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一把打开来访群众 “心锁”的金钥匙

2019-07-09 12:15  来源:天津政法报  责任编辑:陈叶军
字号  分享至:

  今年年初的一天,一位邵姓老人来到天津市和平区信访办法律咨询室,一进门便向正在值班的法律工作者王玉珍深深地鞠了一躬。

  王玉珍见状连忙起身,搀扶起邵大爷,请老人落座。“感谢您对我的劝慰,您说得对,我愿意接受您的建议,不会再给政府找麻烦了……”邵大爷说,这次他是专门来感谢王玉珍的。

  邵大爷是和平区信访办接待的一名普通来访群众,在这里,法律工作者的耐心接访,为他解开了心结。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和平区司法局指派法律工作者进驻区信访办接待大厅参与信访工作。

  自从和平区博大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进驻之后,和平区信访办的法律咨询室便成了最忙碌的一处接待室。法制宣传教育、缓解群众情绪、引导群众合理合法信访……法律工作者的到来为区信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耐心接访,情理结合暖人心

  邵大爷的信访故事,是法律工作者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邵大爷早年因刑事犯罪入过狱,出狱后他和家人没再往来,常年居住在一处临建房中,靠打零工为生。近些年,随着年纪渐长、身体衰弱,邵大爷已无法继续打工。

  邵大爷已经几十年不跟家人往来,最近才辗转找到了弟弟,并获悉母亲多年前已经去世。其年迈的父亲卖掉了和平区的一处房产,将钱款全部赠与邵大爷的弟弟,如今父亲在弟弟购买的房子里养老。

  得知父亲没给自己留一分钱,邵大爷心里十分不平衡,便开始四处“讨说法”。最后来到和平区信访办法律咨询室,要求法律工作者替他“做主”,他要和弟弟打官司分割父亲的财产。

  王玉珍接待了邵大爷。在听完邵大爷的叙述并了解其诉求后,王玉珍“双管齐下”,情理结合为他释疑。

  “从法律角度来说,你母亲在世时和你父亲变卖了房屋,将卖房款赠与了你弟弟,这并不违反法律规定。从情理上讲,你几十年不与家人联系,母亲患病去世也没能见你一面,父亲年迈你没有照顾过老人一天,孝敬父母的重担都落在了弟弟肩上,你应该感谢弟弟替你赡养老人才对!另外,你要知道,你如今的生活状况并不是他们造成的,而是因为你年轻时没有努力为自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此,你要检讨自己的人生,而不应该只知索取不知付出,不是吗?”王玉珍的一番耐心劝解,让邵大爷激动的情绪逐渐平复。

  “我是一个在生活道路上迷路的人,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有这么多问题,如今我的心里敞亮了……”邵大爷说,法律工作者的一番开导,不仅为他讲明了法律,也点醒了他,帮他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后来,在王玉珍的建议下,邵大爷同意去养老院居住,不仅不再上访,还专程来感谢法律工作者的耐心劝解。

  访调对接,上门调解为民解忧

  每个值班日,法律工作者至少要接待两到三位来访者,“既要充分尊重来访者的诉求,又要客观分析、依法引导、指明路径,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帮来访者解开心结。”王玉珍说,释明法律、指导维权、现场调解,并进行解释说服工作,是法律工作者的职责。

  在这里,法律工作者们面对最多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琐事,还有多年的上访积案。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让百姓满意而归,除了要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外,耐心倾听、认真解疑释惑、专业心理疏导等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在接访的同时,对于一些来访者的诉求,法律工作者还会通过“访调对接”帮助他们尽快解决。

  今年3月初,陈女士来到法律咨询室求助,称自己在和平区买房时,被中介“忽悠”了。她想解除合同,但中介拒不退还中介费。她急着买房,没有时间和精力通过诉讼要回自己的钱,遂找到和平区信访办。法律工作者金娜听完陈女士的叙述,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安排“访调对接”,为其进行调解。

  此后,金娜多次找到中介和房主了解情况,得知陈女士想买的这处房产是一处公产房,房主要求买方必须一次性付款,然而中介不仅向陈女士隐瞒了这一情况,也没有将陈女士无力承担一次性付款一事告诉房主。

  就这样,陈女士和房主稀里糊涂地签了买卖合同。直到陈女士付了中介费,买卖双方才发现上当了,都想解除合同。

  中介负责人一开始对于解除合同、退还中介费一事非常抵触。金娜针对其隐瞒实情、违规操作等问题,为其阐明法律规定。最终,中介退还了陈女士大部分中介费。陈女士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截至目前,和平区信访办法律咨询室累计解答和调解解决信访案件(包括“访调对接”调解成功案件)190余件,息访率达到95%以上。

  疑难案件讨论会,探求解决问题新途径

  “田先生,以及各位部门负责人: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疑难案件讨论会,对田先生一直以来反映的与某单位房屋纠纷问题进行共同研究,大家可以各抒己见。下面,我先介绍一下这个信访案件的基本情况……”这是去年年底,和平区信访办召开的一次信访案件讨论会上的场景,主持讨论会的是王玉珍。

  自去年年底开始,召开疑难案件讨论会成了和平区信访办解决信访问题的新途径。参与讨论会的,有信访办负责人、法律工作者、信访当事人和责任单位的代表等人员。

  通过现场咨询,不但让信访当事人有了充分表达的机会,更为法律工作者参与法治建设搭建了新的平台。

  正如和平区信访办负责人所总结的:“长期以来,一些信访当事人对政府机关有距离感,而对案件进行讨论后,法律工作者依据法律耐心解答,引导当事人依法解决问题,有利于当事人明辨是非,自动息诉息访。案件讨论的过程也是一次普法的过程。”

  “法律工作者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信访工作实践,让和平区信访法治之路越走越宽,也为协助区政府了解民情、维护群众利益、凝聚民心贡献智慧和力量。”和平区司法局局长杨福明这样评价派驻法律工作者的工作,称他们是打开来访群众“心锁”的“金钥匙”。


司机晕厥导致3死10伤!警方通报常州奔驰撞人事...

因下肢行动障碍“不予录取”法院怎样判决?

法院:“不予录取告知书”违法!

马鞍山女子哭诉遭反转:醒醒吧!政法机关不是 ...

一场自导自演5000万点击量的闹剧!

一家三代从警70年 风雨警涯诉说“新警察故事”

一生为警,一世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