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身披朝霞晚晖走向岗亭,指挥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行人;他们驰骋在纵横交错的城市街道,巡查纠正各种交通违法;他们奔赴一个个交通事故现场,还原事故真相……他们是人民警察,也是共产党员,在交管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使命,默默践行着入党誓言。
今天,带您走进福建厦门公安交警队伍,一起听听三名优秀党员民警的故事,感受他们身体力行诠释“党员”的内涵。
【人物名片】
杨少荣
厦门市交警支队思明大队莲前中队中队长
党龄:30年
警龄:17年
1967年出生,1985年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消防战士。“为人民服务”这句在部队中传诵的口号成了他的座右铭,激励着他在部队中屡获军功。2002年转业从警,这句口号依旧鞭策着他,促使他快速成长为基层交警中队的“领头羊”,成为领导满意、同事赞誉、市民信赖的交管业务骨干。
冲锋在前 一心为民
18岁从军,他是消防部队里的“逆行英雄”,在火光中穿梭,淬炼一身勇骨;35岁转业从警,他是警界的多面手,刑警、巡警、交警多警务样样精通。如今的他,是道路交通安全卫士,也是基层警务中队的“领头羊”。谈及如何能够在公安工作中游刃有余,杨少荣说:“秘诀无他,只有做好本职工作,时刻不忘党员身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知重负重 勇破交管难题
部队转业之时,杨少荣有不少工作选择,但他放弃了相对轻松的岗位,选择了“警察”这个在许多人看来非常辛苦的工作。“或许是部队里养成的习惯,火光越大我就越想往前冲,困难越大我就越想去挑战。”如今,杨少荣所负责管辖的片区面积近23平方公里,是岛内最大的交警中队辖区。不少为新建道路,部分区域还处于建设开发之中,车道宽、路况好、途经车速快、交通事故多发,交管难度不言而喻。杨少荣迎难而上,多措并举破解交管难题,保障了辖区道路安全。
杨少荣加强辖区隐患排查,破解交通难题。
排查并消除交通隐患是杨少荣多年来坚持的工作之一。2018年,田厝路口时常发生人车剐蹭事故,杨少荣走访现场了解到,附近居民夜间前往前埔健身公园休闲时常常随意横穿马路,且路口有调头区,人车混杂安全隐患大。杨少荣便协调在路口加装了隔离护栏,禁止车辆调头。然而依旧有市民翻越护栏,甚至在护栏上拆出缺口,稍有改善的路口又陷入了混乱。
最终,杨少荣将护栏加高至两米,并加强警力巡查,劝导市民安全过街;联动周边社区,开展居民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如今,该路口交通安全隐患已彻底消除,整治举措得到了上级的肯定,成为模板在其他交警中队中进行推广。
同时,杨少荣紧抓交通违法查处不放松,针对不同违法行为总结出多种查处方法,提升了纠违成效。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莲前交警中队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28.64万起,综合成绩名列思明交警大队前列。在杨少荣的严管严控之下,辖区交通事故数随之下降——2018年辖区交通事故警情相比2017年下降了两千余起,亡人数减少超过50%。
便民利民 增添群众安全感
作为一名基层交管工作者,杨少荣时常要与市民打交道,“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在他心中,市民群众的满意度成了他检验交管工作的标准。
2018年暑期,云顶学校修建了新校门,门口的云顶岩西路通车。但该路长期被周边市民违停占用,杨少荣带领民警与社区工作者挨家挨户走访、沟通,最终清除了违停车辆。同时,杨少荣与相关单位接洽,及时完善了周边隔离护栏、交通标识标线、斑马线等设施。考虑到该校家长存在非机动车接送学生的情况,杨少荣还在校门口人行道上施划了两处非机动车临时停放点,供家长有序停车等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举措在云顶学校门口筑起一道强有力的安全防线,学校师生、家长都倍感安心。
每年举行各类展会活动逾400场的国际会展中心也处于莲前交警中队的管辖之内。在展会交通安全保障工作中,杨少荣与同事们发现会场周边停车资源有限,观展市民与商家都面临着停车难题。“交通管理应‘有堵有疏’。”杨少荣在纠查会展周边主干路车辆违停时,还特别在多条交通压力较小的非主干道上开辟了临时停车路段,极大地满足了参展商家及观展市民的停车需求。
【人物名片】
蔡旭炜
厦门市交警支队秩序管理大队副大队长
党龄:10年
警龄:17年
1979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系。2002年入警,2003年以来先后在市交警支队交管处,思明交警大队,市交警支队秩序处、秩序大队等岗位历练,参与交通秩序管理、交通违法打击、重点车辆管理、春运保障等工作。2015年任市交警支队秩序管理大队副大队长,负责交通改善、交通组织管理、交通管理措施制定、停车管理等工作,着力挖掘城市交通潜力、提升通行效率、优化城市交通环境。
担当作为 交管为民
他把马路当做办公室,奔走在每一个交通改善项目的现场,实地考察、精准施策;他把市民的出行难题、交通诉求作为交通改善工作的第一信号,察民情、解民困、办实事;他把道路建设、城市规划等相关书籍当做必读物,潜心学习、刻苦钻研,让自己的工作能力更扎实、更专业;他把难得的家庭旅游变成了“交通考察”,被妻子“抱怨”旅途中拍下的风景照还没有交通图多……蔡旭炜始终牢记党员使命、坚守警察担当、践行为民服务,成为新时代党员民警的标杆。
躬身一线 交通改善出实效
“爸爸,说好了带我去海边玩,怎么停下不走了呢?”2016年4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在思明南路演武路路口,孩子推了推站在路口观察车流动向的蔡旭炜。蔡旭炜回过神来,心里满是内疚。自厦大-南普陀片区交通改善工作启动后,连续多个周末蔡旭炜都在工作中度过,好不容易带孩子出来玩,没想到途经该路段还是“被绊住了脚”。
厦大-南普陀片区地处我市老城区,路窄车多人流量大,路网承载力严重不足,交通提升与改造迫在眉睫。当时,该项目由蔡旭炜接手负责,在半个多月的调研时间内,他“以路为家”——在不同时段进入该片区观察各类车辆的通行情况;与周边商家沟通交流,摸清居民、商户的出行需求;采取乘公交车、出租车,骑自行车,自驾车,步行等多种方式,体验该片区交通状况。
蔡旭炜(左)走上街头,与有关单位工作人员沟通交通改善举措。
最终,优先保障公共交通,旅游大巴、出租车限时停车,社会车辆错峰出行等一系列举措在蔡旭炜与同事们的努力下慢慢成形,最终于当年“五一”假期前落地实施。后续,蔡旭炜还对这些交通改善举措不断更新、优化,该路段交通环境得到改善,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多条重点道路被划定为繁忙路段;多所学校周边施行限时停车举措;思明南路、大学路等景点集中的路段新增了非机动车道……近年来,蔡旭炜带头开展了我市多个道路交通改善工作。他始终奉行“交通改善方案不能在办公室内写出来,而是要用双脚走出来。”大大小小的街头都洒下来蔡旭炜与同事们的辛勤汗水,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交通改善所带来的便利与高效。
实践为民 服务群众成习惯
“我们要为人民管交通,而不是为交通管人民。”这是蔡旭炜从警以来的工作信条,他始终将市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作为交通改善工作的第一信号,把实现好维护好市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及最终目标。
去年,文兴东路-莲前东路周边多户商家反映该路段在多年前被规划为禁停路,严重影响了商家装卸货,两侧商家苦恼不已。蔡旭炜带队前往现场查看,发现该路为次干路,交通流量不大,而周边停车资源不足,商家停车装卸货确实不便。经过周密研讨,该处黄实线被改为黄虚线、划定了社会车辆临时停靠区,并规划了4个临时停车位供商家装卸货使用。如此一来,既满足商家装卸货需求,也满足市民停车购物需求。
从接到市民反馈到改善措施落地,蔡旭炜与同事们用时不到一周,商家们对民警们的工作效率点赞叫好。蔡旭炜则认为这是作为一名党员民警的应为之事,他说:“交通关乎民生,解决市民的出行问题不容等待、不容耽误。”
【人物名片】
冯啸
厦门市交警支队特勤机动大队二中队民警
党龄:2年
警龄:15年
1983年出生,2004年警校交管专业毕业后入警,先后在湖里交警大队、市交警支队政工纪检室、特勤机动大队窗口等多个岗位工作。现为市交警支队特勤机动大队二中队民警,参与重大活动交通保障、严重道路交通违法查处等工作。同时作为大队团支部书记、辅警中队长,组织开展队伍团建活动,带动辅警队伍健康发展。
纠违有方 警队强将
冯啸是一名“老民警新党员”——警龄15年,党龄2年,但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期间,冯啸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论身在哪个岗位,他都是业务标兵,多次获得个人嘉奖、“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等荣誉。如今,冯啸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立志做一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好党员、好民警。
业务扎实 警队尖兵展风采
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练就了冯啸扎实的交管能力,让他在查处严重道路交通违法工作中,时常能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种交通安全隐患,是倍受警队领导与同事赞誉的勤务尖兵。
2016年1月,冯啸巡逻至思明区莲景二路,目光扫过一辆挂着“闽DTR5**”牌照的白色小车,他敏锐地反应到当时厦门还未发放“TR”开头的牌照。冯啸立即通过警务系统查询,结果查无此车。他欲查看车辆识别号,却发现车头的识别号被车内一张广告遮挡。冯啸仍不放弃,发现号牌上的固定螺丝印有“粤Q”字样。“这辆车极有可能悬挂了假号牌。”冯啸依法查扣了该车。最终经核实,该车使用了伪造车牌,并肆意违法驾驶,存在数十条交通违法记录。
冯啸(右一)交管业务精湛,是警队中的勤务尖兵。
同年4月,冯啸与同事在思明区香秀路开展交通违法查处工作。他发现一辆“闽AUW6**”小轿车违停在路边,经警务系统查实该车号牌应为“闽D996**”。冯啸透过车窗发现驾驶室内有疑似管制刀具等物品,立即报备大队,请求警力支援。30分钟后,车主王某前来开车,被民警当场控制。冯啸从其身上搜出了一把匕首,并在车上查获砍刀1把、长矛1支、长棍4根。王某有抢劫前科,最终被依法惩处。
2018年以来,冯啸每年要执行重大活动交通保障任务近百场。虽已是交管熟手,但冯啸始终以“新手”自居。他认为重大活动交通保障工作关乎民警形象,更关乎厦门城市形象,“不能凭老经验办事,每一次任务都应谨慎部署。”长久以来,每每接到保障任务,冯啸都会提前好多天进行线路勘探、加班演练、确定备用路线,确保所有保障任务都圆满完成。(记者苏丽娜 通讯员 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