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15分钟执行到位!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首创“5G+区块链”涉网执行新模式

2019-06-21 21:55  来源:杭州中院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6月20日,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再推一项重磅司法创新!

“5G+区块链”涉网执行新模式

这项创新融合多项黑科技,开启了系统化运用前沿信息技术赋能执行的新纪元。

 

15分钟,执行款到账

在执行现场,通过实时在线交流,执行人员仅用15分钟,就将所有应退还货物仪器清点完毕并通过5G在线音视频展示给被执行人;在家中的被执行人将需支付的执行款项打入法院账号。

整个执行过程看起来更像一场融媒体现场直播:在执行指挥中心,指挥人员点击杭州互联网法院在线执行平台,可以清晰看到执行指挥中心、执行法官、被执行人3个不同场景的画面无迟延同频播放。在执行现场,执行法官可以通过手中的区块链执法记录仪,呈现高清实况,毫秒级存取证,将执行现场信息高效交互至指挥中心。被执行人可以通过执行平台,登陆验证身份后,实时在线与执行指挥中心、执行现场进行互动,远程见证物品清点情况并对执行结果进行确认。在现场,媒体记者实时见证了执行音视频同步至司法区块链并进行校验的过程,有了技术的保障,整个执行过程更加规范透明。

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官家辉介绍:

5G+区块链互联网执行新模式通过多方实时互动,利用司法区块链确保执行过程的公正公开透明,实现了执行正义的全程可视化。这对于探索“阳光执行”“智慧执行”新路径,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硬核黑科技:5G区块链执法记录仪

 

这项创新离不开5G区块链执法记录仪这个新产品,它通过可信时间、可信位置、可信算法、可信硬件、可信人员、可信节点解决源头数据失真的问题,保证真实数据上链,让执行活动在阳光下进行。

(一)可信时间

时序不可逆性是区块链的重要特征,每个新产生的区块严格按照时间线形顺序推进。区块链执法记录仪的时间来自国家唯一法定时间溯源角色——国家授时中心。系统按照国家授时中心的标准时间源对数据电文加盖时间戳,保证执行数据产生的时间可信。

(二)可信位置

区块链执法记录仪支持北斗和GPS双模定位,自动在音视频文件中叠加实时经纬度信息,可采集位置信息、运行轨迹并实施上传到杭州互联网法院在线执行平台,定位精度小于10米,实现了执法位置的可信。

(三)可信算法

区块链执法记录仪采用由我国国家密码局制定的SM2算法进行身份鉴别和数据加密通讯,密码复杂度高、处理速度快、机器性能消耗更小,同时确保了执法人员合法性和执法数据的真实性。

(四)可信硬件

区块链执法记录仪符合公安部的关于执法记录仪的行业标准,编码视频流有防篡改、防非法复制等认证措施,保证存储数据的真实性、原始完整性。数据文件实行分级管理,执法者和管理者分离,防止非授权人员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删改或复制,确保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保持原始场景特征的特性,即对第一现场的原始再现。

(五)可信身份

每一台区块链执法记录仪都有唯一的存证编号,执行干警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解锁执法记录仪,实人认证过程将和执法过程一同上链保存,确保每一个执行活动都可以倒查到人,将执行权纳入规范化轨道。

(六)可信节点

区块链执法记录仪采集的数据文件直接锚定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链,司法链具有法院、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等多个独立权威节点,任何通过节点的数据都由节点签名以验证其格式,各个节点会判断每一条数据的真实性,最终将判断为真的数据记入司法区块链的各个节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