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他是一名72岁的老党员,奋战矛调战线12年,“乱村”变成“平安村”

2019-06-23 23:22  来源:山西长安网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他退休不褪色,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人民的勤务员,主动为村里服务,从事矛调工作。12年来,他如同老黄牛般勤勤恳恳,默默奉献,调解和参与各类矛盾500起以上。他的身体力行,如春风化雨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使他在今年山西省政法委在全省开展的“寻找最美网格员”网络投票活动中,以307966票位居全省第二,并最终被评选为山西省十名“最美网格员”之一。他就是中国法学会会员、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常张乡杜家庄村民事主任郭秀芳。

 

退而不休回归故乡再奉献

2007年郭秀芳从长子县史志办退休后,不想在家颐养天年,他认为,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应该发挥自己的余热,为村里、为群众办点实事,退休生活才更有意义。当时,他所在的杜家庄村是常张乡里出了名的“乱村”,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矛盾时有发生,上访告状人员更是比比皆是。当时的支村两委干部比较年轻缺乏工作经验,他便主动请缨为村务工作出谋划策,更是挑起了村里调解矛盾纠纷的担子。村里修主街道,他起早贪黑,帮助协调各方面问题,一干就是10多天;巡逻队护林防火,他扛起铁锹同年轻人一道巡查于山梁沟壑;村民间发生矛盾纠纷,他便主动前往化解。郭秀芳的主动奉献,给支村两委减轻了不少工作压力,每到年底,村委想送点面粉、食油作为补助,都被他一一拒绝。

2012年,长子县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每个村都成立了民事管理委员会,郭秀芳民心所向地被选举为民事主任,即“网格长”。他刚上任便遇到了一个棘手问题——村里修路工程队的机械部件和长达50米的输水管夜间被盗。他得知情况后,为了使工程队尽快复工,在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同时连夜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排查。他认为所丢物品非生活所需,盗窃者没有明确动机,而且时间是晚饭时间,东西物品也比较重,盗窃者不会走太远。于是他对附近村民进行了走访,了解到村民牛某曾在案发当天向工程队索要水泥并遭到拒绝。次日一大早,郭秀芳就赶往牛某家里,正巧碰到牛某正请人在家打玉米。打玉米的本想上二楼为清理玉米棒,而牛某却坚决拒绝他们上楼。牛某的这一反常举动引起了郭秀芳的怀疑,心里更加确定了牛某盗窃的可能性。于是他佯装和牛某聊天,和他说起昨夜村里工程队丢失东西的事,并故意跟他说,派出所的民警也正在调查此事,还有警犬破案,盗窃者抓住了肯定会判刑。牛某听后顿时脸色一变,思索片刻后,拉着郭秀芳走到院子里的一个偏僻处,小声对他说,东西是他偷的,主要是为了报复白天向工程队索要水泥遭拒一事。经郭秀芳劝说,牛某很快将所盗东西全部归还给工程队,工程队于早上8点多就复工。这件事情,郭秀芳不仅没让工程队耽误工程进度,还使一个村民免去牢狱之灾,上任后的第一个难题迎刃而解。

 

就任新职 披沥肝胆为矛调

首次难题的解决,极大地提高了郭秀芳的工作信心,他立志要将本村的矛调工作做得更好。但他在工作中发现,由于法律知识和矛盾调解方面知识的欠缺,经常深感力不从心。于是,在工作之余就一头扎进村里的农家书屋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翻阅调解技巧方面书籍,并向有经验的老调解员请教。通过不断学习,他将《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土地法》、《合同法》、《土地管理法》等与农村关联较紧的法律法规谙熟于心。郭秀芳后又主动加入中国法学会,成为其中一员,多次就农村法律这方面的问题与其他会员请教探讨。郭秀芳认为,人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只要肯专研,学习从来不怕晚,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开展好矛调工作。

2013年冬,杜家庄村就读于县城某校的冀某某在校被4名学生打伤,住院治疗花费4000多元,因4名学生家在不同乡镇,久寻得不到解决,他的家长在村里集结10多人想去上访告状。郭秀芳闻讯后当即劝解回来,当场拍胸脯保证这件事交给他。为圆满解决事情,郭秀芳骑着自行车多次往返离家13公里的县城学校,找校领导协调。得知有两个肇事学生家住在宋村李收村和南漳镇酒村,他就再骑着自行车去两个村子去找学生家长。此时,正值数九寒天,寒风刺骨,已经67岁的郭秀芳骑车行进艰难。李收村和酒村距离县城有10公里距离,为了到这两个村子里,郭秀芳一天得骑行四五十公里,路上的冰雪难行,他摔了好几跤。他爬起来,浑身又累又痛又冷,但他凭着“言出必行,行之必坚,坚之必果”的信念,到了肇事学生家中进行调解。他的真诚努力,最终感动校领导和肇事学生家长,解决了问题,补偿了医疗费。

 

主动担当 任劳任怨惠乡里

作为一名老党员,郭秀芳除了调解村里的矛盾纠纷,始终不忘自己党员的身份和使命,始终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由于村里的大事小情他都要过问,村里人都亲切的叫他“老郭”,村民之间更是流传着“有事没事找老郭”这样一句话,而且经常事情还没找到他,他就已经找上门了。

2012年夏天,一场大雨将村集体硬化道路时堆在路边尚未来得及清理的大量虚土卷入路岸下祝任芳房屋的东墙,深达70厘米的淤泥侵蚀着祝任芳家长达10米多的房子和院墙。祝任芳一家为双残户,劳动能力弱,一家人想解决问题,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媳妇更是急得大哭。祝任芳是郭秀芳的邻居,郭秀芳听到哭声,了解情况后,不顾外面大雨,披上雨衣,穿上雨鞋,拿起铁锹便跑去他家帮清理淤泥,淋着雨用一整天时间将淤泥挖出。当时,村里还有一户也是类似的情况,郭秀芳就自掏腰包买来一车砖、14袋水泥为他们砌墙。村民被郭秀芳的无私行为感动,砌墙的时候纷纷出力帮忙,为两家砌起一条10米多的硬墙,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房子防水的问题。

作为民事主任,郭秀芳还轮流到乡里坐班,接待调解全乡各处矛盾案件,当看到乡里其他地方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主动帮助解决。常张村通往常庄村之间有一段6公里的道路,由于年久失修,道路损坏严重,路面坑坑洼洼,车辆行走极为不便,经常发生小事故。以至于卖到常庄村的煤球都要比其他地方贵,当问及为何时,卖主说,来村里的路颠簸破碎的煤球就差不多值200块,不贵点能行嘛。郭秀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条路沿线涉及10个村,他就通知每个村的民事主任,让他们联络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动员大家联名签字请示。此事得到乡党委政府和县交通局的高度重视,这条道路很快得到维修改造,彻底解决了10个村村民的行路难问题。此后,一提到郭秀芳,10个村村民都竖起了大拇指。

自2012年以来,郭秀芳共化解村内及邻村矛盾纠纷67起,其中及时化解群访案件3起;应急处置森林山火4件;帮助村民签订各种合同107件;除完成本村工作外,还外出裴家庄、大中汉、小中汉、李家峪等8村进行调解。据不完全统计,郭秀芳退休以来的12年内,他调解和参与全乡的矛盾在500起以上,他所在的杜家庄村也由一个治安状况落后村进入了“平安村”的先进行列。看到村里发生这样的变化,郭秀芳心里除了感到欣慰,还有说不出的高兴。

自2012年以来,郭秀芳连续7年被长子县政法委授予“优秀民事主任”称号;2015年被长治市政法委授予“百佳网格长”称号;在今年山西省政法委在全省开展的“寻找最美网格员”网络投票活动中,郭秀芳以307966票位居全省第二,并最终被评选为山西省十名“最美网格员”之一同时,郭秀芳在完成综治工作之外,还不忘史志工作老本行,12年时间义务编撰各类史志近百万字。

郭秀芳今年已经72岁了,他却比以前上班还要忙,白天进行矛调工作,晚上熬夜写史志,一天最少工作十个小时。别人劝他:“你年龄这么大了,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多好,还这么忙图的是什么?”他说:“我活这么大了,一直在干我认为有利于党和国家的事情,我的付出也得到了党和群众的认可,授予给我许多荣誉,村民也比较信服我说的话。这就激励我不得不继续干下去。如果非要让我回答哪一天要休息,那就是我真的干不动的那一天吧。”何海清  申建伟  王维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