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贡米,贡米出遮放。遮放镇位于芒市西南部,地处昆瑞公路320国道三台山至瑞丽畹町之间,距州府所在地芒市42公里。瑞杭高速、大瑞铁路贯通南北,交通便利。当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低热坝区,平均海拔750米,物产丰富,盛产稻米,素有“贡米之乡”之美誉。芒市边境管理大队遮放边境派出所就驻守在美丽的遮放镇,担负着2.3公里边境线、221平方公里辖区面积的边防保卫和治安管控任务,守护着8个村委会81个村民小组和1个农场分场9个生产队共3.3万余人的平安幸福,被驻地群众誉为“贡米之乡守护神”。
一条热线:老孟热线
老孟热线:一条热线,化解千百隔阂。
随着遮放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辖区外来收购农产品、开展工程建设等人员剧增,但随之围绕着外来人员的纠纷问题逐步凸显。部分当事人纠纷发生后不知道找哪个部门解决或是不愿意耽搁时间,又欠缺自行协商解决经验,往往通过呼朋唤友以助声势,导致小纠纷酿成大问题,小矛盾激化成案事件,成为影响辖区社会治安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为此,遮放边境派出所总结经验,在重点村寨挂牌公示“纠纷热线”,联合遮放司法所、镇综治办和相关部门人员采取“1+2+N” 多元化模式,主动下沉村寨开展普法宣传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老孟热线”是遮放边境派出所以社区民警孟黎明的名字来命名的一个化解纠纷热线。“老孟”不老,40出头,24年的兵龄,本可以选择自主择业,恰赶上边防部队体制改革,穿了24年军装的他,换上人民警察服装,在派出所各项工作中继续前行。“老孟”好动,在派出所里待不住,“喜欢”下乡,习惯和辖区群众处朋友,时间一长群众和他熟络了,都叫他“老孟”,距离也就近了,诸如“线家和金家吵嘴了”、“孟家的牛踩坏了向家的西瓜”、“吃‘四号’的某某昨天回家了”之类的事,老百姓都愿意跟“老孟”唠叨。走出去、沉下来,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老孟”就这样把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将怨气消解在村寨小院,努力实现“小事不出寨、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一支奇兵:边境普法奇兵
边境普法奇兵:我们多一分普法服务,群众少一点违法风险。
“听了民警的讲授,才知道什么是《出境入境管理法》,什么是黑恶势力,回去后我就把这次学到的法律知识认真讲给家人邻居听,让大家知法懂法不违法”,遮放镇邦达村的勒弄在听完遮放边境派出所民警的普法宣讲会后深有感触。
针对辖区汉、傣、景颇、阿昌等少数民族群众多,法律意识参差不齐等实际,遮放边境派出所精心挑选法律素养高、群众工作经验丰富民警辅警组成“边境普法奇兵”,收集了扫黑除恶、边境管理、禁毒防艾、反恐防爆、校园安全、治安管理等法律常识,整理成普法宣讲要点,做到法律常识烂熟于心,宣讲授课口若悬河。民警们上高山进村寨、入企业进校园,开展“法治宣传固边防”普法宣传活动。在一场场村寨群众会上,在一个个村居小院,在一道道田埂地边,民警的宣讲通俗易懂,或振奋人心、或答疑解惑、或警示告诫、或发人深省,总是让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在交流互动中,增长了法律常识,提升了法治意识,降低了不自知违法风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边境普法奇兵”都有一个共同的“法治心愿”——提升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法律素养,减少违法犯罪,跑好移民管理第一棒、跑出好成绩,以边疆安全稳定新业绩向新中国诞辰70周年献礼。
一个平台:精准地理信息平台
精准地理信息平台:探索打通边疆服务管理最后“一公里”。
“你是寨子哪一家?怎么走?”
“我在村口大青树下,去你家往哪边走?”
“村长说寨子边上红房子就是他家,我走了一圈也没见着!”
以前,辖区村寨每天都在重复着诸如此类的问题;现在,因为遮放边境派出所指导辖区统一定制了居民门牌号,这样的对话基本没有了。
在年初的日常走访中,民警了解到有相当数量群众羡慕城市居民家庭都悬挂着门牌,很方便生产生活。经民警深入了解,门牌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作为单位院落、村民庭院、平房、楼院的法定标识和住址代码,是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实施公共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在人们的对外交往、邮政通信、紧急救援、户籍管理、网购网销、寻家找人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和“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也使用门牌号作为家庭住址信息。有感于边疆群众的迫切愿望,遮放边境派出所民警认真研究门牌管理政策、编码方案、信息收集、门牌样式、定制渠道、悬挂位置等政策信息,召集各村社干多次研究论证,形成科学周全的工作方案,最终形成由派出所统筹指导,村寨自愿出资,再委托社区民警定制的工作程序,随之展开了门牌统一定制工作。
编制门牌只是遮放边境派出所“精准地理信息平台”的一个基础措施。据了解,这个派出所的“精准地理信息平台”以门牌号为索引,配套地图标绘、信息采集、共建共享、数据应用等举措,在“平台+党建”、“平台+扶贫”、“平台+禁毒”、“平台+综治”、“平台+外管”、“平台+银行”、“平台+服务”等方面大胆尝试探索,初步发挥出明显效果。芒环村妇女组长板小万体会最为明显:“有了门牌号,快递小哥也能把网购的东西送到家了!” “寨子里老人生病了,对着门牌号救护车直接就开到家门口了!”……对于这些变化,各个行业单位也纷纷点赞,并结合具体工作探索实践。
组织部门尝试完善基层党组织、党员精准分布图;派出所联合民政探索绘制通婚备案外国人居住地示意图;银行系统探索编制欠贷人员住所分布图。综治、禁毒等领域借助平台取得的效果更为明显,今年来,先后查获零星贩毒案件5起,捣毁吸毒窝点5个,共收控吸毒人员96名,缴获各类毒品7.3公斤。
一个中心:视频巡查暨图侦中心
视频巡查暨图侦中心: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警务中枢。
“边境管控分队…… 6号区域有可疑车辆,请前往ZJ路口核查!”
“护管队……油气管道TJ段有异常烟火,请前往巡查处置!”
“巡逻队……老街烧烤摊路边有人员异常聚集,请重点巡逻防范!”
在遮放边境派出所的勤务指挥室大屏上,一面辖区地图上,监控探头和执勤警力分布情况精准可见,实时监控画面滚动呈现,要道卡口、可疑车辆重点研判……一个个指令通过电话、对讲机从中心精准发出,可以清楚看到远在几十公里外边境管控分队,根据指令奔赴目标地域、路段,开展精准查控。
“以前,我们边境管控分队通过车巡、步巡防范打击边境违法犯罪,不法分子和我们打时间差,难以有效管控。现在,我们通过中心的精确指令开展核查,目标明确,既节约警力,还提高了管控效果!”边境管控分队民警陈中华这样介绍。
这个所依托信息化设备齐全的勤务指挥室组建了“视频巡查暨图侦中心”,集合平安芒市、数字边防、边防委、营区监控等7类569路监控资源,配齐配全视频巡查人员、值班领导担任指挥长,统筹值班民警、专职辅警全天候坐堂值班,对重点场所、易发案区域和可疑的人、车、物不间断监控巡查,实现对防控区域和目标的全景掌控,发现情况及时通报路面警力和防控力量前往核查,有效加强了边境一线和社会治安管控。
据统计,这个中心组建以来,共成功刑事案件7起、治安案件15起;指挥查处走私案件220起,查获各类走私物品价值200余万元;提前预警防范案事件发生11起;帮助群众查找走失老人、孩子5起7人,收到社会各界赠送锦旗4面。(闻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