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诉调对接”:陕西子洲法院着力“非诉讼”

2019-06-22 17:47  来源:当代陕西—陕西网  责任编辑:赵钰
字号  分享至:

  “清官难断家务事”,基层法院审理案件范围常常在熟人社会里,矛盾往往不是单纯的纠纷,还夹杂着复杂的情感关系。在践行司法为民的最前沿,最接近人民群众的第一线,县级人民法院如何破解“难断的家务事”?

  “法官虽然天天都在跟不同的案件当事人打交道,但是对于当事人而言或许一辈子只来一次法院。”子洲县人民法院院长郝生华认为,司法为民从来都不是虚的,每一起案件的公正审判都对群众的司法获得感至关重要。

  2018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2228件,结案率达到97.04%,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庭审也能“围观”

  2017年11月8日下午2时30分,子洲县人民法院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开庭。

  公益诉讼人是子洲县人民检察院,被告则是蒲城县尧山镇人民政府。这一涉及两个县域的案件,在子洲县人民法院拉开序幕,此案以微博直播方式面向全国公开开庭审理。

  庭审现场,法官拓润前显得有些紧张,他知道在镜头的另一端,是难以估量的网友在电脑屏幕前关注着这场庭审。

  行政公益诉讼还处在试点阶段,加上微博直播,如果出现庭审环节掌控不足,就会出现庭审不能井然有序进行,甚至会引发一定的不良法律效果。庭审还邀请了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并邀请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榆林延安两市法律界同仁30余人以及数十名群众等观摩旁听,这与其他法院进行公益诉讼案审理相比,是比较冒险的。

  拓润前法官坦言“当时压力很大”,之所以坚持庭审直播,是考虑新型案件的宣传推广,公开进行微博直播的方式,既能有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也能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起到宣传教育作用,还可能为上级立法作出试点贡献。

  子洲县人民检察院起诉称,尧山镇上王初级中学西侧沟边堆放大量生活、建筑、医疗垃圾,未经合法审批,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蒲城县人民检察院于2017年3月,向被告尧山镇人民政府发出检察建议书,要求依法履职,但尧山镇政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垃圾。2017年6月8日,此案经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和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共同指定管辖,子洲县人民检察院向子洲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当天,拓润前法官担心的庭审意外一点都没出现,庭审依法有序进行,既查明了案件事实,又宣传了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并当庭进行了宣判。

  人民陪审员钟荣夸赞说:“拓润前法官学历水平高,庭审经验丰富,思路清晰,严谨细致,庭审现场把控的非常好,给镜头那边的大家也都上了一堂现实的法制宣传课。”

  随着法院信息网络创新,科技打通了现实时空阻隔,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使司法更加公开透明,还节约了诉讼成本,减少了当事人诉累,提高了办案效率。

  2017年,远在山西做生意的一对夫妻因借同学20万元被起诉到子洲县人民法院。3月31日立案后,被告只有丈夫一人赶到法庭,他表示对债务无异议,但资金链断裂不能按时偿还借款,希望能延长还款日期。

  “我们就决定进行案件调解,但需要全部当事人同意。考虑到路途较远,也为了保证司法公正,我们决定进行视频连接。”民事庭副庭长钟鹏程说。

  “您好,请将您的身份证拍照发送”、“请您点开视频,我们需要确认”,在微信上确认了被告高某的身份后,钟鹏程向她传送了整个调解过程中的文件、图片等内容。

  高某表示对债务无异议,同意丈夫全权负责。该案当场得到圆满解决,避免了外地当事人来回奔波。

  源头巧化矛盾

  今年1月,一对夫妻因为争夺孩子的抚养权闹到了子洲县人民法院。

  民事庭庭长马平了解到,两人在2015年5月举办传统结婚仪式后,一直未办理结婚登记。2016年11月,女儿出生,由双方共同抚养。2018年8月两人发生口角,被告女方将女儿带回父母家照顾。

  1月23日开庭后,双方依旧因为抚养权争吵不休。女方为了争取孩子,甚至不需要男方出抚养费,而男方也丝毫不松口,也坚持只要孩子,两个人就这么僵持着。

  马平见状,对原告做思想工作,“你在煤矿工作,老人又在农村,孩子这么小,照顾起来多不方便。孩子妈是护士,老人在县城上班,你为孩子考虑考虑?”

  经过调解,双方同意孩子由女方抚养,男方每月月初提供5000元抚养费直到18岁,并享有探视权。两人的债权债务问题各自享有、负担,也都互不追究。

  在基层法院,民事案件涉事人之间,不是亲戚朋友就是邻里同事,解决此类案件如果简单的“照章办事”,往往是既难解决问题,还彻底破坏双方当事人关系。

  在审理此类案件过程中,子洲县人民法院认真总结相邻关系、人身损害赔偿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案件的特点和规律,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纠纷。

  2018年3月,审监庭在处理发回重审案中顺利调解了一件特殊的案件。子洲县老君殿镇花寺湾村的村民,因为多年前的2万元借款,将自己的侄儿告上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偿还本金及借款截至利息共计17万元,被告不服,上诉至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中院认为此案事实不清,发回重审。

  “其实这个案情并不复杂,但需要全面查清案件事实,另外双方又是亲属,情况特殊,我决定进行调解。”拓润前说。2018年5月,他专门来到花寺湾村,走访村民和当事人亲友,并分别到两家做思想工作。

  发回重审的案件,一般难以再次进行调解。但拓润前巧妙的利用双方心理,对原告讲清案件适用法律上可能带来的诉讼风险,对被告从亲情说起附带已经查实的证据。

  双方都当即表示愿意调解,并达成协议当场兑现。一场争议较大的发回重审案件就这么了了。

  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中承担着重要职责的,往往是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人民法庭。

  在子洲县马蹄沟镇,群众有问题、遇困难,总喜欢往马蹄沟人民法庭跑。

  今年3月,景永莲又来到马蹄沟人民法庭庭长王斐办公室,向他倾诉自己与邻居的矛盾之苦。之前,她就与邻居徐某因为“公路出行纠纷”闹上法庭。

  景永莲在村上有四间平房但未入住,徐某就占用了她家门口3米左右的路面养鸡。她没办法通行,便将徐某告上法庭。

  考虑到双方是农村邻里的关系,王斐多次调解,两人都不愿让步。最终在准备强制执行时,徐某便主动腾开了道路。从此,景永莲遇到困难就喜欢求助法庭,她夸赞说:“庭长的态度一直特别好,啥都慢慢给我解释,总能帮助我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执行没有“距离”

  2017年8月17日上午8点,60多名法院干警分组出发,各就各位,公安、交警部门原地等待,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工作人员、新闻媒体等也到达现场,一场紧张的执行案即将打响。

  早在2015年9月,子洲县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告子洲县实验小学诉被告苏某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案,判决被告苏某将租赁实验小学的门面房腾出。苏某不服,向榆林市中院提起上诉,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原本,这一纠纷案应该到此终结,但判决生效后,苏某无视判决,继续占用着学校的房子,拒不腾房。

  等待了近一年时间的协调,苏某还是没有搬离,县实验小学不干了,2016年7月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比较复杂的是,苏某在执行期间因故死亡,被执行人变更成其妻子曹某和儿子。”子洲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高胜云解释说,因突发的家庭变故,其女儿又患重大疾病等原因,曹某的家庭压力过大,曾两次自杀未遂。

  这一特殊情况,让法院也很为难。从司法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法院没有在此时采取强制措施,耐着性子一次次向曹某做思想工作,“讲法律规定,讲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释法明理,还动员了人大、政协、社会人士等各种力量。”

  但曹某拒不配合,藐视判决,无视法律的权威性,还提出了许多无理过分的要求,并扬言“你们要强制执行,我就从法院楼上跳下去”。

  县实验小学地处县委、县政府之间,又紧邻商贸市场,人口流动较大,学校其他门面房也早已腾退改造。但曹某这里却僵持不下,拖了一年之久。

  “省、市法院多次督办,县人大代表也在两会上明确要求我院尽快结案,已经引起社会舆论强烈的反响,法院面临的压力空前巨大。”郝生华院长说。

  压力再大,还得执行,怎么办?排除万难。

  鉴于这个案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法院还专门成立了执行工作领导小组。经过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执行方案,确定在8月17日正式执行。

  进入被执行人曹某经营的门面房后,执行干警向她说明了来意,并果断将曹某带离现场。另一边,财产打包、登记搬运组已经开始行动,一件一件向外搬离堆放的货物。外围的后勤保障组、机关安保组则协助交警、公安部门维持秩序、保障安全。

  持续了整整6个小时,将曹某的货物打包了600多袋,统一编号后才顺利运送到指定地点。

  “因曹某拒不执行判决义务,我院依法决定对其司法拘留15日,并处罚款10万元。”高胜云介绍说,事后,被执行人及其家属充分认识到错误,写下保证书,并及时将货物领走,法院决定提前解除拘留,并免除对其的罚款决定。

  威慑了“老赖”,突显法律权威,提高司法公信,才能让人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特别是涉民生案件,更要启动快速通道。

  2019年2月,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11名农民工因为被拖欠工资来到子洲县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判决,被告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天内,支付原告劳务费共计50余万元,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告上诉后,榆林市中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件申请执行后,立案庭当日立案,当日转交执行局,执行局对涉民生案件指定专人负责,启动了快速执行机制,”高胜云说,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网络查询,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网上冻结,并及时将足额的案款扣划到本院执行局专户。

  10天后,11名农民工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钱,刘某激动地说:“都说打官司难,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把钱要回来,我们总算能过个好年了。”(记者 王雅)


警方通报“3位老人遗体被藏冰柜”:经鉴定非他...

近日,“一家5人出游3位老人遗体被藏冰柜”一案引发关注,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21日发布警情通报称,经勘查等工作初步排 ...

葫芦岛轿车撞学生致6死案开庭:驾车撞人宣泄情绪

认为自己不受尊重、被人“套路”和敌视,并因此预谋“驾车撞人”以宣泄情绪。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我和我的警察爸爸

让我们向父爱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