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赵永前:铁肩上的忠诚 手心里的温柔
赵永前(左)在边境管理区与牧民交谈
越是重大时刻,越是改革关头,越需要忠诚担当的干部。
他一肩担起让重病的女儿活下去的希望,一肩扛起确保7.4万平方公里边境辖区、1100余公里边境线安全稳定的重托,一个人的肩膀可以承受多少负重?赵永前用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边是7.4万平方公里边境辖区、1100余公里边境线安全稳定的重任,一边是正值豆蔻年华却患有恶性淋巴脉管肉瘤的女儿。作为一名基层边境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他必须用自己的铁肩担当起不忘初心的忠诚;作为一名父亲,他也想尽己所能用手心呵护那一份最深情的温柔。
面对两难抉择,在原公安边防部队改革启动的关键时刻,内蒙古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负责人赵永前做出了抉择:“家里的事再大,与国家的事、改革的事相比都是小事。作为一班之长,作为支队主官,组织有需要,我第一个留下。”
一名军人父亲的难题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地域辽阔,不仅有闻名遐迩的大草原,也有着广阔的边境管理区和漫长的边境线。
2018年,原公安边防部队改革启动。当时的锡林郭勒盟公安边防支队只有一名主官,身为政委的赵永前担起了重任。
那时,赵永前已符合退役条件,他也很想回归家庭,因为家里还有一个身患重病的女儿在等待他照顾。
2013年,赵永前告别工作了22年的兴安盟公安边防部队,调到离家1100公里的锡林郭勒盟公安边防支队任政委。没想到,次年他女儿就被诊断出患有恶性淋巴脉管肉瘤。医生说,这种癌症得病概率仅为百万分之三,相当于连续抛22次硬币,每次都是正面。因为临床病例极少,治愈可能较低。
几年来,都是赵永前的妻子在北京陪护女儿,4岁的小儿子留给了老家70多岁的父母照顾。赵永前一边工作,一边寻医,一家四口三地奔波。女儿患病后几个月,他的一头黑发就已花白。
2018年元旦,女儿高烧不退陷入昏迷。正在下乡途中的赵永前,请假连夜赶往医院。大夫建议尽快给女儿截肢,以防癌细胞扩散。
“给我截肢,爬着也要跳楼。”女儿的目光像一把凌厉的尖刀,扎在了赵永前心头。“女儿从小爱跳舞,她心里肢体的完整性远远大于生命的延续性。”要腿,还是要命?这道选择题没有答案,“她19岁了,可以选择放弃。但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放弃啊!我是个父亲,我不称职。”走出病房,这位一米八五的蒙古族汉子靠在墙角失声痛哭。
这一年除夕,一家三口在病房里吃了顿饺子,算是过年了。赵永前答应女儿两件事,“一是退役回家,弥补这些年没有陪伴她的遗憾;二是带着她去海南三亚,到祖国最温暖的地方看看。”
一个月后,就在赵永前女儿术后恢复的同时,原公安边防部队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部队下达了转复通知,面对父母的期盼、妻子的哀求和女儿的无助,赵永前向组织提出退役请求。
无愧军人本色的抉择
得知儿子要退役回家,赵永前的母亲何八月高兴得睡不着觉。何八月因冠心病住院,大夫问她:“奶奶,您儿子去哪了?”“他是为国家守边的军人,就快回家了。”说这话时,何八月难掩内心的期盼。
这时的赵永前又陷入了纠结。
他想退役,因为家里就他一个男人。但是,当时近千人的锡林郭勒公安边防支队也只有他一个主官,他既是小家的顶梁柱,更是大家的主心骨,到底该何去何从?赵永前彻夜辗转难眠。
边防部队改革即将铺开,官兵给赵永前打来电话。“政委,我家在外省,三十多了没结婚,父母浑身是病没人照顾,以后怎么办呀?”“政委,我知道边防必须有人守,但我妻子说再调不回老家就离婚,您帮帮我吧!”“政委,我们旗条件艰苦,就我一个军事主官在位,能不能稳住官兵的思想,心里没底呀!”……
思前想后,赵永前做出了抉择。“组织把这么多官兵托付给我,如果只考虑自己,我良心上过不去。”赵永前说,“我不想因为个人的事情耽误工作。”在个人利益与组织需要出现矛盾时,他选择了服从组织安排。
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对赵永前说:“部队培养了你很多年,现在需要你为部队做奉献,不回来就不回来吧。”
永远无法兑现的诺言
在女儿失望的泪水中,赵永前返回了工作岗位。
确保队伍内部安全稳定,引导广大官兵从思想深处拥护支持改革,是赵永前面对的第一道难题。为了解官兵思想,解决基层困难,赵永前提议支队开通党委直通车,党委成员扎到基层一线,开展全员谈心谈话。
“他下乡就带一个司机,去了面对面谈,谈完就返回,一般不在派出所过夜。”原额吉淖尔边防派出所原所长呼日勒巴特尔说,“他每次来都不加菜,添副碗筷,吃完就跟你唠。”
“大部分官兵都在艰苦的边境一线工作,一个官兵背后就是一个家庭,怎么会没有困难和诉求呢?我们帮助解决困难、疏导思想是应该的。”赵永前说。
不把矛盾上交,是赵永前的原则。他带领支队党委为官兵协调子女入学入托、家属随调随迁问题,清理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在改革期间捋顺了人心、凝聚了士气,为确保边境辖区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锡林郭勒盟公安边防支队副政委魏红军说,面对官兵困难诉求,赵永前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也给出解释,“大家看到政委尽心尽力地为自己的事考虑,即使没有达成目标,也能想通了。”
赵永前还带领支队连续查破涉毒案件8起,破获“5·19特大团伙盗窃案”等一系列重案要案,为群众挽回300多万元经济损失。
部队改革顺利完成,新建机构圆满过渡。改革完成后,赵永前又继续承担起国家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的责任使命。为了让工作尽快走向正轨,他多次前往驻地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汇报、走访、沟通,推动将“雪亮工程”纳入边境防控体系建设,争取地方出资,在通往边境一线的主要通道安装48个摄像探头,初步实现边境辖区主要通道卡口整体覆盖。
同时,赵永前也没有放弃对女儿的救治,他在“父亲”和“政委”两个角色中切换。白天忙工作,晚上回到住处,他就上网搜索、发帖,找寻能治女儿病的特效药。
2018年8月,在走访基层的路上,赵永前接到了女儿病情扩散的消息,急忙赶往北京的医院。来到医院,女儿正在做化疗,一看到他,就死死抓住他的手,“爸爸,我可能治不好了。”赵永前强忍泪水,“治不好爸爸也要给你治。”
今年2月,赵永前的女儿因病情恶化不幸去世。站在病床前,赵永前泪如雨下,他知道,他再也没有机会完成对女儿许下的诺言了。
不忘初心 强忍悲痛继续前行
2019年5月27日,第三期全国“公安楷模”发布活动在京举行。在公安部报告厅,赵永前身着警服、胸挂勋章,他高举右手庄严宣誓:
“我将践行入警誓词的庄严承诺,初心不改、勇于担当、竭诚为民,永做守护边疆百姓安宁的忠诚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