办案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回应社情民意,提升服务水平促满意。
为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制定了《关于全区政法系统服务保障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出台4个方面20多项具体措施,确保群众哪个方面有需要,就把政法机关工作中心推进到哪里、服务保障到哪里。
按照“四个围绕”“三个着眼”的要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整改落实,自治区党委政法委黄世勇、莫亦翔、李伟文等委领导带领政法委机关工作组深入柳州市、防城港市、钦州市、贺州市等地的基层政法机关、社区村组开展社情民意、矛盾治理等专项调研。全区政法干警纷纷结合当地实际,进社区问民意,下基层解民忧,倾听群众呼声,改进各项工作。全区法院系统以基层一线和窗口单位为重点,集中整治漠视群众疾苦、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以良好的作风和形象取信于民。
加强队伍管理,树立良好形象促满意。
针对群众普遍关心和关注政法队伍的突出问题,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在全区政法系统持续深入开展了“查思想,着力整顿理想信念滑坡问题;查纪律,着力整顿有令不行问题;查作风,着力整顿不严不实问题;查担当,着力整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查管理,着力整顿领导责任落实不力问题”的全面从严治警“五查五整顿”专项行动。全区各级政法机关聚焦问题整改,精准发力落实。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人、知百家事、排百家忧、解百家难的“五百”活动,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群众、政法系统工作人员对政法队伍满意度调查,分别就政法部门执法情况、警民关系、执法满意度等12个方面进行深入调查评估,切实找准政法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先后查处违法违纪人员1434人,查摆整改问题23958个,建立完善制度8471项,全区政法队伍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纪律规矩更加严明,队伍形象更加良好。(尚永江 古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