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河畔送忠魂,烈士英名留北疆。
生为拉套老黄牛,初心不忘誓为民。
2019年6月13日9时30分,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殡仪馆。告别厅内,气氛庄严,安静肃穆。
扎兰屯市公安局民警张恕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低徊的哀乐撞击着在场的每一位追悼者的心灵。
2019年6月4日,张恕同志在呼和浩特市执行扫黑除恶专项线索核查任务时突发疾病,因公牺牲,终年59岁。
那天距张恕同志光荣退休仅仅剩下101天,——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行进在破案的路上。“站好最后一班岗”,他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党员、一名民警铮铮誓言。
张恕同志,中共党员,1959年9月出生于呼伦贝尔扎兰屯市,1983年9月入警,一级警督,生前系扎兰屯市公安局基层基础工作大队副大队长,历任刑警大队科员、中队长、副大队长、向阳派出所教导员等职务。从警36年来,他对党忠诚,一直扎根基层,履职尽责,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灵车缓缓驶过街道,战友们庄严列队,辖区群众挥泪成雨,十里相送。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老民警,为什么牺牲后赢得了这般敬重?
我们从他的战友和群众的评价中可以找到答案。
“他是个好大哥!”
“他是个好警察!”
……
记者深入走访了张恕曾经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地方,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张恕是一头拉车不松套的老黄牛”。
这是对张恕最高的评价、最好的褒扬。
张恕初入警时在农村刑警中队
把忠诚镌刻在心底 执著办案韧劲如牛
36年警龄,17年在刑警,刑警生涯练就了张恕嫉恶如仇性格,也培养了张恕对待工作无私忘我、不知疲倦如老黄牛般的韧劲。每当投入到侦查破案的工作中,他就像上紧了发条,不查个水落石出绝不松劲,不抓到罪犯誓不罢休。
当时的刑警大队,分为城市中队和农村中队,刚刚入警的张恕自告奋勇去了农村中队。
张恕的妻子张青回忆说,自从1986年和他结婚后,一年365天,张恕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农村,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
张恕和妻子结婚时照片
1986年12月的一天,天气特别寒冷,刚从乡下回来的张恕,还没来得及把家里的被窝捂热乎,就离开了家上了案子。
扎兰屯市库堤河乡发生一起抢劫案,张恕二话没说就和队长去了发案现场。当时正是一个冬夜,小雪初停,他们循着足迹追踪,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一直追寻到了龙江县龙兴镇新城子村,在被窝里将作案人员成功抓获。几个嫌疑人非常惊讶,抢来的钱还没来得及分赃,警察居然这么快就追到了家中。钱一分不少地追了回来,可张恕他们却冻成了冰人。
越是节假日,张恕越是忙。结婚后,他几乎没有和家人在一起过个完整的节日,妻子张青说,孩子生病、接送放下学、家里小修小补的事,都指望不上他。可是民警有事儿只要和他说一句,他就毫不犹豫的说,去吧!我替你值班。他连续13年没在家过过春节,他把和家人团圆地机会留给他的队友们。
张恕在战友眼中有勇有谋、果敢坚毅,案子不破决不罢休,说他就是一头干起工作谁也拉不回来的牛。
1992年,扎兰屯市车站铁道东一带频繁发生窃案,张恕接到任务调查此案。经过一番艰苦地摸排走访发现系赵某和李某两人所为。
被抓获的赵、李二人交代案情就像挤牙膏,今天审交代一点,明天审又交代一点,张恕耐着性子审讯,看他们能耍出什么花样。每交代一次,张恕和同事就背上一个装着材料的黄挎包,骑上自行车跑到二十多里地之外的固里金村去核实,前前后后跑了一个多月。
最终将案情查清,原来二人在团结乡固里金村租了一个房子,偷了东西就拉到那里,然后就地销赃。并经过串并,一个160余起的系列盗窃案得以告破,赃物整整拉回了两卡车。
1995年,扎兰屯市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窃案:市政府一辆价值20多万元的三菱车被盗!张恕接到任务后,开始走访排查。
在排查中,细心地张恕发现有一户姓孙的人家里出现了一辆桑塔纳车,凭他对这家人的收入状况了解,根本买不起汽车。
职业的本能,让张恕怀疑其中必有蹊跷。于是开始深入调查,终于摸清了桑塔纳的来历:这辆车是孙姓兄弟俩从吉林松原偷来的。在进一步审问中,孙姓兄弟供述了偷盗市政府三菱车,并转移到外地藏匿在秸秆垛内的事实。
执著的张恕继续深挖,发现这兄弟二人不仅盗窃汽车,还偷过摩托车等,诸多案件在身。案件告破,轰动一时,张恕因此还获得市政府的奖励。
张恕淡泊名利。对于是否立功受奖,他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只有破获案件是他的职责。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个人的名利想得少,群众的安危想得多;个人的辛苦想得少,案件的进展想得多。也正是这种近乎与牛一样执拗劲儿,张恕与其战友屡破大案要案。
多年的刑警生涯,张恕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1996年的一天,张恕在外巡逻时,发现一个人行迹可疑,遂带回审查。经审讯,此人是大河湾镇暖泉村的陶春林,陶春林正计划当晚要杀害村长全家,同时陶春林还供述了背负9起命案的犯罪事实。
36年的从警生涯,张恕参与侦破案件达3000多起,无一错案。张恕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先后多次被评为扎兰屯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他成为战友心目中的标兵和榜样。
在办案中的张恕
用情温暖践行使命 把老百姓装在心中
张恕生活简朴,在别人眼里他很抠儿,但却对他人很大气。
扎兰屯向阳街道办事处纸浆社区书记任朱伟燕说起张恕,满脸泪痕,几度哽咽:平时我们社区有什么大事小情的,只要跟张大哥一说,他马上就到,群众的事儿就是他的事,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要比家人还多。
朱伟燕介绍,社区里有个叫晓伟的孩子,上高中的时候因为偷自行车被劳教三年。
张恕走访时知道了这件事儿,就找孩子谈心,鼓励他不要自暴自弃。孩子被张恕的真情打动,表示想要在劳教期间好好学习参加高考。张恕随即四处奔走,找齐了高中课本和学习资料给晓伟送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恕的帮扶下,晓伟顺利参加当年高考,并以572分的成绩,被南方一所重点大学录取。
考上大学却上不起大学,学费成了难题。张恕找到街道办事处,组织社会各界捐款,终于凑齐晓伟的学费。
在晓伟启程上大学前,张恕又把一千元钱强行塞给孩子。
朱伟燕说,张恕哥平时特别节俭,可对需要帮助的群众可大气了。对待群众总有那么一股热情劲儿。
库堤河乡福泉村是派出所的扶贫点。扶助对象是一户年轻的小夫妻,家住在河边,准备饲养鹅雏脱贫致富。派出所为这家人提供了3000元的扶持资金。
张恕就常常过去了解鹅雏饲养情况,鹅雏小的时候容易得疫病,几个月下来死了一半,把小夫妻二人愁坏了。张恕二话不说掏钱买了鹅雏送来,又帮助他们修缮了鹅舍,买来关于饲养家禽的知识书籍。小夫妻俩激动地对张恕说:大哥,你是我们的恩人啊。没有你我们还不知道在哪儿讨生活呢!
虽然经常掏钱帮助别人,但张恕对自己按照他人的说法就是“太抠门”。20多年来,他几乎没给自己添过新衣服。张恕一双皮鞋一穿就是10来年。张恕就是穿着这双鞋走遍了辖区的大街小巷,为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
对自己节俭不说,就连给孩子买东西张恕都“舍不得”。张恕的双胞胎女儿至今记得父亲当时给她们俩买的玩具没有超过三元钱的。
张恕确实很“抠”,但是帮助别人却慷慨大方,花多少都不心疼。
一次,张恕与刑警王辉晚间在火车站巡查时,一个老人领着一个小女孩焦急地找到他们,说下火车后发现钱包被偷,没钱买票被困在火车站。
了解情况后,张恕毫不犹豫地掏出一百元钱交给老人。老人和小孙女不停地致谢。
在11年的派出所工作中,张恕以火热的为民情怀,踏实的工作作风,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调解民事纠纷多达千余起。换来邻里和睦、社区安宁,也赢得了辖区群众的敬重和称赞。
用担当扛起责任 把危险留给自己
张恕不善言辞,总是默默无闻,但却有牛一样的拼搏精神,关键时刻他能冲得出来, “让我来”是他的战友们听到张恕最常说的一句话。
1989年正月初三,林业公安民警郑富春认为其岳母挑拨夫妻二人关系,便怀恨在心,杀死同事后抢走了手枪,又来到岳母家将大舅哥、大姨姐开枪打死,打伤岳父。当他的岳父被人送到医院抢救后,他又跟到医院将岳父开枪打死。
公安局出动20多名警力追捕了三天未果。大队人马撤走后,留下刑警队长刘宝勋和张恕继续寻找线索,两人背着半自动步枪,挨家挨户搜查。搜查房屋天棚是最危险的,需要架上梯子人才能爬上去,头部首先会暴露在天棚洞口,如果郑富春藏身其中,发现有人接近,穷途末路之时肯定会开枪顽抗。每次刘宝勋要上去,总是被张恕拦住,他自己抢着先上去。在张恕们的追捕下,无路可逃的郑富春开枪自杀。
刘宝勋、张恕从案犯身上还搜查出四十多发子弹。至今刘宝勋想起来就冒冷汗,如果当时郑富春负隅顽抗后果不堪设想。
2000年4月,张恕离开了刑警大队,来到向阳派出所担任教导员,开始了历时11年的派出所生涯。他以所为家,率先垂范,无数次迎难而上,在各种急难险重现场总是能够看见他的身影。
2006年的夏天,向阳派出所辖区的街头险情突发:一个名叫蔺大虎子的居民,酒后躺在平板马车上睡觉,因为马乱动惹火了他,就拿鞭子抽打马儿致脱缰,马车狂冲向附近的知青广场, 当时张恕正和搭档李泽清在辖区巡防,突然听到呼喊声,李泽清还没反应过来,张恕已经冲了上去,面对脱缰的烈马,不顾个人安危,死死拽住缰绳被马拖行了几十米,才停下来,此时距离知青广场已经非常近了,一场群体性伤亡事件避免了。
还有一次,张恕和队友去天津押解犯人,乘火车返回时,他把杀人犯和自己铐在一起,一路上没有合眼,那辛苦可想而知,队友们要替替他,但他却乐呵呵的说我身体壮扛造。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大批警力集中到扫黑除恶专案组,张恕被派到呼伦贝市阿荣旗承担留置看守工作,这项工作责任大、任务重,不能有半点疏忽和丝毫的懈怠。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大批警力集中到扫黑除恶专案组,他被派到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承担留置看守工作,这项工作责任大、任务重、不能有半点疏忽和丝毫的懈怠。在50多天高强度的工作下,和他一起去的年轻民警身体都吃不消,何况他快六十岁的人,但张恕硬是凭着那种“老黄牛拉车不松套的精神”顶了下来。和他一起的同事说,就在张恕牺牲前几天,他总是拍打自己的胸口,感觉胸闷难受。同事们劝他去医院检查一下,他却说可能是这段时间累了,“我身体好,休息几天就没事儿了”。
留置看守工作任务刚结束,对于公安局派他前往呼和浩特执行扫黑除恶线索核查任务,还有3个月就要退休了,张恕本可以不参战,但张恕却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因为这是组织对他的信任。谁知这一走,竟成为了永别。
在张恕追悼会召开前的那几天,李泽清和他的队友们昼夜守在张恕灵前。李泽清说,过去有事都是张恕老哥替我们担着。每到节假日他都让我们回家陪家人而他替我们值班。这几天我们多陪陪他,不能让他一个人孤独的走。
妻子张青面对前来看望她们的领导哽咽地说,去呼市前他还给老母亲包了一顿饺子,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张青回忆他们最后一次通话时,张恕说太累了,就想睡觉。“没想到他就这样睡着了”,张青泣不成声
张恕的突然离去,让这个家庭悲痛万分。87岁的老母亲悲痛欲绝,两个双胞胎女儿始终不相信爸爸已离世事实。
张恕女儿说,小时候,我们对爸爸根本没有什么印象,因为我们刚和他熟了,他就又走了,一走就是几个月。现在长大了,尤其是成家之后,渐渐地开始理解父亲,也知道了爸爸作为名警察实属不易。
张恕生得平凡,死得伟大。他身上所体现出的无私奉献与执着精神,忠诚信念与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老黄牛精神的真实写照。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张恕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他用平凡却有意义的一生,标注了生命高度,成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警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