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伟大
都是从平凡中走来
所有的岁月静好
都是有人在默默付出
所有的太平盛世
离不开这些一心为民的人
刘五桥
甘做交通保畅的“定海神针”
6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刘五桥在会上受到表彰并受到总书记亲切接见。
参警25年,刘五桥始终战斗在工作一线。2009年,他担任武昌火车站警务区警长,武昌火车站作为客流集散地,问路群众多,他领着警务区民警开展“公交线路一口清”指路服务,在岗区制作了大幅公交线路指引牌,方便群众查询,极大地解决了群众出行的燃眉之急。每逢国庆、春节等重大节假日,他还在岗区设置了茶水桶、急救箱等,为出门在外的群众提供便利。
腿勤、口勤、手勤、眼勤,勤管、严管、善管、敢管是刘五桥的特点,只要上路执勤,他的口哨一刻不离口,用口哨控制行人和车辆,有效缓解了“人在车中走、车在人中行”的现象。针对交通难点、乱点的管理问题,推行原地疏导和来回巡查结合的“跳跃式”执勤方法,有效遏制了武昌南站周边车辆非法运营、违章行车等乱象。
多年来,他敢管敢拼,哪里最拥堵就冲向哪里,哪里最复杂最难管就管哪里。随着智慧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他带头掌握智能交通数据平台的使用特点,通过对路面的“动态化、数字化”管理,及时调整勤务时间和管理重点,有力推动武昌站周边拥堵警情逐年下降,交通秩序明显改观,群众和同事都称他是排堵保畅的“定海神针”。
夏清良
少数民族学子的“夏爸爸”
从警39年的夏清良,2001年调至铁箕山派出所,担任中南民族大学责任区民警。“夏爸爸”就是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们对他的称呼。
2014年,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黄同学遭遇诈骗,身上仅有的3000元钱被骗走。见到几近绝望的黄同学,夏清良当即拿出3000元塞到她手中,第二天还帮她申请贫困生救助金,这件事也开启了他和黄同学的“父女情缘”。据不完全统计,夏清良在家庭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参照女儿标准,先后花费10余万元,默默资助了2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
在中南民族大学,很少有不认识夏清良的老师和学生。学校近2万名各民族师生,手机里都存着夏清良的手机号,因为他的外号是“一呼通”——有时候深夜十一二点了,学生遇到思想疙瘩解不开,还给他打电话,夏清良来电必接,有难必帮。
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达60%以上,民族学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各不相同,他建立派出所、学校保卫处、辅导员三级联管责任制,摸索出一套调解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矛盾的方法,引导学生相互尊重民族习惯、相互包容、和睦共处,中南民族大学实现连续17年无重大刑事案件。
沈胜文
扎根社区无私奉献的好当家
2004年,从部队转业的沈胜文被分配到百步亭派出所,脱下军装,穿上警服后的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素养以及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
2013年8月,他主动接管全市规模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安置小区——百步亭文卉苑社区。为了保障文卉苑的治安,每天7点,他总会准时出现在社区大门口,深夜时分警务室的灯往往还亮着。他超前性地做了平安建设管理措施,还在警务室搭建了警民联系平台,做到24小时服务和辖区居民普遍上门,困难家庭帮扶上门,重点服务对象定期上门,群众报警求助及时上门,矛盾纠纷家庭主动上门。
除此之外,他积极组织发动志愿者成立了一支310人的义务巡逻队,并自费为保安巡逻队配备了自行车、手电筒等,每天四次在重点时段、重点部位进行巡逻。自2013年以来,文卉苑的刑事警情连年持续减少,他硬是将一个复杂小区治理成了无大案要案、无重大火灾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的安全明星小区。
在文卉苑的几年间,沈胜文先后和136户特困残疾人家庭“认亲结对”,定期上门进行联络沟通,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居民们也把他当自己人,亲切地叫他一声“沈当家”。
孟佳霓
小岗位迸发大力量
2015年10月参警的孟佳霓,是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分局民意街派出所民警,负责智慧社区建设和指挥研判工作。
她勇于创新,搭建警务数据“直通车”,建立人、车、房、物全要素“数据池”,坚持每天、每周、每月对辖区警情、重点人员、重点场所进行分析研判,指导派出所刑事侦查队、社区警务队、治安巡逻队有效开展警务工作,在“智慧大脑”的强力支撑下,2018年民意派出所在警力零增长的情况下,全年抓获犯罪嫌疑人110人,破获各类案件177起,辖区全年无重大敏感警情、无重大安全事故,辖区刑事有效警情再降24.3%。
2018年,武汉市提出建立100个“平安智慧小区”项目,孟佳霓负责的天竺里社区作为老旧社区的典型代表,被选为“平安智慧小区”试点社区,经过近10个月的努力,天竺里社区先后完成了周界视频侦测、人员出入管理、车辆出入管理、视频监控、电子巡查、单元门禁、紧急报警(求助)、信息发布、二维码地址门牌、民生服务、小区管理平台等11个平台的建立和运行,孟佳霓在老旧社区探索出了一条信息化主导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洪玲:
屡获战功的鹰眼辅警
6月28日上午9时30分,东西湖区吴家山派出所二楼的“洪玲视频工作室”内,洪玲正耐心地为十堰市兄弟单位在视频侦查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技术指导。如今的洪玲已经成为视频侦查的行家,她专注于视频分析研判,为案件侦破寻找蛛丝马迹,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精准打击,屡获战功,先后获得武汉市“三八红旗手”、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市公安局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等多项殊荣。
2013年12月中旬,吴家山地区先后发生多起拍砖伤人抢劫案,犯罪嫌疑人常常在夜间出没,每次作案后快速逃逸。洪玲接到视频侦查任务后,通过受害者受害过程的街头视频展开排查。可是案发现场要么视线太差,要么处于监控真空地带,案件侦破一时陷入困境。
“当时视频侦查中心起建不久,条件不是很好。报警人描述情况的时候经常说,‘人是从后面袭击我的,我根本就没有看见人长什么样子’,所以当时几乎没有任何线索。”
为了找到真凶,洪玲反复观看相关视频,分析犯罪嫌疑人可能逃跑的方向,最终在吴家山公园附近路段的一角,发现3名犯罪嫌疑人的踪迹,在辖区某网吧内将他们全部抓获归案。
8年来,洪玲带领吴家山派出所11人视侦团队,破获各类治安、刑事案件1635起,其中盗、抢、骗、扒案件953起。虽然身处平凡的岗位,但洪玲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