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高颜值智力爆棚!你见过这样的诉讼服务中心吗?赶紧来pick一下

2019-06-10 12:38  来源:福建高院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这不是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几回见?


在福建厦门法院

只要你走进司法为民的“第一道”窗口

——“诉讼服务中心”

你便能体会到

集颜值和内涵于一体的VIP诉讼服务

赶紧来pick一下吧


  精准服务

  满足多元司法需求

  初夏的厦门,阳光染绿了树的枝头,空气中弥漫着凤凰花开的香味。带着这诗情画意的景致,一大早,厦门中院诉讼服务中心立案窗口的工作人员就在紧张的忙碌着。


  温馨明亮的立案大厅、30多项一应俱全的诉讼服务、生动形象的流程演示动画……这座于2018年改造建成的新诉讼服务中心,各区域间没有阻隔,一览无余。

  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科学设置立案服务、志愿服务、智能化体验等十大功能服务区,为群众提供一站式、集约化的诉讼服务。

  “诉讼有人引、材料有人收、电话有人接、案件有人查、咨询有人签,我们很满意。”正在民事立案窗口提交立案材料的叶女士这样点赞。

  新时代人民群众的诉讼服务需求日益广泛多样,对普惠均等、便民利民的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厦门中院的牵头下,全市6个区法院先后对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不仅优化各项硬件建设,还通过聘请辅助人员、特邀调解员、12368诉讼服务热线平台接线等方式,为当事人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保障。

 

思明法院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此外,厦门法院还创新引入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厦门中院、思明法院、翔安法院“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实现资源协同、优势协同、责任协同的美好愿景,被中央政法委誉为司法改革的“厦门模式”。2018年,公证机构驻中院、思明、翔安三家法院共参与送达35758件、调查10348件、调解1003件等。

  便捷服务

  智能化体系高效运转

  “立案、文书收递等绝大部分事情都在律所里就可以搞定,平均一个案件至少可以少跑法院两到三趟,真是省时、省力、省钱!”


  厦门旭丰律师事务所陈律师对厦门中院打造的全省首个综合业务系统——律师服务网络平台赞不绝口。广大律师只要登录该平台,就可轻松完成网上立案,实现诉讼流程线上直达。

  “黑科技”远不仅如此。湖里法院全省首推二维码形式的“文书识别码”,所有送达文书均可一键生成。当事人只需用手机扫码,关注“湖里法院互联网法庭”官微,即可在线验证文书真伪、打包下载电子文书,既避免当事人携带保管纸质文书的不便,又杜绝了伪造诉讼文书的隐患。

  不仅这样,集美法院全国首创“法律魔方”要素式智能审判平台,可实现依照要素起诉、要素式庭审及自动生成要素式文书等功能;海沧法院建立专门网络调解室,开通远程网络调解,在线提供法律咨询、主持调解或协助社区居委会进行调解;同安法院启动交通事故类型化案件预约上门调解、开庭制度,缩短案件审理周期……


  它们只是厦门法院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一个缩影。厦门法院在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时,立足实际,接连打造了全天候“网上服务”、智能自助服务、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接平台、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性、全方位的智能化诉讼服务中心,实现了百花齐放。

  品质服务

  零距离感受“法”的温度

  “您好,请问您是什么案件?”

  “民事案件。”

  “申请再审?”

  “好的,请拿好您的排号。”

  在自动排号机前,不时有当事人在排队取号,法庭义工总是会热情地走上前询问。一旁的导诉台电话也响着不停,大学生导诉员一边接起电话,一边对着电脑迅速检索。驻点律师则一直保持微笑站着,为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

 

厦门中院法庭义工为当事人提供咨询、引路等温馨服务

  在厦门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内,这样的对话和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为当事人提供全天候的贴心服务。

  早在2014年,思明法院与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联手开展全国首个法庭公益志愿服务项目,随后,全市两级法院全面推广“法庭义工”机制,让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此外,厦门法院还不断释放法治文化的渗透力。2017年12月4日,厦门中院建成全国首个法治文化街区——七星法治文化街区,让市民、游客在行进、参观中接受法治滋养,延伸法治文化辐射面,实现从“围墙内普法”到“围墙外普法”,为厦门这座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的城市文化底蕴加入一抹法治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