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此人单凭一张脸一张嘴就哄骗20个人借给他500万 怎么做到的?

2019-06-20 13:38  来源:平安龙江网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两年多时间里,一名黑龙江省呼兰男子以自己认识行长能办“银行过桥”和投资理财,承诺贷款月利率高达10%的名义,先后向20余人“借钱”共计500余万元。其中一名女子对他“深信不疑”,一个人就被骗取385万元。

  近日,哈尔滨市道里警方成功抓获该名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

  去年12月末,市民曹欣(化名)来到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公安分局斯大林派出所报警,她称自己在2016年年末,在道里区地段街一家银行内遇到中年男子马涛(化名),对方自称跟银行行长是熟人,以能办理“银行过桥”回报高利息为由向自己“借钱”,至今已分数次骗取自己一共385万元钱,本金无法收回,现马涛不知去向,人也联系不上了。


  正常情况下,有借条的多属于民间借贷,但民警一看曹女士的借条上写的利息特别高达到了“一毛利”,即月利息10%,这不太正常了,可能是诈骗。

  接警后,民警立即展开侦查,多方走访调查与收集证据。经查马涛的银行账户流水发现,其并没有把曹欣的钱用于办理银行贷款及投资理财业务,而是用来清还自己之前的债务了。且马涛的账户上有不同的人多次向其转账,汇款金额数万元不等,看来被骗的人不止一个。


  据了解,被害人曹欣是去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时,在营业厅等候时遇到的嫌疑人马涛,当时马涛说她存钱吃利息多不合适,自己有投资高回报的“项目”,还说自己和银行行长是熟人,能办“银行过桥”贷款,承诺只要把钱借给他就能每月收到10%的利息。


  曹欣起初没太当回事,双方只是留了个电话,可接下来的几天,马涛频繁的给她打电话、加微信好友,说可以给她打欠条借钱。看着他人比较朴实,也感觉“挺有实力的”,曹欣先借给了他一笔钱,头几个月,曹欣确实能收到10%的“利息”,于是她又转账给对方多笔款办“过桥”,可后来再打电话联系,就以各种理由进行拖延,再到后来,打电话、发微信干脆就不回,被害人这才发觉自己投入的本金要不回来了。


  6月3日,民警得知嫌疑人马涛可能在哈市呼兰区小王岗村附近活动,民警立即赶往并在其弟弟家中将其当场抓获。


  经审,犯罪嫌疑人马涛今年59岁,哈市呼兰区人,以前开过类似代办信用卡的“公司”,因虚报高利息回报实施诈骗曾被判刑入狱。马涛对于自2016年起,2年多的时间里,以银行过桥、投资理财为名,骗取20余人、涉案金额高达50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骗得的钱款已被其用于挥霍以及偿还债务等。


  办案民警闻志君告诉记者,该案不同于一般诈骗,嫌疑人没有把自己伪装成投资理财公司,伪造证件文件等,就是靠一副脸和一张嘴,看似憨厚老实,并说自己认识行长能办“银行过桥”以及不同的理由,不耐其烦的给被害人打电话、发信息,光手机号嫌疑人就有多达5个,他同时使用多部手机与不同的被害人联系,这些被害人都与马涛并不认识,有的还是被亲戚朋友介绍后“拉下水”。


  “为了让被害人吃上“定心丸”,马涛还采取“打借条”的方式,承诺以月利息5%至10%不等给付高回报,且前期真的给人返“利息”,让被害人信以为真。实际上,这些钱都是从被害人的本金抽出一小部分给的,嫌疑人抓住被害人想投资得到高回报的心理成功实施诈骗。”


  目前,该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民警提示:银行过桥就是一种“倒贷”,即借贷人从银行借的钱马上到还款期了但没有钱还,为了不影响自己征信,借贷人得从别的渠道借钱先把银行的借款还上,然后再返贷回来这笔钱,但银行需要审批,犯罪嫌疑人假称自己认识银行熟人可以运作此事。

  提醒广大市民,投资理财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到营业厅网点现场办理,不要相信小贷公司或者个人名义,以高额利息回报为名,当心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