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群众工作的小陈警官 是老百姓的“贴心小棉袄”
清早,随着一声清脆的“叮叮”微信声,家住天津市北辰区北仓镇泽天下社区5号楼1门的张大爷问张大娘:“是咱警察闺女今天的警情提示吗?快给我念念有咱小区的案子吗?我一会儿得带着咱楼门的志愿者巡逻去,给大伙做好安全提示和宣传,帮着咱闺女防贼破案去。”
张大娘打开微信,的确是小陈警官在泽天下邻里守望群里发来的警情提示:2019年6月23日0时至6月24日0时,北仓派出所所共接110警情27起,其中,盗窃警情1起;电诈警情1起;纠纷5起;求助类警情10起……典型案例为6月23日15时45分,在金凤里小区,报警人称被人以办理网络贷款的方式诈骗5750元。小陈警官提示您:所谓的无抵押无担保贷款,不是套路贷,就是纯骗贷。纯骗贷,就是以发放贷款的名义收取各种费用,其实根本不会给你发放任何贷款。希望大家多多转发,提醒身边的家人和朋友,避免上当受骗。
为了贯彻落实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2018年5月,北辰区启动了“北辰百姓邻里守望共筑平安行动”,旨在充分整合利用有限的警力资源,调动发挥好无穷大的群众力量,营造起全体“北辰百姓“共同参与,争当志愿者,覆盖全区的共同打击,防范犯罪的新网络。
作为一名“资深”的社区民警,陈涓积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全力借助好新形势下的微信网络平台,践行好“新时期枫桥经验”,打造新形势下更高效、便捷的和谐警民关系。
按照分局有关要求,通过建立起以楼门栋为单位,整个社区为中心的邻里守望群,进一步加强了与社区居民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发现社区矛盾纠纷,及时做好安全防范提示,通过一条条暖心的微信和话语搭建起与广大居民群众的网络新时代的连心桥。
据陈涓介绍,目前这样的微信群在她的社区已经有40多个了,覆盖全体社区居民11000余人,并且每个群中都有她的身影。“起初就是每天通过这些群通报每日案件发生情况,做好安全防范提示,后来逐渐的发现这样的模式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谁家狗丢了,谁家车辆错停别人车位了,谁对物业、居委会有什么意见建议了,谁和谁发生纠纷了等等,这些都能第一时间在群里体现。”通过社区民警陈涓的积极回应,搭建起通畅的沟通平台,并协调各部门联动解决。
2018年12月,有居民通过“邻里守望”群反映,一些逛早市的老人和上下学的学生在途经某驾校附近时,经常被狗追赶,有些是流浪犬,也有一些是没牵绳的家养犬。“在群内我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告诉大家民警肯定会管这事,然后通过实地走访,我发现这一区域并不是我的管片,但是确实存在狗追人的情况。于是我联合该管片的民警,与家养犬的主人进行沟通,敦促其文明养犬,然后对流浪犬进行了清理。为了以后尽量避免这种问题,我就在居民的微信群里进行了提示,包括养犬条例、办理犬证的途径等。”
不仅如此,陈涓经常通过微信群向居民进行防火防盗防诈骗的提示,并通过微信群会同北仓镇综治部门和居委会为社区居民组织包括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反邪教宣传、消防演练等活动,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好评;同时,陈涓和宣传科的同事还一起将警情提示和安全宣讲制作成抖音等短视频,在邻里守望群中广泛传播,得到许多居民的支持和认可。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们,都亲切的将她称为“亲闺女”。
“有一次,我们借用辖区内一户居民的房子拍防范视频,我们来了之后,那家大爷就说还有事得先走了,让我们拍完以后把门带上就行了。”陈涓说这不合适,大爷直接说了话:“闺女,我天天看见你在微信里替大伙解答问题,你天天就长在我们社区里,这不就是咱家嘛,我有嘛不放心的,走时把门带上就行了啊。”大爷的话让陈涓深深的感动着,“只有你心中装着群众,群众才会心里想着你,我一直把我社区居民当成自己的亲人,他们就把我当成了他们的亲闺女。”说到这儿,小陈警官憨厚的笑了。
干好各项基础业务工作她更是一名行家里手
2017年8月,公安北辰分局创新工作模式,对综治警务网格进行融合,开展了“进门大清查”专项行动,并为每名社区民警配备了包括“北辰综治”APP软件、3名综治网格员以及一辆网格车。
综治警务网格工作模式的开展,既解决了社区民警日常工作单兵作战的难题,又给民警增加了交通工具,同时通过网格融合,破解了社区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安全隐患无法解决的难题。作为一名有着12年社区经历的“资深”社区民警,陈涓的社区基础工作更是如虎添翼。
2018年3月,陈涓带着网格员在一次入户检查时发现,小区内有户居民悄悄的经营起一家汗蒸店。通过认真细致的检查,陈涓发现这家汗蒸房的地面以及墙面均使用的是可燃材料,并且店主一家老小都在里面居住。
“这是典型的‘三合一’场所,存在很大的消防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后果难以想象。”说到这里,陈涓皱了皱眉,接着说道:“我多次对其下达了《消防责令整改通知书》,店主显然没有当回事。后来我就联合消防支队对它进行了临时查封。汗蒸店店主非常不配合,私自将封条撕下继续营业。我发现这一情况后,用北辰综治软件进行了证据固定并及时上传,最终依法将汗蒸店负责人予以行政拘留。
“有一次,有居民和我反映,一个路口的信号灯设置了两年多始终没有启用,每天早晚这个路口都堵得水泄不通,而且还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甚至还有居民为此投诉了辖区的交警。但是经过我们调查发现,这个信号灯无法启用是途经村子的电缆通电受到了阻碍,这样的问题凭借我们民警个人能力确实无法解决。于是,通过北辰综治APP将所发现的矛盾进行上报转递,最终汇报到了分局综治调度中心,通过多方协调沟通,最终解决了这困扰了居民两年多的出行问题。”
综治警务网格开展以来,陈涓带领她的网格员先后入户登记核查实有人口12500余人次,登记外来人口1600余人,排查各类消防安全隐患60余处,进门发现并提供破案线索20余条,先后协助警组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0余名。
真心实意服务群众赢得群众赞誉
陈涓还有句口头语:脱下制服,我也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既然当了警察又是社区民警,能给老百姓多干点实在事就多干点实在事,能给老百姓多担当就多担当些,能让老百姓少跑冤枉道就少跑些冤枉道。”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18年3月,北辰区仕名公寓的赵女士满怀感恩之心,手捧锦旗来到北仓派出所,感谢陈涓对她全家的帮助,大伙这才知道其中的故事。
原来,赵女士一家是山东人,在天津务工多年,其长子已经上初三,转眼就到了需要高中报名的时候。赵女士通过积分落户取得了天津户口,本以为孩子投靠父母,将户口从山东迁到天津会很容易。可让她始料未及的是,长子的出生证明上,赵女士的身份证号出现了错误,按照现行规定必须通过亲子鉴定才能确定母子关系。按照目前的进度,赵女士的长子肯定会错过高中报名的时间。她在万般焦急之下,找到了社区民警陈涓。
同样身为一名母亲的陈涓在了解到赵女士的情况后,决定为其铺设一条“人工”绿色通道。
陈涓先是放弃了个人休息时间,联系亲子鉴定中心第一时间取到了鉴定报告,之后亲自将报告送到人口服务中心。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仅用时6个工作日,就将孩子的户口顺利办妥,完全没有耽误孩子高中报名,至此赵女士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事后,赵女士感动的对陈涓说:“真是没想到,在北辰分局办理户口,尽管遇到了问题,可是你们真心为我们着想,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难题,以后你就是咱们自己家的人,需要我们随时说话。”
舍小家顾大家心系群众
“妈妈,我要以你为榜样,长大了要当你的接班人。”
“你知道什么是接班人吗?”
“不就是能接妈妈下班的人吗?然后替妈妈去上班,继续开着警车去巡逻去抓坏人。”
这是来自于陈涓和她小儿子之间的一段对话。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陈涓坦言最亏欠的还是孩子们。相对于家庭,陈涓更多时间是在派出所和她的社区中度过的。
“有一次,我临时有一天休假时间,就去接闺女放学,没想到竟然找错地了。因为她们学校上半学期是一个校区,下班学期已经换到了另外一个校区。”找错地的原因,是因为今年以来,陈涓一次也没能接过孩子放学。“幸好最后孩子没丢。”她调侃道。
在小家庭中,陈涓或许有些亏欠,但对于辖区内的一万名居民来说,她却是一名合格的“大家长”。
陈涓以实际行动努力践行“枫桥经验”,让矛盾化解在基层。在陈涓看来,“枫桥经验”说到底就是不忘初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