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让我来夸夸自己:一枚“警察戏精”的养成之路

2019-06-28 19:51  来源:青声入微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思来想去,还是以第一人称,来跟大家聊聊吧~

为什么说我是一个“戏精”

最近,公安版禁毒宣传MV《不染》火遍全网,收获各大媒体纷纷转发,一度登上热搜前列,阅读量更是达到数千万。

  《不染》中的我


其中,我饰演了一个因为染毒导致人生尽毁的瘾君子。


在奉贤分局团委书记仇懿倩和宣传科科长(前任团委书记)刘彬惊为天人的歌声里,我的表演可谓锦上添花。

微电影《花落谁家》


上海市公安局历时半年拍摄制作的微电影《花落谁家》入选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近日正式公映,这是上海公安系统首部参与院线公映的微电影作品。

《花落谁家》中的我


片中,我饰演了一个为了自己的财富梦想误入歧途的诈骗犯。


有幸参与专业的微电影制作过程,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收获了很多。

上海公安古装反诈骗宣传MV《知否》,传播级别与《不染》不相上下。


《知否》中的我


MV《知否》中,我是一个被各种骗术骗了个遍的受害者。


在一个较短的制作周期里,配合无间的草台班子较好地完成了团队的第一个作品,参与到过程中,感受与旁观决然不同。

有的好友发来贺电:

演技炸裂!你火了!

上海公安光头强!给我签名!

有的好友发来鼓励:

感谢荧幕!真人比镜头胖多了!

还有的发来灵魂拷问:

你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来一个正面形象?!

你以为我不想知道吗?

借着上海公安这些优秀作品的东风,我扮演的形象被更多的人看到了,作为演员,与有荣焉;作为公安青年,幸之甚也。

似乎,“戏精”的形象也建立起来了……

成“精”之路

警察的故事无需演绎,它已经真真切切地占据了我生活的大部分。这些年,我抓过在逃人员、跑过社区、做过窗口接待…回望从警之路,不禁感慨:不当警察哪里能体验如此精彩的人生!


2013,从警第一年


2019,从警第七年

……

请不要笑得太大声

不然别人会觉得你上班不认真

看警察蜀黍七十二变

大学时期的舞台梦想,在工作后仍然幸运地得到了保留。不可否认,正是这些年的从警经历,醇厚了我的演技。

工作以来,我时常能够参加市局、分局举办的各项演出活动。来自警务工作中的阅历,让我对角色人物的把控更加精准到位。


在“心理剧”的展演活动中,我初出茅庐,饰演一名被纠纷难倒的新警。

在方言小品的舞台上,我又成了一个金点子不断的资深社区民警。

在先进典型表彰会上,我化身为走投无路向警方求救的被害人。

在防范诈骗的宣传活动中,我饰演了巧舌如簧的诈骗分子……

“戏精”二字,于我更是参与公安工作后的礼物和荣誉。

话剧《暗恋·桃花源》


2018年初,我和浦东分局的民警周晶晶一起登上了著名导演赖声川在上海美罗城的根据地——上剧场,出演话剧《暗恋·桃花源》,我饰演主角“老陶”一角。


我们一起成立的,由大学校友和话剧爱好者组成的“胖斑马”白领剧团,从106个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全国4支获得赖导团队授权的全本《暗恋·桃花源》公演资格的团队之一。


许多毕业后难得一见的好友们听说了这件事,纷纷相约从全国各地赶来观看演出。当晚的演出大获成功,走出剧场,我们大哭大笑,拥抱合影。

南塘戏剧社

在奉贤地方剧社《南塘戏剧社》的独幕剧中饰演一个为了遗产撕破脸皮的入赘女婿。(没错,又饰演个坏人)

电影《卡桑德拉大桥》里,男主角说,他习惯性地保持作息规律、身体健康,似乎就是为了能够与致死率极高的病毒战斗而准备。

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寻求提升、保持状态,为下一个角色,全力以赴。

“戏精”的独白


说来好笑,大学时期,我曾饰演过一个愤世嫉俗的劫匪。最后,我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

那个角色分量最重的台词,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至今为止的人生,分享给各位:

“我们不能以必须迎合他人对我们生活方式的期望为由,放弃自己为自己做选择的权利,否则我们会自欺欺人一辈子...而我们所崇尚的自由,那才是真正的自由,这种真实的自由,会指引我们成为某种人,并且真实的活着。”

警服是我的梦想,舞台是我的热爱,幸运的我,承蒙太多包容和关爱,才能够同时拥有这一切,在青春的底色里,挥洒欢畅的图画。


谢谢大家,我是“戏精”张超,大家也可以叫我——奉贤吴彦祖,下次再见啦~

女子被压车底,全公交的乘客冲出救人 【三分钟...

“男子20年后打老师”案被告人获刑一年半

破坏社会道德准则和公序良俗,情节恶劣,其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一名监狱警察的扶贫之路

刘汉春:为困难群众办成一件实事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