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金牌调解员李家刚,开展精准扶贫不幸车祸牺牲

2019-06-15 14:53  来源:楚天都市报  责任编辑:赵钰
字号  分享至:

 

图为:李家刚的工作牌还挂在工作站的墙上


    图为:同事们整理李家刚生前的工作案卷


    图为:妻子不敢相信丈夫已经离去



    “没想到他就这么走了,我还等着他帮我讨回货款……”6月13日,黄陂居民丁超英拿着开庭通知书赶到蔡店司法所,可再也找不到为他办理案件的人民调解员李家刚。
    5月13日下午,李家刚在蔡店街张家新屋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路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牺牲,匆匆走完他年仅50岁的短暂一生。
    李家刚是蔡店司法所首席人民调解员。十余年人民调解员生涯,他先后14次获评调解能手和先进个人称号。
    听闻噩耗,同事和乡亲们难掩悲痛:他以自己的勤恳筑牢人民调解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守护了蔡店街一方平安;他以自己的无私奉献在老区贫困户家中奔走,为黄陂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写下难忘的一页。

    手写近万页调解书 为200余份案卷画上了句号

    “敬业,勤奋。”谈起对李家刚的印象,今年64岁的蔡店司法所原所长李家春说出了这两个词,“当初李家刚是我负责招进来的。2008年为开展农村司法调解工作,于是就在当地招聘司法调解员,李家刚虽然仅有高中文化,但人却非常勤奋,热心肠,进司法所不久后就开始独当一面,并成为了所里的金牌调解员。”
    李家春说,小李刚进到所里时恶补法律知识,“往往下班后,他还会在所里呆到半夜,钻研法律条款”。
    由于不会用电脑,李家刚就用手写调解书。仅2017年,李家刚立案完成调解的案卷有15起,调解书有近1000页。而11年的司法调解工作中,他手写的调解书已达近万页,200余本卷宗都有他为案件画上的句号。“在立案调解之外,还有许多家长里短的扯皮事,他为大家写调解协议,解决矛盾纠纷900余起。”李家春说。
    农村调解更要靠腿勤、嘴勤。蔡店街大小370多个村湾他都跑遍了,只要有扯皮事,村民想到的第一个“裁判员”是李家刚。原来,作为首席调解员,李家刚的手机号码被挂在了司法所大厅,“我们所有村湾的书记都有李家刚的电话,只要村里有纠纷,村委会就会打电话找李家刚。”

    奔波在爹爹婆婆中 他却照顾不了住院老母亲

    “家刚去世前留给我最后的一句话,写在家庭记事本上。他告诉我最近有个婆婆的家庭纠纷还没调解完,他要继续跑。他最后问我啥时候能回家,想见见我。”妻子刘云珍回想起丈夫留给自己的最后一句话,再次痛哭了起来。原来由于儿媳怀孕8个多月,她前往黄陂城区照顾儿媳已有两个多星期没回家,没想到就这样与丈夫阴阳两隔了。“街道乡村的爹爹婆婆,总会不停给家刚打电话,有时早上6点他的电话就响了,他来不及吃早餐就跑去做调解。”刘云珍含泪回忆起丈夫生前时常为了司法工作奔波早出晚归的情形。“去年蔡店街上的一位婆婆因为被媳妇赶出家门,老人就一大早敲我家门,家刚多次带着老人去媳妇家做工作,终于让老人有了个安身之所。”
    奔波在爹爹婆婆中调解纠纷,自己的双亲却没时间照顾。“婆婆去年患上了脑梗,去医院就诊后需要人长期照顾,可是家刚说调解、精准扶贫一天也不能落下,他让儿子辞了工作回家照顾爷爷奶奶。”刘云珍说,丈夫把工作看得比命重,“我知道他爱这份工作,即使拿着每月不到2000元的工资,也高兴得不得了,天天喊着要把事干好,干踏实”。

    坚守精准扶贫一线 啃泡面也不吃一顿人情饭

    “如果能让我见他最后一面,我最想告诉他的是不要再吃方便面了。”刘云珍告诉记者,李家刚自从去年初开始着手精准扶贫工作后就比往年更忙碌,不仅是要调解街道居民纠纷,还要调查帮助贫困户对象,一天下来往往顾不上吃晚饭,有时乡亲看他忙完了邀他一起吃饭,他从来都是婉言拒绝,宁愿回家自己泡面吃。“我不太理解,说帮了人家忙吃餐饭算啥呢,可是他说不想欠老百姓的人情。”刘云珍拿着家里的方便面,泪流不止。“上午还在村里跟大家拉家常,下午就出事了。”6月13日,蔡店街张家新屋村支书张云先回忆起事发当天的情形,悲痛不已。张云先告诉记者,李家刚被黄陂区司法局派驻到张家新屋村,参与该村精准扶贫,曾当过村支部书记的他立马投入到精准扶贫,他进村入户,奔走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脱贫致富,到晚上与驻村工作队商量总结,常常会讨论到深夜。
    没过多久,李家刚便掌握了张家新屋村脱贫攻坚的“第一手”资料,对72名扶贫对象分类归档、分类帮扶,对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事故致贫等各类型的贫困户分类管理。

    巧解拆迁户心结开发项目顺利推进

    “一听他出事的消息,眼泪止不住地流,他是个好干部。”蔡店街道的村民告诉记者。
    黄陂区蔡店街地处武汉北部边缘,是革命老区,178平方公里的丘陵地带有5.3万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矛盾纠纷也较为突出。2008年,在承包过茶场、做过村支部书记后,38岁的李家刚挑战自我,参加招聘考试当一名人民调解员。
    2013年12月,蔡店街小城镇建设项目启动,涉及一百多家农户拆迁补偿,少数农户因不理解拆迁政策阻止施工。眼看着项目验收在即,李家刚受街道办事处委托,赶赴现场调解纠纷。
    现场,一位拆迁户躺在挖掘机前阻止施工。李家刚迅速查悉这个拆迁户家中人口、房屋情况,并调查了相邻拆迁户的补偿方案,掌握第一手资料后,他与该拆迁户讲事实摆道理,宣传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该拆迁户的心结解开了,矛盾终于化解了。再顺势做其他农户工作,在一天时间内办完了18家农户的征地手续。
    停工一个星期的小城镇建设项目重又启动,顺利推进。
    在投身人民调解事业十多年里,他接待来信来访群众4000余人次,帮农民工讨薪400余万元,提供法律援助24次,调处重大疑难纠纷36起,调解的案件成功率在98%以上,履行率达100%,是名副其实的“金牌调解员”。

法院用美女头像抓老赖【三分钟法治新闻全知道】

黄某是拖欠50万元货款的老赖。法院执行干警为把他抓捕归案,才出了“美女头像”这一必杀技。

广东惠州15人重大涉黑案终审 首犯死缓并限制减刑

该案是全国扫黑办重点督办案件。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抓命案通缉犯,错过女儿生日,他愧疚却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