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他们是为了几克毒品而奋战在刀尖上的“舞者”;宣传报道中,他们是永远没有原声、脸挂马赛克的“隐形战士”。
“禁毒工作不容易,线索要自己找,面对的嫌疑人又穷凶极恶。”说话的民警叫庞浩,现任滨海新区公安局禁毒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他就是这群“隐形战士”中的一员。
庞浩,男,1982年生人。2003年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禁毒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曾于2010、2011、2016年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6次个人嘉奖。
2003年,庞浩从天津警院毕业被分配到原塘沽分局刑侦支队工作。这支队伍里涌现出张忠山、王正宏、杨光等一批英雄式的人物,榜样的力量让庞浩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警,逐渐成长为能挑起大梁的骨干力量。2007年,庞浩所在的警组侦破了一起涉案价值高达数百万元的系列盗窃汽车案件,庞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4年,庞浩转战新的岗位——禁毒支队。在百姓眼中,民警要做的就是破案抓贼,可不同的案件侦查的方法却相去甚远。别看庞浩现在可以称得上是行家里手,但刚到禁毒支队也碰过壁。
工作初期,看着身边的同事常能抓到毒贩、缴获毒品,一向上进的庞浩十分着急,为什么自己找不到案子呢?庞浩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信息研判工作,怎么也找不出问题。“当时自己有点钻牛角尖。”正如庞浩所讲,缉毒案件与其他刑事案件的侦破思路和角度不同,作为一个在刑侦一线摸爬滚打了11年的民警,适应起来颇有难度,勤学苦练是唯一的适应方法。
“在刑侦支队时,是以案找人;在禁毒支队,是以人找案。”禁毒案子不能等,要主动去摸线索,以人和事去关联案件。蹲控要掌握好火候,会察言观色,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抓捕也有讲究,从毒品交易双方的言谈举止去判断交易是否发生。一个涉毒案件的侦查周期可能会很长,思路清晰更要做一个耐心的“猎手”。同时,还要摸清吸毒人员以及毒贩的心理,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侦破更多案件。老民警的一番点拨,令庞浩茅塞顿开。
工作方法变了,可庞浩那股拼命三郎的劲头却始终没变。一次抓捕毒贩的过程中,庞浩和同事用车将毒贩驾驶的车辆别在路边,毒贩在汽车内牢牢拽住车门,始终不愿束手就擒。情急之下,庞浩一拳捣碎了前窗玻璃。毒贩落网了,庞浩的手也折了。“禁毒支队没有不受伤的,我这个都是小意思不值一提。”
在原塘沽分局禁毒支队的5年,庞浩破获了多起有影响力的涉毒案件:2014年破获张某涉嫌贩卖毒品案,查获毒品1.2公斤;2015年破获运某等人运输贩卖毒品案,查获毒品1.5公斤;2017破获王某网络贩卖毒品案,查获毒品1.3公斤。
在领导眼中,庞浩是一个踏实认真,可以委以重任的民警。“工作微信群里,看他凌晨四点多还在发线索,工作很拼命!”在同事眼中,庞浩是个以身作则值得信赖的大队领导。大队民警老杨原先在看守所工作,二人在看守所的一次接触,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那时,一名涉嫌参与贩毒的嫌疑人反映了一个信息,一个毒品交易将在晚上六点多进行。庞浩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驾车从滨海新区赶到武清,开了70多公里。老杨说,其实就是一个“小案”,但在庞浩看来事无巨细,每个线索都有价值。为了这个“小案”,庞浩忙活到夜里12点才回家。
2018年,老杨从看守所调到禁毒支队。在业务方面,庞浩对老杨从头教起,如何研判轨迹,怎么搜查现场、固定证据。一次,老杨跟庞浩一起去抓捕一名吸毒的违法行为人。原本以为案件的侦查已经结束,庞浩却突然叫住了老杨。“你看这个纸片,我觉得案子不简单。”庞浩让老杨细查这名“瘾君子”家中的物品,老杨在其家中发现了一盏酒精灯还有一些瓶瓶罐罐。“在他的提醒下,我马上反应过来,他肯定还有制毒的嫌疑。”果不其然,两个人又在这名瘾君子家中搜查到了一些麻黄草,一个“不起眼”的吸毒案立刻变成了制毒案。
在庞浩的帮助下,禁毒新兵老杨很快进入了角色。“我也是从其他部门过来的,开始的那种迷茫,特别能理解。”庞浩的想法很简单,帮助同事适应新工作,少走弯路多破案子才是目的。
2019年滨海新区公安局机构整合,庞浩随原塘沽禁毒支队调入新区禁毒支队,担任一大队副大队长,在新的集体,庞浩工作标准不降,干劲不减,破案打处始终冲在前面。老杨说,作为大队领导,庞浩没有架子,所有的压力都自己扛下来,很少责难民警。每次出门办案,庞浩都会嘱咐大伙儿注意安全。在广大禁毒民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次外勤抓人都是生死搏斗,所以一定要信任你身边的战友,要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同伴。老杨说:“把后背交给这样的同事,我放心!”
作为大队领导,庞浩凡事都亲力亲为。案子搞到凌晨,他会招呼大伙儿先休息,自己完成善后工作。庞浩的身先士卒,让这个新组建的队伍凝聚力越来越强。今年3月初,庞浩在梳理案件线索过程中,发现一名曾经被处理过的女性嫌疑人王某又与多名涉毒人员进行联系,且该王某资金往来流水明显变大,很有可能参与贩毒活动,在调取了其活动轨迹后,发现王某定期来往天津与武汉之间,嫌疑极大。
经过对王某社会关系的研判和跟踪,发现其关系人中有一名叫王某某的男子从事长途运输生意且与王某关系密切。王某很可能利用长途货运的机会作为掩护,从外地购买毒品回津贩卖。庞浩与同事通过跟踪的方式明确了长途货车的车牌号,经进一步侦查又获取了王某在近期去外地“上货”的线索。
庞浩带领民警马上去调查货车最近的配货运输情况,而目的地中就有武汉市,经与大队研究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跟随大货车前往武汉市,发现可能交易的地点和人员待交易完成后请当地警方配合抓捕;另一路由庞浩负责在嫌疑人驾车的必经之路沿途跟踪,待嫌疑人到天津界内伺机找最佳时机进行抓捕。
3月4日,庞浩带领的民警在河北省与天津省界交汇处发现嫌疑车辆,因货车体量太大,为安全起见,只能跟踪等其停靠稳妥自行下车后伺机抓捕,庞浩组最终在胡家园某小区将刚刚下车的两名嫌疑人先后抓获,同时查获冰毒200余克,在突审成功后武汉抓捕组也采取行动将贩卖毒品的上线抓获。
每天“滚”在队里,对于女儿,庞浩有着说不出的亏欠。庞浩的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因为工作原因,只能将孩子寄托在奶奶家抚养。孩子每每想到父亲,只能通过电话听听爸爸的声音。庞浩只能敷衍孩子:“爸爸爱你,忙完这段就回家了”,可忙完这个事下一个案件又赶上来了,对于陪伴孩子成长的缺失,庞浩总是默默承受。
每天回到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熟了,不忍将她吵醒,他就会在孩子的额头亲一下,小声的说句:“爸爸回来了”,等孩子醒来的时候庞浩已经去单位准备新的一天的工作了,等闲下来的时候看看孩子的照片,看看以前给孩子录的视频,是一种默默的酸楚和甜甜的幸福。
“从2014年开始禁毒工作,五年间毒品价格已经翻了十倍,如果吸贩毒人员能将这些钱用在正道该有多好。”说着,庞浩不禁摇头。为了新区社会治安稳定,庞浩只能舍小家顾大家,因为他知道每抓到一个吸贩毒人员就是对社会的净化也或许能拯救更多的家庭脱离毒魔的困扰,让更多的人能够陪伴孩子的成长。
时至5月,庞浩和同志们在新区禁毒支队领导的带领下禁毒一大队共抓获吸毒人员163人,强制隔离戒毒57人,社区戒毒70人,刑事打处18人,庞浩同志带领的小分队完成全队任务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