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路上,人来车往;池塘里,群鸭戏水;山坡上,桑树婆娑;村屯内,干净整洁。
这是6月12日记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汤亮村走访时,看到的情景。
扶贫项目落地,村容日新月异,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说,汤亮村之变,离不开第一书记张华。
张华(左一)和贫困户一起种植桑苗
2018年4月,张华进村走访,汤亮村一系列的困难摆在面前——
汤亮村没有河流,全村种养只能“靠老天”,旱季最严重时连饮用水都断供,没有排水渠雨季容易内涝。
汤浓屯到陇读、立论屯的3.5公里屯级路一直没有硬化,群众生产生活出行非常不便。
……
张华在日记里写道——
“要致富,产业是基础,而基础的基础是设施建设。”
“到了晚上村里黑灯瞎火,留在家的都是老人和小孩,这要是晚上有什么情况,连出门找邻居帮忙都很困难。”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张华挂在心头的大事。
他多次向乡里、市里以及帮扶单位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报告请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得到批复实施。
2018年底,投入160余万元的汤浓屯到陇读、立论屯3.5公里砂石路硬化工程顺利完工;今年,位于汤浓屯的排洪引水工程开工建设……
每一个项目的落成,都犹如卸掉压在张华心头的一块石头。
“村集体有产业,才可能实现乡村振兴。”张华对“两委”干部说。
针对汤亮村缺水少地的实际情况,张华积极推动种桑养蚕产业的发展。他协调邀请自治区农业厅桑蚕专家到村里、到桑农家里现场辅导,帮助桑农提高种桑养蚕专业技能。
张华(右一)为贫困户出谋划策
经过各方努力,汤亮全村种桑面积从2018年初180余亩发展到年底680亩,贫困户参与种桑从10余户发展到48户。
张华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组织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工作,坚持走村入户,访贫问苦,宣传扶贫政策,与贫困户一起共商脱贫办法,大力推进汤亮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汤亮村作为靖西市20个脱贫摘帽村之一,在各级共同努力下,共脱贫23户93人,贫困发生率从9.4%下降到2.06%,“两不愁三保障”“十一有一低于”均已达标,顺利通过各级核验,并于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的目标。
修建田间地头水柜,解决旱季缺水灌溉的问题,继续完善排洪引水渠道,解决雨季汤亮村易受洪涝灾害影响作物生长和群众收入的问题,这些都是张华2019年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计划。
在汤浓、马亮屯的几条水利渠道修建完成后,张华和安宁乡乡长黄智刚商量,如果水渠排洪引水效果好,雨季时村口这大片农田不再内涝积水,打算明年推动村里种植烤烟。
“乡长,这两天正好有雨,是否可以安排人员到马亮屯?”5月28日早上7时许,暴雨刚停,张华就在微信上联系黄智刚,希望尽快组织专业人员评估烤烟种植的可行性。
“张华一直希望汤亮村把烤烟产业发展起来,只需四个月时间,种植烤烟就能为农户带来每亩两千到三千元的纯收入,这笔收入对贫困户尤其重要。贫困群众的事,无论大小,他都放在心上,亲力亲为多方奔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黄智刚深情回忆。
今年4月底,村里的春蚕多病,村民们束手无策,张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今年要利用七一建党日组织村里的党员到外面走一走,增长见识,回来以后也好增加村民发展产业的激情和信心。”张华和党员商量,并为此谋划。
“现在,张华书记虽然不在了,但是这是他的一项夙愿,这个月底,我们要按照原计划,组织好这一次活动,完成他的心愿。”汤亮村“两委”干部和工作队员含泪表示。
走进汤亮村小学,新砌起的围墙、大门以及崭新的卫生间,让人觉得眼前一亮。
“这一切,全是张华书记努力的结果。”校长欧阳家军说。
2018年,张华第一次走进汤亮村小学,看到围墙老化坍塌,大门形同虚设,外面的耕牛、马等随意进入校园。尤其是原来的公厕老旧,又没有屋顶挡雨,遇上雨天,师生如厕极为不便。他当场心酸。
“我一定要想办法,及时把围墙和大门以及公共厕所搞好,不能再让师生们受苦受罪。”张华对欧阳家军说。
在后来的日子,张华认真准备好详细的汇报材料,及时联系靖西市政府和市教育局,落实了10万元资金。
今年4月,学校的围墙和厕所全部重新建好。目前,就差安装大门了。
“现在,孩子们雨天上厕所也不用担心雨淋了,孩子们安心上学,就连家长们也都放心多了。”欧阳家军告诉记者。
对教育的帮扶,张华特别上心——
今年1月18日,张华联系组织雪菲凤舞舞蹈艺术中心、少儿星光大道组委会、金花奖组委会、优像学园等爱心组织和单位,到汤亮村小学开展公益帮扶活动,为孩子们送去书包、文具等一批爱心慰问品,送去儿童成长的关心和关怀。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机关党委第五党支部慰问汤亮村小学
捐赠仪式现场
“那一天,就像是过年,是孩子们最开心最快乐的一天。”老师们说。
对于老人,张华一样给予高度关注,充满关爱——
2018年重阳节,为了能让全村所有老人欢度这个高兴的日子,张华组织开展汤亮村重阳节联谊活动,争取后援单位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支持,协调广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基金会,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送上两桶食用油。
重阳节当天一大早,张华就和村“两委”张罗为全村的老人发放慰问品。针对腿脚不便的老人,张华一户一户地送到家中。
当天,张华用手机拍下了村民张阿婆肩挑两桶油,笑容满面的照片。
张华(右一)为贫困户送油和米
“看着老人们开心高兴,我们也是快乐的。”张华洋溢着笑脸对同事们说。
今年春节,张华自己掏钱,购买了油和大米,分别送给汤亮村的五保户,给他们送上春节的问候。
汤浓屯贫困户王明亮,家庭5口人,住房只有一层,房顶仅搭了简易瓦棚,张华极力向其宣传并申请了百色市“深圳小镇”易地搬迁,交房后还自费为他购买了新的床铺。
乔迁新居时,王明亮高兴得合不拢嘴,一直说自己是托了党的福,庆幸自己遇上了第一书记张华。
张华被送医院的当晚,汤浓屯的王启球晚上9时回到家听说后,连晚饭都不吃,就立即开车赶往靖西,购买了水果赶到医院探望张华。
“我常常看到张华骑着电动车走村串户,他为我们村做了那么多实事好事,村里天天在变化,是他感动了我,我要记他一辈子。”王启球说。(陈文锋卢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