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魔王”变形记
一戒毒人员阳光回归创办企业吸纳解戒人员就业
“帮助解戒人员‘阳光回归’,是我的责任,我感到很幸福!”康强(化名)满脸堆笑地告诉记者“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全社会的关爱,为在我们公司工作的解戒人员重新点燃生的希望。”
作为饱受毒品侵害的亲历者,他把帮助更多解戒人员回归社会,作为他毕生最大的责任和愿望。
康强曾是大家眼中“无药可救”、无恶不作的“小魔王”,曾有10多年的吸毒史,曾6次进入强戒所戒毒。
如今50岁的康强,在背负着巨大思想压力和3年强制戒毒后重获新生,在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的帮助下,在瓮安县永和镇创办了一家洗涤服务公司,努力帮助更多解戒人员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外出务工染上毒品曾“六进宫”
“他以前是‘小魔王’,现在是大好人!”“他以前是镇上的‘小混混’,现在是善良的‘大老板’啦!”“他真是‘浪子回头’喽!”……
在瓮安县永和镇街上,知道记者到镇上了解康强的情况后,邻居大妈们你一言我一语谈起了康强的变化。在永和镇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康强曾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小魔王”“小混混”。“他上小学和初中时,整天瞎混,经常旷课和打架,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在家,浪迹在镇上,父母根本管教不了……”
1990年,刚满20岁的康强在亲友的劝说下,到瓮安县城一家肥料厂学做机修工人,但好景不长,他在肥料厂工作了不到一年就辞职,再次过起“放荡”的日子。
1993年,康强在老乡的劝说下前往广东东莞打工。
“刚到东莞,捡轻怕重的他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整天东游西逛混日子,等到混不下去了才去做了一份保安的工作。”康强说,他找到当保安的工作后,稳定了一段时间,也能解决生活上基本的经济需求。
在公司当保安几个月后,康强接触到几个“不三不四”的人,加上好奇心作怪,让他陷入毒品的深渊。
“有一天,几位朋友请我吸食海洛因,出于好奇心,我开始有了第一次,后来又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上瘾。”在康强回忆里,他1994年就离不开毒品,并开始以小偷小摸的方式筹集毒资。
1995年从东莞回到了瓮安老家后,康强并没有放弃吸食毒品,没有毒资就从家人、亲戚和朋友那里骗,直至1999年被公安机关送进强戒所戒毒,才结束了他第一段吸毒经历。康强第一次进入强戒所半年,被解戒出来后不久又开始复吸。2000年至2007年期间,康强又进入强戒所戒毒5次。
主动戒毒成功后决心创办洗涤公司
“1995年父亲去世时,我已吸毒成瘾;2000年,收到母亲车祸去世的消息,我干的第一件事是买毒品;2001年,姐姐生命垂危,没钱转院救治,我却吵着向姐姐要钱买毒品,对姐姐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后,姐姐医治无效去世了……”谈起毒品的危害,康强为自己的过去悔恨难当,泪流满面。
“哥,生命是父母给的,道路在你脚下,生命在你手中,关键还看你自己如何走。”这是2013年,康强没能及时吸食毒品,口吐鲜血而住院,醒来后又与个朋友跑去外地购买毒品时接到妹妹给他发的短信内容。这条短信唤醒了他的良知,帮他树立了彻底戒掉毒瘾的信心。
2004年,康强第6次进入强戒所。这次戒毒是他主动要求进入强戒所的,他克服了心理和生理的毒瘾,经历了身体和心理无数磨难,于2007年成功戒掉毒瘾。“在第6次戒毒期间,我时常想起父母、姐姐、妹妹,从内心深处忏悔,之前痛苦的经历激活了我彻底戒掉毒瘾的动力。强戒所民警的关心、关爱,强戒所医务人员对我的帮助,让我成功戒毒。”康强说,“成功戒毒走出强戒所后,我感受到了社会上‘暖暖的阳光’。”
成功戒毒后,康强利用当地政府提供的5000元帮扶资金,开始在永和镇做煤渣生意。在他的耐心经营和打理下,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赚到了10万余元。2011年,康强又与朋友到福泉市做矿产生意,2年时间又赚了50万元。
事业小成的康强,心中一直有一个回报社会的愿望。2013年4月,正值全省上下实施“阳光工程”之际,他在瓮安县禁毒办的动员下,到永和镇创办了一家洗涤服务公司,5位股东中有3名解戒人员。公司接收解戒人员就业的同时,还对解戒人员进行戒毒教育,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言传身教助戒毒者走上人生正轨
邓某有,戒毒成功后,面对破裂的家庭,一蹶不振。康强主动动员他到公司工作,并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帮助他走出生活和心理阴影。如今,邓某有生活幸福,人生步入正轨,现已到贵阳某公司工作去了。
在康强洗涤服务公司二楼会议室墙上挂着许多像邓某有一样戒毒后“阳光回归”的故事,还有“瓮安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阳光企业”“黔南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阳光企业’建设先进企业”、“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13’工程建设先进阳光企业”等荣誉奖牌。康强说:“戒毒人员最大的障碍就是需要得到社会关爱、鼓励和增强自信,走出阴影,让他们‘阳光回归’。”
“以前在东莞我做过洗涤工人,熟悉这块业务。”说到创办洗涤服务公司,康强说,他在创办公司时不仅选择了他熟悉的行业,还考虑到工作的难易程度,希望解戒人员能够轻易上手。
公司创办之初,康强遇到很多困难,但他迎难而上,努力克服。在瓮安县禁毒办和永和镇政府的帮助下,康强的洗涤公司于2013年8月正式开业。
康强的洗涤服务公司成立至今,一直与都匀市强戒所保持良性互动,双方签订了吸纳解戒人员长期就业安置和延伸帮教协议,并开通了解戒人员就业绿色通道,及时为失足人员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
“我以前曾吸毒,从戒毒所出来后受了不少歧视,但2014年2月到康强的洗涤厂工作后,我感到社会是温暖的,我会倍加珍惜今天拥有的,勇敢地走下去。”今年51岁的邓某化说,他现在在公司车间做管理工作,每月3000余元,家庭也从过去的分崩离析变成了现在的和睦相处。
洗涤公司管理员赵某说:“康强不仅在生活和工作上关心、照顾我们,还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很感谢他。”
“为了让更多解戒人员‘阳光回归’,再难我都会坚持下去。”结束采访时,康强指着公司厂区后面正在修建的厂房告诉记者。他打算多增加一条生产线,吸纳更多解戒人员到公司就业。“帮助一个解戒人员就能稳住一个家庭。
据介绍,自康强的公司成立以来,先后为70余名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戒断巩固3年以上未复吸率实现100%,接受戒毒人员及家属咨询80人次。现有16位戒毒康复人员正在洗涤厂上班,占全厂员工数的46%。
“县禁毒办、公安机关和永和镇政府帮我走出了毒品的深渊,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为更多解戒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重获新生是我责任,也是使命。”康强坚定地说,这辈子,他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国家。(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