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致敬 我身边的英模

2019-07-07 20:14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刘杰
字号  分享至:

 

  “曾经有人问我,警察是什么?刚刚参加工作的我这样回答:警察就是惩恶扬善的凌然正气;就是刀光剑影中的浴血奋战;是的,这是警察!然而,从警13年后,从我的战友史秀萍、王一身上,我看到了,警察还有铁血柔情的巾帼丹心、也有指纹世界的疏而不漏。”

  “全国禁毒先锋”“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三八红旗手”史秀萍同志,从警36年,在缉毒岗位上一干就是24年。

  24年来,她经常和吸毒人员谈心、谈话,与他们家属沟通交流,帮助过多少吸毒人员,早已记不清了。24年来,她丝毫没有放松对毒品案件的打击,共破获毒品案件36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250名。史秀萍同志作为缉毒民警,她深知,每缴获一克毒品就有可能挽救一个生命,每破获一起大案就有可能拯救一个家庭。

  她经常在酷暑寒冬与战友一起蹲守;经常在办理案件时担心自己是个女同志上厕所不方便而不敢喝水;经常为了抓捕犯罪嫌疑人被抓伤,说起这些,她丝毫没有悔意,唯一让她伤心落泪的是对父母和孩子的愧疚。

  多年来,史秀萍同志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缉毒事业上,很少有时间去孝敬父母,关心孩子。她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毒瘾发作丧失理智的瘾君子,她针锋相对,斗智斗勇;面对在巨额利润驱使下丧心病狂的毒贩,她提枪立马,临危不惧;面对一起工作的战友们,她体贴关照,无微不至;面对家人,她只剩歉疚!然而,史秀萍却说:“假如还有来生,我想我还会选择当一名缉毒警,无悔党和人民的重托、无悔法律、无悔神圣的禁毒事业,用我的忠诚、实干、拼搏、奉献诠释我无悔的选择”。


  平凉市静宁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指导员王一,被业界称为指纹神探。他先后荣获“全国首期公安楷模”“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陇人骄子”等多项荣誉。

  在他眼中,这些指纹不再是一个个简单的纹路,而是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它们能和他对话、交流,能带他重构现场、还原事实真相。

  有时候,他废寝忘食,盯着指纹能瞅上一整天,同事们都笑他有些“魔怔”,感觉王一仿佛是一位坐禅高僧,摒弃杂念,专心致志,完全沉浸在了无声的指纹世界里。

  就这样,他这一干就是十五个春秋,十年辛苦不寻常、守得云开见月明,他一次又一次刷新了全省指纹破案记录,从一名籍籍无名的技术“菜鸟”成长为指纹鉴定专家,被公安部评为科学技术人才一等奖。平日里,王一总是与他的三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和一部马蹄镜朝夕相处,破获了一起起大案要案,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近些年,王一发送查询比对信息十几万条,比中认定破获全国和本省案件1100多起,涉案价值近2000万元,其中命案6起,认定公安部协查命案、在逃人员和全国重大案件嫌疑人9名,爆炸、故意伤害、抢劫等八类重大案件68起……尤其在云南昆明、玉溪暴恐事件协查中,王一仅用了48小时就比对认定2名重大嫌疑对象。这些数字的背后,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

  在巨大的荣誉面前,王一并未沾沾自喜、居功自傲,而是抛却浮名、全面清零,彰显在人们面前的依然是他那憨憨的笑容、微驼的身躯,骑着自行车忙碌奔波的背影,低调普通得让人看不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指纹“神探”。

  正是他的专注、严谨、朴实、担当,才使他在惩治犯罪、维护正义、服务百姓的征程中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日前。王一又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第九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正如王一自己所说: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就要风雨兼程!

  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向新时代公安工作提出了“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的总方略,擘画了新时代公安工作的宏伟蓝图,作为一名基层公安民警,史秀萍、王一,用灵魂铸就赤胆的忠诚,用智慧积淀金盾的信仰,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警察人生。

  宣讲人:冯  雪

  平凉市公安局崆峒分局科员


蹊跷!父亲深夜坠楼女儿着急将遗体火化?

涉嫌非法拘禁罪,被刑事拘留。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警侠”董喜宽:警察的尊严要用一生来维护

没有经历过生死的人,不足以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