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夜暴富”、“稳赚不赔”、“免费送米、面、鸡蛋”……检察官揭秘非法集资“幕后操作”
上午9点半,百余名街坊早早来到重庆江北寸滩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活动室,手里拿着刚刚发放的防范非法集资、防范诈骗等宣传资料相互交流着。“有人以答谢为名免费送米、面、鸡蛋?大家去不去?”当检察官向在座的居民提出这个问题时,有居民爽快地回应“不去”,也有居民小声说着“也还是可以看情况”。检察官介绍,非法集资一般具有非法性、公开性、社会性、利诱性等特点。
“不法分子为吸引群众上当受骗,往往会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暴富’的神话,通过暴利来引诱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检察官说,不法分子主要会以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以虚假宣传造势、利用亲情等进行诱骗,使人上当。而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从目前案发情况看,主要包括债权、股权、商品营销、生产营销等四大类。
“如今,网络借贷机构、相互保险、养老机构、‘消费返利’网站、农民合作社等成为非法集资的高发领域。”余名洋解释,市民在投资时,要注意看对方融资的合法性,不仅要有企业营业执照,还要有相关金融牌照。要是对方宣传“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强调没有风险,那市民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投资都是会有风险的。另外,还要看对方有没有实体项目,获利的比例是多少。“许多项目都是有实体的,但实体项目一般不会产生过高的利息回报。”同时,市民要“三思”,要看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还要衡量自身的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
社区居民在听了检察官的讲解后,纷纷点头。今年70岁的胡天容家住兰溪社区,她说,这样的宣传很好,很多中老年人的防范意识不强,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今天检察官来给我们普法,给我们提了个很好的醒。“今后我也要提高警惕,不被小恩小惠蒙蔽,以防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