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7月以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连续组织开展了五场大型网络直播活动,其中“钟山亮剑”“春雷执行”两场执行直播分别吸引了超过5000万人次围观,创全国法院同类直播围观人气榜新高,司法公信在关注中提升。“司法公正不仅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而且还应呈现生动正义。”南京中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孙道林说。
精策划——好内容自带流量
“一起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听说法院正在进行执行直播,主动将全部执行款4万余元交给法院。”“法官、法警深夜来到被执行人邓某家中,邓某半裸着身子爬上自家楼顶,试图逃跑,被法院干警抓个正着。”
这是今年4月18日,南京法院开展的“春雷执行,再响金陵”全媒体直播执行现场的真实场景。
好内容自带流量。南京中院在筹备执行直播案件中,精心策划,从呈送的500多件案件中重点挑选了150多件与民生利益相关、社会关注度高、冲突性大、画面感强的案件进行直播。这些案件,既真实反映平时执行情况,又符合网民阅读的需求。“执行现场精彩、内容丰富、故事性强,自然增强了直播的可视性与吸引力。”网易江苏负责人卜言科说。
好内容加上好包装自然就会有很好的收视“销路”。以“钟山亮剑,共铸诚信”直播为例,围观量5100万余人次,直播期间的各类评论留言达120万余条,90%以上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创新意——线下推广线上竞拍
2018年12月1日,“法润无声,拍达万家”南京法院专场拍卖活动在南京河西广场举行。
与以往拍卖不同的是,这场拍卖活动是“线下展示、线上拍卖”的同步推进,这样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互动拍卖方式,在全国法院尚属首次。
“过去,司法拍卖在淘宝网上竞拍,由于信息不对称常有一些拍品卖不掉或者拍不出理想的价格,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南京中院执行局局长刘红兵说。线下推广与线上拍卖的创意由此而生。
好创意也必须有好方法来实现。
在万达广场现场,由江苏交广网两名主持人与法官详细介绍拍品的情况,与现场观众互动,开展有奖问答,现场围观了近千人,引来掌声阵阵。内场的演播室也同样很热闹,由南京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与法官空中进行答疑解惑。什么是司法拍卖?我们能通过淘宝司法拍卖平台拍到哪些商品?什么样的财产可以通过审核上线拍卖等,现场热线不断,有近400人参与互动交流。
线下推广助推线上竞拍。一件清代字画,起拍价6000元,经过403次延时,最终以142600元拍出。24小时线上拍卖,3小时线下呈现,吸引了2200万余网友在线围观,拍品成交价超过2000万元。
这样的别开生面在各场直播中无处不在。
建矩阵——小独奏汇成大合唱
“钟山亮剑,共铸诚信!这里是全国法院第十期‘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现场!本次行动……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等60余家媒体,8条执行线路、9路视频、10小时不间断直播,直达执行一线,让失信人无处遁形!决胜执行难,我们在行动!”
一场“钟山亮剑”的直播活动,聚集60余家中央及省市强势媒体,组成了全国法院执行网络直播史上最强大的全媒体传播矩阵。
各媒体深度融合,提高直播整体效率。按照“打破门户、合作分工、各取所需”的原则,将60余家媒体分散组成前方采访、综合材料、演播访谈、媒体协调等若干小组,明确由龙虎网、网易网等提供流量,新浪提供短视频剪辑,电视台、电台派出专业主持人,摄影记者拍摄现场图片、传统纸媒提供后台文字编辑支持,形成了媒体深度融合、资源共享、平台互用、优势互补的高效工作体系。各媒体按需及时提取素材、迅速编发报道,共发稿300余篇。
直播现场阵容也同样再现“矩阵效应”。
8名媒体主持、3名法学专家、4名人大代表在执行现场和直播大厅跟踪解读、点评现场执行。借助知名主持人的“明星效应”、法学教授的“专家效应”、人大代表的“代表效应”,吸引了更多网友在线观看。这些自带流量的“名人”,通过嘉宾访谈、讨论热点话题、与网友和现场人员互动交流等方式,吸引了更多网友和公众参与到直播中来。
小独奏汇成大合唱。南京法院在直播中统筹联动各方宣传要素,实现耦合协同。(赵兴武 程文军 隋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