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我是来报警求助的!请你们救救我的妻子吧……”6月12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打传队根据群众求助信息,迅速出警在北海市鸿源生态城A栋一出租屋内,将误入传销窝点的林某英和王某安全解救。
据了解,6月12日上午8时许,一名中年男子快步走进北海市海城区打传队求助,称他的妻子林某英被人骗到北海加入了传销组织,任他怎么劝说其妻子都不肯跟他回家,希望打传队帮助救救他的妻子。接求助后,海城区打传队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5名打传队员跟随该男子前往北海市鸿源生态城小区,在该小区一出租屋内,打传队员现场查获并带回2名涉传人员,经核查,一名正是求助人张某远的妻子林某英,一名是林某英的表妹王某。
44岁的林某英是广州市番禺区人,一直以来是位老实本分的家庭主妇,儿子在读大学,丈夫也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家庭经济收入都挺可观的。但就在半年前,林某英接到朋友房某的电话,说邀请她来北海旅游,这让在家待太久,正想出来逛逛走走的林某英十分心动,随即就购买车票来到北海。刚来北海的时候,房某每天就带她去朋友家串门做客,到银滩等景点参观后,林某英就交了7万元加入传销组织。
林某英加入进传销组织并获得发展下线资格后,林某英想尽一切方法联系在老家的亲朋好友想拉他们到北海成为她的“下线”,今年4月29日,她终于成功以来北海旅游为幌子将28岁的四川籍表妹王某骗到了北海当“下线”。长相清秀的王某一直从事电商行业,经济来源也不错,她对感情如亲姐姐的林某英深信不疑。
为了晋升多一个级别,6月8日,林某英又以在北海做投资,想请丈夫张某远参谋参谋的理由,将丈夫骗到北海。在来北海的几天,妻子每天带着丈夫去上课,每天都在讲解“资本运作”“1040工程”等等,见多识广的丈夫发现不对,这不就是传销吗?但不论怎么劝说妻子都不相信。无奈之下,张某远选择了报警求助。
海城区打传队成功将林某英和王某带回打传队后,民警播放了北海市打击传销视频让她们俩观看,然后进行面对面的思想教育,耐心讲解传销组织的危害性。经过打传队员两个多小时的讲解劝说,林某英和王某才幡然醒悟。王某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悔意痛哭流涕,后悔不该轻信他人谗言,以至于现在后悔莫及。
当天中午12时许,林某英和王某跟张某远返回广东,并对打传队员的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生活不可能永远等着人来救,自己也要有防骗意识。
科普时间
现今的传销是怎么行骗的呢?
传销的本质是“庞氏骗局”,就是说用下线的钱发上线的收益。
1.宣传“天上会掉馅饼”的投资经营概念,进行洗脑。
2.网友、笔友邀请见面。
3. 在找工作时邀请面试看,这是常见的一种形式。在接受面试邀请时,对方友好的异常,多次探听家庭环境却不聊工作话题;去面试时,发现有些公司的面试地址实在很偏僻,除了工厂外一些营业场所不会设在那么隐蔽的地方。
传销的骗子就是利用广大刚毕业的大学生急于想找个好工作的心理,来对你进行忽悠,而对于找工作心急如焚的毕业生来说就更要理智地对待这种心理,对一夜暴富的幻想死心,踏踏实实,不要好高骛远。
4.伪装成网络形式的各种骗局。比如网络直销、加盟连锁、网络销售、阳光工程、纯资本运作、网络营销等等。
在上述种种游说和谎言的欺骗下,如果说动了心,愿意加入,就已经等于是落入传销了。
如何理智的防止被骗?
1.一定要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也不会有免费的午餐。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2.凡是多留几分心眼。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3.事出反常必有妖。对于不正常的事情多多查证。
4.在找工作时,一定要到公司较多的地方去找。不管是自称做什么行业的工厂、公司,凡是提出手机、身份证等重要物品要“统一保管”,收取费用的都是不正常的,而“传销”团伙基本上都是这样要求的。遇上这种情况就要考虑怎样才能顺利脱身了。
5.只身一人去不熟悉的地方找工作时,建议将自己的行踪告诉熟悉的人,最好有人陪同。若发现异常,一定要先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落入传销陷阱如何自救?
1.装病,伺机逃脱。
2.保持头脑清醒,记住自己所在的位置,标志性建筑等,找机会报警。
3.扔纸条寻求帮助,或者向路人求助。
特别警惕新型传销:
1.不限制人身自由,不收身份证手机,不集体上大课。
2.利用开豪车,穿金戴银等,用金钱吸引。
3.利用网络公司进行包装。
传销活动近年来都非常的猖獗,而且屡禁不止。在这里还是提醒大家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万事多留心。(陈家财 陈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