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时40分,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内,岳琳媛总会准时按下指挥系统音视频矩阵的总电源键,一组组指示灯在机组之间跳跃起来,左大屏、右大屏相继亮起,全省高清音视频系统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启动,单兵系统启动……一天忙碌而有序的工作正式开始。
柔弱之肩挑大梁指挥中心从无到优
时光倒回到2017年,那时候,岳琳媛刚刚接手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工作实体化运行的任务,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借鉴,甚至没有固定人员。她积极应对挑战,逐项梳理解决。首先,从明确指挥办的职能和定位入手干。她配合院局领导先后参与制定下发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为指挥中心实体化规范化运行和职能作用高效发挥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在她的积极协调推动下,全省法院实现了专人专岗负责指挥中心工作,同时对指挥中心的硬件设备全部进行了升级优化,使之更好适应实体化运行的需要。
她受派赴最高法院指挥中心进行3个月学习以及到兄弟省份观摩取经后,把12家中院定岗人员分为三期,来省高院跟班学习,通过讲解指挥办职责,手把手地教系统操作,促进新上岗同志熟悉工作流程,树立规范管理的意识,为实际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围绕规范下苦功善思勤教强根基
2018年,最高法院执行局在执行信息化建设与运用方面突飞猛进。随着执行流程系统的使用,全省134家法院8类执行案件全部实现网上办理。
岳琳媛和同事根据指挥平台抓取的流程节点信息,每天对全省法院执法办案当中节点超期单位主动发起督办,通过对关键节点的管理控制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有效防止消级执行。自指挥平台建立以来,共主动发起各类督办1532次,承接、下发、督促、完成最高法院执行局督办1313次。
为解决异地执行难的问题,最高法院在执行指挥平台开发了事项委托系统。截至去年年底,省高院执行指挥中心共核查转办本省委托事项8387次,接收转办外地法院委托山西辖区法院事项10368次,提高执行效率的同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以来,岳琳媛先后分赴七家中院对辖区两级法院进行实体化运行现场培训,先后数十次对下辖法院进行了执行业务规范化培训等。因熟悉业务,2018年6月,她被抽调担任最高法院执行巡查组成员对外省进行工作巡查。其间,她对发现的各地亮点和问题随时予以记录,认真总结归类,利用在巡查间隙回省休息的时间,刚下高铁又上汽车,急匆匆赶往我省法院培训会场。
为便于解决下级法院在执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她创建了5个分类业务咨询网络工作群,在解答问题之后,定期将常见问题汇总下发,方便干警随时自学。
公而忘私追梦者道是无情却有情
一年多来,通过省高院指挥中心下发全省的文件451件次;通过平台督办模块督促下级法院核实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财产线索24838件次……每项工作和数据都凝结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曾经,作为山西省与全国执行攻坚第三方评估组的联络人,她连续三天三夜审核134家法院的近三年来所有各类案件清单和迎评材料,对1742张上报数据表格对照质效系统进行逐项核对,在一次又一次发现重报的数据仍然大多错误时,她忍不住在电话中情绪崩溃,那时的她已经三天两晚没有合眼,极度的劳累引起了心律失常。第二天她带着心电监测仪又回到了岗位上,继续组织实战演练……
工作的繁杂和劳累都击不垮这位执行战线上的铿锵玫瑰,唯一让她内疚心疼的,是顾不上照顾女儿。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次,她把在寄宿制学校上学的孩子落在了空荡荡的校园里,就连暑假学校放假,她也因无暇顾家,只得把孩子送进了寄宿制培训班。
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坚定。舍小家顾大家,是她无情却坚定的选择。这份“功成不必在我”的拼搏和耐心,诠释了这位着眼于全省执行工作大局、又扎根于具体创新实践当中的执行人。
岳琳媛用自己的努力、毅力和成绩,迈出了山西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最坚定的步伐,在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征程上,绽放出奋斗者的精彩。
(本文转自山西法制报)