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这条路,崎岖不平,满眼泥泞。
在这条路上,他义无反顾,勇挑重担。
他用心扶贫,把贫困群众当亲人。
他用力扶贫,走村串户为乡村谋发展。
他用情扶贫,帮扶解决农民工合理诉求。
他用自己的奉献之火点燃苦寒贫穷的土地,
他用真情唤起困难群众战胜贫困的希望与信心,
然而,他却永远倒在精准扶贫的路上。
从此,他将生命的最后一刻定格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
他就是黄陂区司法局驻蔡店张家新屋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李家刚同志。
扶贫心愿未了,就这么走了
李家刚生前的同事与群众听闻他的噩耗,悲痛之情难以言表,无限惋惜。
“事情发生太突然了,上午还在村里跟大家谈家常,谋发展,下午就出事了。”蔡店街张家新屋村支书说。
“前几天,区司法局刚收到李家刚同志的扶贫工作报告,手写报告中提到扶贫对象张东平无法脱贫,需寻求局里帮助,你的这个心愿还没有完成就这么走了……”局办同事十分伤感地回忆起三天前的事。
让时光追溯到2019年5月13日下午,黄陂区司法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李家刚同志,在蔡店街张家新屋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路途中遭遇车祸,被对向行驶的私家车猛烈撞上,使正常驾驶摩托车的李家刚同志头部严重受伤,后经黄陂区人民医院抢救无效离世,年仅50岁。
李家刚,男,1968年12月生,中共党员,黄陂区蔡店街西峰村人,黄陂区司法局蔡店司法所首席人民调解员。在近十年的人民调解员工作中,先后20余次获省市司法行政机关评为优秀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协议卷宗一等奖,所在蔡店街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省、市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荣誉。
回忆李家刚同志走过的路,荣誉的背后是付出,党员的责任是奉献。李家刚生前以无私的奉献精神,筑牢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与蔡店街人民群众一道躬身践行“枫桥精神”,守护蔡店一方平安。
用力扶贫,与村民打成一片
2018年,李家刚被黄陂区司法局派驻到张家新屋村成为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在扶贫工作中,他进村组、入农户、奔走于田间地头、调查摸底,总结经验,他对张家新屋村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始终把扶贫对象的困难放在心上。
他驻村后,与村民打成一片,积极了解村民呼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真心帮扶,处处体现着一名扶贫干部的责任和义务。
李家刚常说“把贫困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的事当成家事。”刚驻村时,李家刚为了掌握脱贫攻坚的“第一手”资料,与队员们一起走村串户,对张家新屋村扶贫对象做到心中有数,对贫困户的档案逐一登记入账,做到一人一档,档案与户对应、帮扶责任人与帮扶对象对应,对72名扶贫对象分类归档、分类帮扶,对于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事故致贫等各类型的贫困户分类管理,严格扶贫户进入和退出程序的民主化、公开化。
对自2015年以来的精准扶贫户严格把关,按政策纳入和剔出,让贫困户真正脱贫,让未脱贫的贫困户继续得到帮扶,真正让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一位贫困户中。
白天奔波走访村民,晚上挑灯夜战共商发展。在扶贫攻坚的路上,记录的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也是一名扶贫工作者的担当,更是一名法律调解员对党的忠诚和对群众的热爱。
用心帮扶,这是绿叶对根的情
“一听到他出事的消息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老天你怎么这么不长眼呐,他那么好的一个人,前天还给我送来了米和油,和我说有困难再找他,这么好的干部怎么一下子没了呢?”蔡店街道的村民李大妈倚在自家门口抹着眼泪十分悲痛地说。
蔡店乡地处武汉市北部边缘,是革命老区,178平方公里的丘陵地域上居住着5.3万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矛盾纠纷也较为突出,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身为扶贫队员,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帮扶贫困村不仅要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更要维护他们的利益,让他们真正站起来。
李家刚在近十年的调解生涯中,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00余起,接待来信来访群众4000余人次,帮助农民工讨薪400余万元,提供法律援助24次,调处重大疑难纠纷56起,成功率在98%以上,履行率达100%,不愧是老百姓心中的优秀人民调解员。
2013年12月,蔡店街小城镇建设项目启动,涉及一百多家农户拆迁赔偿的问题,少数农户因不懂国家拆迁政策,强词夺理、多要多占,甚至为了多得补偿而千方百计阻止施工。在距离区政府验收该项目只有15天时,李家刚同志临危受命赴现场调解纠纷。
当时一村民躺在挖掘机前不让施工。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李家刚全面了解相关信息后,及时与该村民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清拆迁政策和赔偿标准。经过情与法的说理,该户的心结解开了,矛盾也化解了。他顺势做好其他农户的工作,在一天的时间内办理了18家农户的征地手续,停工一个星期的小城镇项目又重新启动了,他高效的调解速度让老百姓心服口服。
十年来,李家刚同志在人民调解事业中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智慧和汗水,用自己对工作和乡亲的热爱维护着一方和谐稳定。
用情调解 关键时刻显英雄本色
李家刚心系百姓,服务群众,真情实感,以理服人的调解故事在百姓心中久久流传,在他的工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次次调解经过。
2010年12月25日,多次讨薪无果的农民工相约石武客专铁路工程蔡店段,操着扁担、扳手、铁棍与四名石料供应老板发生纠纷,双方不甘示弱,争锋相对。眼看一场大规模流血事件即将发生,公安部门接警后迅速出警并暂时控制局面。
紧急时刻,李家刚赶赴现场进行调解。他一面向农民工宣传法律,一面和老板理清法律关系,探讨如何解决拖欠工资的问题。经过7天的谈判,为300名农民工讨回了117万元的薪金,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群体械斗事件。
事后,农民工拿着这些工钱在李家刚面前跪下“谢谢你,你就是为我们农民工主持公道的救星。”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肖家因宅基地和出行路反目成仇的兄弟俩,经李家刚主动调解,和好如初。记得当时弟弟肖老三将出行路围建院子,矛盾激化,哥哥要以死相拼。现在肖家兄弟俩回忆起2017年6月那件事,后悔不已。“真不该啊,那半个月,我们让李家刚天天吃不好,睡不好,要不是他苦口婆心地给我们兄弟俩讲法规,讲亲情,我们兄弟俩也许会天各一方了!可现在李家刚却把最好的亲情留给了我们,自己却离我们而去了!”
是啊,李家刚把亲情留给了大家,自己长年累月奔走在一线,对家人的亏欠一直隐藏在心里,从来不提半句困难,对群众是有求必应。鉴于蔡店街村民有赶早集的习惯,他经常在上午8点前就打开司法所接受群众法律咨询,节假日也经常不休息,他把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心中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的安危。李家刚就是这样一位优秀人民调解员,他肩挑党的重任,在精准扶贫的路上,和村民心连心。在这片土地上,他不仅仅是一个过客,更像一名使者,他的精神永远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激励着更多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