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一又“魔怔”了——工作上一如既往的“鸡血”满满,学习上仿佛回到了高中备考时候。学讲话、学政策,休息时间“抓”着同事就讨论。
“您老当年高中要这么用功,早就考上北大了!”这不,连12岁的儿子都开始调侃起了王一。
即使再忙,心里也是敞亮的
公安楷模王一是甘肃省静宁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指导员兼图侦中队中队长。他对工作的执著是出了名的。
自从被抽调到 “扫黑除恶”专案组后,王一越发忙了。一周内连续参与办理和核查三起扫黑办转发案件,连续七天每天超过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强度让一些年轻干警都有点吃不消,但王一却乐在其中。
“工作最怕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干、为谁干、怎么干’,如果明确了这三个问题,即使再忙,心里也是敞亮的。”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的重要讲话到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王一觉得,随着学习的深入,自己脑海里关于前面三个问题的答案越来越清楚了。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说起最近的学习,王一的话匣子打开了。
他说,这种公平正义不仅体现在法律意义上,也体现在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上,更是涉案、涉事公民个体的心理感受和评价。只有将这些有机的融合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正效益,才能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如果没有敏锐的政治意识和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理解,没有高素质的执法能力,没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储备,没有高水平的证据发现和提取能力,那么想要做到“不负总书记的嘱托”就是一句空话。
正因如此,在王一看来,人民公安既是法律的执行者,也是法律的宣传者,是社会公德良俗、国家大政方针的播种者。只有如此,才能在不断和老百姓打交道、办理案件、解决问题过程中,历练自己、提高自己,从而推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只有实实在在的工作才是自己的价值所在
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为王一带来了无数荣誉。“一个人哪能干得出那些成绩,荣誉是集体的,我只是有幸身在其中。”提起这些荣誉,这个西北汉子流露出了腼腆的神色。
对王一而言,荣誉总是过去的,只有实实在在的工作才是自己的价值所在。
“如果通过比对指纹或者其他刑事技术手段能够破案,如果我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经验能够帮助年轻民警或是帮助老百姓干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我就很欣慰了。”谈起自己的工作,自信和幸福的笑容也渐渐爬上了王一的脸庞。
“不论是取得的成绩还是积累的工作经验,这些年我的成长要归功于对于学习的坚持:不仅学习业务技能,更要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精神。”从警20年,学习了20年,尤其是在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之后,王一觉得自己的方向更加明确了,他为以后的工作总结出了自己的要求:热爱人民、敬畏法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20年不够,忠诚是要用一辈子来书写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有人说王一的工作过于枯燥、有人说王一的生活没有情趣,但从来没有人怀疑过王一的忠诚。
近5年来,王一发送查询比对信息十几万条,比中认定破获全国和本省案件1100多起,涉案价值近2000万元,其中命案6起,认定公安部协查命案、在逃人员和全国重大案件嫌疑人9名,爆炸、故意伤害、抢劫等八类重大案件68起……这一串数字背后是王一在践行使命、诠释忠诚中交出的答卷。
数字还在不停增长,恰如逐渐爬满两鬓的白发。“忠诚不是用嘴巴说出来的,而是用付出和汗水书写的。20年不够,忠诚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是属于王一的忠诚,更是一名基层民警、一名共产党员对自己信念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