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33岁“飞奔警察”的四千多个日夜 民警殷文用年轻的生命践行铮铮誓言

2019-06-26 14:32  来源:中国江西网—新法制报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2019年6月16日6时许,江西瑞昌市公安局湓城派出所民警殷文的生命永远停在了这个时刻。尽管医生竭力抢救,但还是没能挽回。

  殷文,198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从警13年,一直在社区民警这一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凭借一颗忠诚、执着之心扎根社区,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为人民服务,他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忠诚履职至生命最后一刻。

  从警期间,殷文荣获“优秀人民警察”称号7次,获嘉奖2次,还荣获九江市公安机关治安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殷文(左)生前工作照

  周日加班时 吐血倒在岗位上

  2月24日,星期日。这天,在家里休息的殷文接到瑞昌市公安局湓城派出所的电话,因所里办案缺人,需要他赶去加班。殷文二话没说,9点之前便从九江赶到了所里。这一天很忙,所有民警到下午五六点才回到所里歇口气。

  回到所里没多久,殷文突然脸色苍白,捂着胸部一口鲜血吐在地上,同事们吓了一跳,当即拨打120,救护车一路呼啸着将他送至瑞昌市人民医院。第二天,殷文转院至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抢救,殷文精神逐渐恢复,他一边安慰关心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边却放心不下手头的工作,要求回所里上班,但所领导拒绝了他的要求,劝他去大医院检查一下,好好休养。

  此后,殷文在妻子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做检查,但因没在网上挂到号,殷文嫌麻烦又觉得当时身体没啥大问题,自己还这么年轻休息一下应该就好了,于是便又回到家中。不料3月21日,殷文在家中突然昏迷,然而这一次,他没有挺过来。昏迷的80多天里,他在重症室待了一半的时间。去世的前一天,殷文张开了眼睛。虽然看不清楚焦急的父亲和妻子以及可爱的儿子,但他对亲人的殷切呼唤有了反应,甚至会点头。就在大家以为他的病情好转时,谁知道第二天,殷文就离开了人世,年仅33岁。

  “飞奔警察”的故事

  很多人还记得2018年那个抱着孩子在医院寻找医生的“飞奔警察”,他,就是殷文。

  2018年2月8日14时许,殷文和同事在处理完一起警情回来的路上,在瑞昌市人民南路发现有一群人在围观。出于职业敏感,殷文立刻下车查看。只见一名女子抱着孩子坐在地上大哭。他赶紧上前询问,才知道女子的孩子突发疾病,昏倒在地、抽搐不止。突遇这种情况,孩子的母亲又惊又怕,手脚无力,连孩子都抱不动了。殷文二话没说,当即将小孩抱上警车,拉响警笛,仅8分钟就将孩子送到了医院。

  到达医院后,殷文并未松口气。他冲着孩子的母亲喊着:“娃娃给我!快点!”在接过孩子后,他一路询问急诊室的方向,一路飞奔,嘴里不停地呼唤着孩子:“别睡啊!小朋友,不能睡啊!”成功地将孩子送到急诊室并找到医生,殷文小心地将孩子放到病床上后,这才喘了口气。此时,他的衣服已经湿透,手酸麻得有些抬不起来。主治医生后怕地告诉大家,孩子是因为高烧引发的昏厥。幸亏送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见孩子已经平安无事,殷文和同事便准备回去。孩子的母亲这才缓过劲来,追到殷文身后询问他的姓名。殷文喘了口气,笑着回答:“我是派出所的,湓城派出所的。”

  随后,殷文的救人事迹被媒体传播了出来。这则标题为《男童突发疾病昏迷,民警上演8分钟生命大救援!》的新闻在当年2月份被江西日报、江西发布、江西政法等主流媒体转载,殷文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飞奔警察”。

  将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殷文是湓城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因为地处瑞昌市中心,湓城派出所的工作非常繁忙,殷文一个人要负责六七个居委会,他每天跑进跑出,有事从不推诿,亲力亲为,腿脚从没停过。他总说:“做群众工作不能懒,必须嘴勤、腿勤、脑勤、眼勤。”因为只有把群众当家人,他们才会把民警当成贴心人。

  群众工作不好做,但是群众工作并不难做,只要拿出真心、热心和耐心,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就会相信你、理解你、支持你。为了尽快了解辖区情况,殷文坚持“进每家门、访每家人、知每家情、办每家事”。他走遍了社区每一个角落,走访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大街小巷民情民意。

  在担任武庙下社区民警期间,考虑到辖区学校较多,他利用“党建+校园”的活动,开展法治课40多次、平安校园活动20余次,在双日、重大节假日赴辖区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开展工作,建立社区微信群约20个,覆盖群众约4500人,利用微信群对群众普法、答疑解惑、化解矛盾及安全教育。武庙下社区居民曹忠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那时,殷警官手里拿着小本子挨家进门,问长问短,大家都不接话,后来熟了才知道这个小伙子是真的热心人。我以前从不把防骗防盗当回事,但殷警官时常来家里走访宣传,我慢慢也长了心眼,之后有陌生人敲门、打电话说我的电话欠费或中奖什么的,我就先在脑子打个问号,是不是骗局啊?”

  一次,辖区群众报警称自己停在医院的电瓶车被盗了。殷文得知后,把警情转交给办案民警之后,自己还利用空闲时间找线索。这一查,殷文便发现这家医院已经连续发生了20多起电瓶车盗窃案件,只是部分受害人认为报案后也未必找得回来,因而未报案,客观上纵容了不法分子。通过串并案,殷文敏锐地发现,所有的电瓶车被盗案应该是同一嫌疑人所为。在调取相关视频、搜集相关痕迹物证后,殷文终于摸清了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并很快锁定了嫌疑人。原来偷盗电瓶车的人是一名“三进宫”人员。刑满释放后,该男子不知悔改,重操旧业。将辛苦寻找到线索告诉办案民警后,殷文协助办案民警将这名嫌疑人及时捉拿归案。大家以为殷文会休息一会儿,可他却又揣着记事本、骑着自己的电瓶车赶到社区,继续工作。

  在平凡岗位无悔写忠诚

  殷文对工作如此敬业与他母亲不无关系。他的母亲是瑞昌一所小学的老师,四十多岁时,因劳累突发心肌梗塞倒在讲台上再也没醒来。母亲爱岗敬业的精神感染了殷文,从成为一名人民警察那天开始,他就知道,警察不仅要惩恶、抑恶,关键要扬善。殷文一直希望自己所管辖的社区内,没有犯罪、没有违法、没有矛盾、没有纠纷,和谐幸福、温馨生活,永远洋溢着温暖、健康、快乐!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在从警的4000多个日夜里,在派出所、马路上、社区里,他兢兢业业,坚守岗位,一直努力把工作做好、做实、做精。

  因为太过认真负责,殷文常常会疏忽自己的身体。所里的同事一直记得殷文第一次吐血时的场景。那天,他与同事刚刚从审讯室提审嫌疑人完毕,就捂着嘴冲到厕所,一口鲜血染红了地面。大家吓了一跳,可殷文却将嘴边的血迹一擦,笑着说:“没事,我们继续工作吧。”所领导知道此事后,坚决把他送到了医院。可殷文是个闲不住的人,没过几天,他又穿着警服来到所里,笑嘻嘻地说:“没事,就是血压有点高,吃点药就好了。”

  多年来,殷文与妻子两地分居。每次妻子担心他是不是没休息好、是不是忘记了吃饭时,电话那头的他总是回答:“我正在社区”、“我在做笔录。”即使这样繁忙,殷文对自己的家庭仍然充满着责任感。2011年,从鄱阳县公安局回到瑞昌后,殷文离家近了。每天,只要能回家,他就一定会赶回九江变身成为家里的“大厨”,他心疼妻子太累。因为要九江、瑞昌两头跑,殷文有时累得没有精力开车,他就坐班车上下班,他说,这样自己在车里可以多睡一会儿。

  “我的爸爸是英雄”

  “我的爸爸是英雄。”殷文9岁的儿子很认真地告诉记者。在他心里,爸爸一直都是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好警察;是一个喜欢笑,偶尔还会给妈妈制造浪漫的丈夫;更是一个疼爱自己的好爸爸。只是这一回,他的爸爸再也无法实现带他去北京看升国旗的承诺了。

  得知殷文不幸离世的消息后,他负责的辖区群众纷纷自发来到九江贺嘉山陵园悼念。“飞奔警察”事件里的孩子父母知道殷文去世的噩耗后伤心不已,因临时有事在南昌出差,无法赶回去送殷文最后一程,于是千叮万嘱自己的朋友一定要去殷文遗像前上柱香。

  6月18日,殷文出殡。贺嘉山陵园外,风雨交加,草木含悲。马路两侧,前来送别的群众和民警拉着挽联,满含热泪为他送行。

  殷文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永存,他用青春年华诠释了人民警察爱岗敬业、忠诚履职的可贵精神,用不朽的生命践行了公安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铮铮誓言。

  好民警殷文,一路走好!(周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