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探寻模范检察院的“先锋密码”

2019-07-12 17:16  来源:天津政法报  责任编辑:郭莎莎
字号  分享至:

  奋进新时代,青春耀检徽。近年来,河北区检察院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检察院、天津市检察机关优秀检察院等多项荣誉称号,多名检察干警被评为国家级“先进个人”“标兵”和“能手”。今年,该院各党支部共推选出13名优秀检察干警,授予“党员先锋岗”称号。

  要在这支“精英团队”中脱颖而出,被选为“党员先锋岗”,究竟需要怎样的付出和努力?记者近日来到天津市河北区检察院,探寻这些“党员先锋”背后的故事。

  王纪昌

  从不寂寞的文字“玩家”

  “十五年来爬格,九万多字琢磨”——今年元旦,王纪昌在逐字校对最新一版“人大报告”的间歇,发布了这样一条朋友圈。这也是他第十五年执笔起草河北区人民检察院人大报告。

  对“办公室主任”这个岗位,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劳心劳力”,但在王纪昌看来,与文字相伴的那些岁月并不寂寞。

  文稿写作既能直观、清晰地展现基层检察工作,又能站在全局高度展望未来工作趋势。可以说,写好一份文字材料,与办好一件复杂疑难案件同样重要。

  自2002年从事办公室工作以来,王纪昌始终秉持着对文字的热情,精益求精、认真负责地对待重要文件起草、信息编发、简报撰写、政务管理等各项工作,起到了“以文辅政、保障全局”的重要作用。

  十几年笔耕不辍,王纪昌对文字工作从未失去新鲜感。“我最近正在研究Vlog(影像日志),打算给文稿换种全新的表现形式,既要严谨客观,又要清晰直观。”提起未来的工作设想,王纪昌充满激情。

  赵刘佳

  心系“未检”的“爱心妈妈”

  2014年夏天,14岁的小然(化名)因为没钱上网,伙同他人抢夺了一部手机和22元钱。案发后,小然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赔偿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河北区检察院对小然做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案情并不复杂,赵刘佳的心情却格外沉重,因为这是她当了妈妈后接手的第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赵刘佳对小然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管条件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并与小然的法定代理人一起对其开展帮教。最终,河北区检察院依法对小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启动为期6个月的帮教考察。

  随着帮教活动的开展,小然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一次,赵刘佳陪小然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小然提出了一个令她既高兴又为难的要求,“赵阿姨,这段时间我反省了很多,我想自食其力,回老家跟亲戚学厨艺。”

  按照规定,小然还在考察期,需要留在本市,但为了帮小然实现梦想,赵刘佳联系了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探索建立跨地区帮教协作机制,实现了对小然的“附条件不起诉异地帮教考察”,确保帮教考察工作不中断、有实效。

  半年里,赵刘佳为小然制订了个性化帮教方案和严格的考勤规定,并通过“未检阳光”微信平台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情况,还前往山东走访小然学厨艺的饭店,鼓励他认真学习、增长本领。

  就这样,两地检察机关共同携手,为小然铺就一条温暖的重生之路。半年后,小然重返校园,再次捧起了书本。

  从检8年,先后有168名像小然一样的罪错青少年,在赵刘佳和同事们的帮教下重返社会,其中有26人走进大学校园。身为“阳光·冰凌”工作室检察官,赵刘佳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有着深刻的体会。“有些孩子只是走错了路,我们不仅要惩治犯罪,更要像母亲一样给予他们温暖、信任和呵护,尽全力引导他们回归正途。”赵刘佳说。

  叶永涛

  胸怀正义之“侠者”

  今年1月14日,一起诈骗案的被害人来到河北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将一面写有“义正辞严锄强扶弱剑胆琴心救困济危”的锦旗送给办案检察官叶永涛,对他严格依法办案、公正人性执法、为被害人家庭挽回巨额损失表示感谢。

  外表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叶永涛,办起案子来如同“侠者”般剑胆琴心、雷厉风行。

  2017年3月,叶永涛受理了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涉案公司拖欠10名员工工资及垫付货款、社保金等将近30万元。两年来,员工们通过各种途径维权,但始终未能得到解决。

  案件时间跨度大、在审查起诉阶段难以调解。“既要为员工们追回劳动所得,又要严格依照法律适用,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此,叶永涛多次协调公安机关移送扣押钱款,并与河北区法院沟通,将部分已启动民事执行程序的员工工资进行依法发放,让劳动者拿回了“血汗钱”。

  同时,叶永涛翻阅了大量资料,多次走访河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等部门,就可能存在争议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咨询。最终,认定该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行为未达到刑事追诉标准,依法做出不起诉决定。

  2018年3月,河北区检察院就这起案件举行不起诉公开宣布,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现场监督,企业和职工的权利都得到了维护。

  2010年以来,叶永涛累计办理各类刑事案件700余件。他办理的“9·05”非法印刷发行图书案,切断了多地侵权盗版图书的供应源头,被国家版权局评为“打击侵权盗版十大典型案件”。

  郭振寰

  检察院里的“IT男”

  “小郭还没回来吗?这一上午我来找他三回了。”

  “刚回来又走了,帮同事连光纤去了,你再等会儿吧。”

  在河北区检察院,大家都知道“有技术问题找小郭”,但是,郭振寰可不好找,因为他实在“太抢手”。

  办公楼里的光纤改造、安防集控,样样都需要郭振寰和同事们仔细研究、亲手布局。虽然不是业务部门,但检察技术部的灯往往是亮到最晚的。因为进行技术改造,不能影响正常的办公办案,检察技术部一般要在大家下班之后才能开始工作。

  虽然到河北区检察院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但郭振寰经历了院里大大小小各类技术改造工程,已经成长为检察技术方面的“专家”。他累计完成法医、痕检类技术性证据审查200余件,视听、电子数据等技术协助100余次。他的多篇检察技术与信息化调研报告被省部级刊物和最高检采用,并在天津市检察机关首届网络安全业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对于检察技术,郭振寰有自己的理解,“检察技术不仅仅是服务性岗位,也是融合性岗位。我们要时刻学习和吸收先进、可靠的技术经验,并对其加以改造,使之符合检察工作的前沿趋势和内在规律,可以说任务艰巨。”

  “目前,我们正在配合上级部门完成检察工作网的搭建,等技术手段成熟了,再辅以‘云桌面’技术,就能给业务部门办案降低时间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下半年,院里‘三远一网’中的最后一项——远程庭审也要‘落地’了。远程庭审如果能成为常态,就能减少检察官的路途往返时间,他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办案上……”话还没说完,郭振寰又被人叫走解决技术问题了。

风里雨里,幸好有你!

逆水而行,涉险而来! 他们的身影是风雨中最美的风景!

“男子20年后打老师”案被告人获刑一年半

破坏社会道德准则和公序良俗,情节恶劣,其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两个警界学霸“码农”,多次拒绝百万年薪,原 ...

“科技匠心”+“从警引路人”,张旗、魏建力这对警界“码农”就这样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