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伴随着祖国走过的波澜壮阔之路,一代又一代的甘肃公安人,薪火相传、不忘初心,在蜕变中发展,在传承中前行,在坚守中奋进,用自己的青春和岁月在70年的发展年轮上刻下成长的印记……
从即日起,甘肃公安融媒体中心联合甘肃警察博物馆将陆续推出“走近英模·传承警魂”系列报道,通过聆听甘肃公安英模的感人故事,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学习他们的模范事迹,传承他们的英雄本色,激发青年民警奋进的新动力,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七一前夕,怀着对老前辈的崇敬,甘肃省第五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柴雅、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段忠磊、省公安厅扫黑办杨秦涛三名青年民警,来到离休英模傅兰堂老人家中,聆听老人讲述烽火岁月里的战争往事和卓越传奇的警察故事。
傅老说,打平津战役的时候,两个炮弹片炸进自己腿部的肉里,当时也没卫生员,他用手将两个弹片抠出来,班长打开急救包里的止血包,把药撒在伤口上,用绷带绑得紧紧的。可能是麻木了,那个时候感觉不疼,照样跟着部队走,首长给大家鼓劲:“同志们快走啊,不能当俘虏,敌人在后面呢。”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龚自珍的这两句诗或许最能体现老一辈为了新中国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情怀。
1950年,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并派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面对美军对中国东北近邻的入侵和对我国安全的威胁,中国军人奔赴朝鲜战场,在异国他乡艰苦作战,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回忆起抗美援朝战争,傅老说,在战场上天气很冷,战士们都穿着单衣,大家宁愿冻死,也不愿意离开阵地。战士们爬在冰冷的地上,脱袜子的时候,连肉皮一块都拉下来了,那是冻的,但大家毫无怨言,心里一直在想着怎么消灭敌人。
傅老回忆,解放兰州战役打得很艰难,战场上到处都是断了的胳膊和腿,但没有人退缩。记得有一天晚上,因为天黑分不清敌我,战士们就在胳膊上绑一条白毛巾,看到胳膊上没有白毛巾的人,就知道是敌人。
一寸山河一寸血,翻开任意一页中国前进的历史,相信都能攥出一把热血来。
傅老回忆,战场上两兵相见,一开始没开火的时候,有点害怕。但是战斗打响的时候,到处是炮弹,顾不上害怕,只记住一个是消灭敌人,一个是保护自己。他感慨到,战场上冲锋陷阵,轻伤不下火线,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后来的公安工作,都是国家使命。
傅老说,刚解放的时候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做公安工作更多的是依靠人民群众,群众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
他告诉青年民警们,无论什么时候,群众工作始终是我们离不开的法宝。他说,做群众工作,就是要多走近群众、爱护群众、帮助群众,群众也愿意接近咱们,把咱们当成亲人。群众了解公安工作,也就信任公安机关,有情况就会向公安机关报告。
傅老说,我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民警背着老人过马路,群众有困难民警们都在全力帮助,民警和群众的关系越来越好了,群众越来越信任公安民警,支持公安工作。
解放东北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解放西北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二级金盾纪念章……一枚证章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张照片就是一段珍藏的回忆。傅老拿出荣誉证章、证书和老照片,向青年民警讲述背后的故事。
交谈的最后,傅老语重心长的说,为了我们国家更强大,人民的生活更美好,习总书记到各地去了解情况,考察民情,关心群众,我希望习总书记注意自己的身体,祝习总书记身体健康。
也许我们不曾经历过那段历史
但我们永远无法忘记那段历史
硝烟虽已散尽
但历史的烙印却深深地
刻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
88岁的傅兰堂老人,第一眼看到他,朴素的着装上别着党徽。谈到从军经历,他一遍遍说“感谢党!是党的培养让一个放牛娃成了国家干部,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说到公安工作,老人反复叮嘱“要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12岁参加儿童团、16岁从军、88岁仍关注国家时政,傅老不问生死、一心为国、为民服务的家国情怀让我备受感动,深深刻在我的记忆中。
使命和责任是人民警察的永恒主题,我们一定要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精神继承并传承下去,践行新时代青年民警爱国为民使命。
—— 柴雅
傅兰堂老人16岁投身革命,从军人到警察,脱下军装,穿上警服,心中承载的永远是党,是祖国,是人民。他的事迹深深的感动着我们,作为青年民警,要以老前辈为榜样,牢记使命,薪火传承,在平凡的岗位忠诚履职,续写光荣!
—— 段忠磊
与傅老交谈,老前辈艰苦奋斗、为民服务的精神震撼人心,是我们年轻民警的精神支柱。我们将继承和发扬好榜样力量,深植为民初心,秉持为民情怀,踏踏实实干事,为人民幸福安宁、社会安定有序不懈奋斗。
—— 杨秦涛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向老前辈致敬
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