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山的那头是希望的沃土;鸟倦知还,家的温馨是它的向往;鱼思故渊,清水的激荡是它的憧憬。我,那个充满困惑的我,何处才能找到真实的自己?
没有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魄,我怅然;没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我迷惘;没有毛泽东“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斗志,我痛心;没有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我伤感。
但殊不知,春雨的轻柔婉约,竟能唤醒沉睡的大地;夏荷的幽纯静美,竟能播撒沁人心脾的幽香;秋菊的清雅行廉,竟能展现不屈的骨气,冬松的执着挺拔,竟能撑起不屈的意志。
深夜,我独自行走在皎洁的月光下。我走,它也走,我停,他也停。我想,一个人在行走的路上,往往心态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心态变了,自我的价值也会随之变化。
我似懂非懂的感悟到,自己内心移动的那个“位置”,就像那一枚凝重的砝码,拨动它,人生的天平就会时而摇摆不定,时而又会稳稳地倾向一边;当把那个砝码移动到最佳的位置,人生就会像一把永放光明的火炬,照亮内心,使我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怡然自乐。
沙漠中没有路,驼铃声依旧在回响;天空中没有路,苍鹰依然在翱翔。它们的不屈和斗志、顽强与刚毅,就是因为它们明确哪里才是自己心中绝佳的位置,尽管追寻的路上满是汗水与眼泪。
山,因为格外险奇,才有它绝佳的风景;歌,因为格外的悲凉,才有它壮美的韵律;事物,因为格外的奇特,才有它独一的地位;位置,因为格外的明确,才有勇往直前的心态。
(作者:吕正 单位:重庆市南川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