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初心融入日常 使命见于担当——聚焦江苏法院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第一要务“成绩单”

2019-06-20 16:30  来源:江苏法制报  责任编辑:赵钰
字号  分享至:

热浪扑面,机声轰鸣,高炉流出火红炽热的铁水……6月中旬,记者走进中新钢铁集团公司,眼前一片繁忙景象。去年12月,由于在市场化运作产能置换的指标交易中发生重大纠纷,今年3月,徐州市中级法院加速调解结案。据介绍,产能置换建成高炉后年钢产量将新增450万吨、利税新增5.4亿元。

在部署与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热潮中,江苏各级法院只争朝夕,新年办案“月月红”,开创审判执行“第一要务”新优势、新常态。至今年6月12日,全省法院受理案件123.18万件,审结70.48万件;受理执行案件44.02万件,执结24.42万件。


01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优化可持续发展的营商环境

春若不耕,秋无所望。在阳春三月里,江苏各地重大项目相继开工,追赶春天的脚步,一个个项目开工如同一粒粒“金种子”,播撒在高质量发展的“田野”上。

不忘初心,方能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方能勇担使命。全省各级法院顺势而为,知重负重,将司法工作全面融入工作大局。面对各地重点项目相继集中签约、开工、投产,南京、苏州、盐城、南通、徐州、宿迁等各地法院摸透省情谋篇布局,从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障金融信用安全、完善市场主体救治等入手,优化可持续发展的营商环境。

初心呼唤使命,各地法院迅速行动。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中,南京市中级法院将牵头或参与的15条营商政策、4条民企政策细化为61项、20项;镇江市中级法院注重庭审引导,强化裁判释法,明确企业、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间的清晰法律角色定位;苏州、常州、扬州等地法院缩短办案周期、慎用保全措施、实现胜诉权利等政策红利,为重点项目企业提供一站式、无差异、同质化的司法服务。

跨江北上,在徐州,一场转型发展的新战役正在打响,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四大新兴主导产业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在“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中,徐州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去产能进入“深水区”。

了解每一重大项目、关切每一进度细节,徐州法院强劲发力。6月12日清晨,睢宁县法院张志瑶匆匆赶往90公里外的徐州中院。9点30分,中院民二庭庭长单云娟召集沛县、邳州、泉山等全市11个区县法院民二庭“掌柜”,谋划破解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破产重整等涉法难题。在单云娟看来,初心与使命,得融入日常,见于司法。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部分企业、产能需要退出市场。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徐州是产煤和煤耗的大市,消减煤炭消费引发的矛盾纠纷尖锐与突出。记者在该市鼓楼区法院“作业本”看到,在刚刚审结江苏首例煤炭削减量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原告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企业,起诉索要退还煤炭削减量指标转让款6600万,而两被告则是徐州知名民营企业。该院力促转型升级,院长岳彩领多方沟通,法官力主调解。6月3日三方达成和解,目前全款已履行到位,三方还制作锦旗表达感谢。


02只争朝夕先行,在争先创优中频现司法新作为

“职业放贷人别跑!省法院喊话:将建立名录,涉嫌‘套路贷’将移送警方。”5月20日,针对社会焦点,加大审判指导力度,省法院发布建立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制度,引发数十万网民关注与热议。

“现在开庭!”5月15日14时4分,法官李精华敲响法槌开庭至14时30分作出宣判。至14时45分,这起道交案的原告王女士等四方当事人当庭签收了仅2页纸的民事判决书。何谓“分离式裁判”?记者注意到,首先是“瘦身”,“案件事实”和“裁判理由”不再写入裁判文书,而是记入《庭审笔录》;其次是“提速”,裁判文书简化,15分钟内当庭可取。自今年3月来,该院分离式裁判审结60多起案件。此举对于苏州工业园区法官人均结案529件人案矛盾,不失为一缓解的创新之策。

以审判为中心,开启刑拘直诉“快捷键”。盗窃犯罪嫌疑人梁某庭审中对指控事实、罪名等没有异议且签字具结,南京市江宁区法院当庭作出的判决,距梁某作案刚刚过去10多天。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推进的“认罪认罚”审判改革,该院试点1744件,占全部刑案65%,平均结案7.5天,服判息诉率96%。今年2月,院长严忠琴在全国法院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是人民法院“第一要务”。各地法院转变观念谋事,转变作风办案,在争先创优中频现司法新作为。

5月29日,连云港市揭牌成立连云港市非诉讼服务中心和连云港市中级法院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南通市中级法院研发推出执行案件管理信息APP,3月入选“中国法治蓝皮书”;泰州市姜堰区法院启动辅助事务外包改革,从立案起为每案定制二维码“身份证”,同城有效送达率提高33%,6月入围“全国智慧法院十大创新案例”。

征途不歇脚,重压不歇肩。在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中,江苏法院确保执行质效不降低,确保执行力度和措施不减弱,实现执行工作科学长远发展。

自今年2月起,江苏全面推行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854模式”。记者在沛县法院看到,升级后的执行指挥中心作为执行工作的“最强大脑”,执行工作信息化、集约化、规范化水平得到空前提升。


03围绕“长江经济带”,环境司法保障功能圈正在形成

奔腾的长江,在中国版图上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线,而坐拥400多公里长江岸线的江苏段,正是这条轴线激流入海的终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成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省法院党组注重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河海大学被称“国家水利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今年5月,该院与这所百年高校“联姻”,签订环保合作框架协议,并聘请国内76位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环保与法学专家,重新组建专家库。

放眼江苏,在沿江的南京、苏州、南通、泰州等八市,一个有机融合的绿色高效经济体呼之欲出。正处于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区的江苏,伴随这一“黄金带”美丽“高颜值”的绽放,环境司法保障功能圈正在形成。

从“善谋”到“干成”有多远?今年5月,省法院创新以生态功能区布局环境资源审判法庭,被媒体称作“大手笔”:分别在南京西南低山丘陵区域、苏州太湖流域、无锡长江流域、南通长江流域、淮安洪泽湖流域、盐城黄海湿地、连云港灌河流域、徐州淮北丘岗区域、宿迁骆马湖流域设立9个环资法庭。

能否整体把握、能动司法,决定着思维层次和工作水平能否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坚持保护优先、生态恢复为主的理念,对于环境资源法律涉及到的多元主体、多重属性,徐州、泰州探索如何具体地体现在司法案件中;通过确立审判规则,扬州、连云港法院在具体案件中完善行政审判与刑事审判的衔接;无锡、常州法院探索生态损害赔偿诉讼与公益诉讼的协同性规则等,将专门化方向与专业化道路结合有效地加以推动等。

识局为先,实干为重。狠抓落实,还需要提高“善谋”“善作”的本领。镇江、淮安、宿迁等中院分别开展长江流域、洪泽湖、骆马湖非法采砂采矿专项整治行动;徐州中院推动建立淮海经济区环境资源司法区域协作机制;无锡、徐州、南通、盐城等地法院通过“补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责任承担方式,以及探索异地修复、替代修复、第三方监督等制度,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修复。据介绍,扬州法院审结的德司达(南京)公司等污染环境案例近日被收录进联合国环保数据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新时代人民法院的宣示和标识,江苏法院认识深一层、适应快一步、司法高一着。

职校生遭同学霸凌211天患抑郁症 警方:已刑拘一...

他被李某某等人用燃着的烟头烫手、用水从头浇湿;床褥被泼水、床单被烟头烫坏;

又一主要成员落网!四平寇氏家族涉黑案终审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我和我的警察爸爸

让我们向父爱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